湖北3493名服刑人员齐“赶考” 努力实现高墙“大学梦”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失足而身陷囹圄,接受教育改造。他们和所有人一样,有梦想,也希望有未来。高墙内,他们把刑期当学期,只为圆心中的那个梦。

湖北省监狱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提出的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文化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新格局,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全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部门积极主功争取省教育考试院和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大力支持,鼓励服刑人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刑期当学期,实现高墙“大学梦”。

10月21日、22日是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全省共设置了22 个“高墙考场”,26所监狱3493名服刑人员报名参加了法律、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7578个科次考试。

10月20日,来自沙洋监狱管理局8所押犯监狱的489名服刑人员,在陈家山监狱、汉津监狱、长林监狱、广华监狱4个考点参加了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次考试报考人数相比于上半年增加了213人,参考科目增加了287个科次。

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是湖北较早开展“高自考”的监狱,今年共有232人参考,其中26人为未成年服刑人员,涉及18个专业。从2007年至今,该所已有23人通过高自考拿到大专毕业证。

“我们有一个未成年服刑人员,因故意杀人被判无期徒刑,刚入狱时不服管教,后来参加高自考,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现在已经通过了三门,整个人也完全不一样了。”湖北省未成年人犯管教所文化职业技术教研室主任曹汉洁说。

武汉女子监狱考点共设7个考场,245名服刑人员参加了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法律、市场营销、学前教育等23个专业共630个科次的考试。

随着考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年,武汉女子监狱投资10万余元,购买标准化课桌椅200余套,考场内监控设备更换成高清摄像头,全程录像,并将录像资料保存备查。

汉阳监狱今年共有71名服刑人员参加考试。服刑人员学习热情很高,有的家属还特地寄来学习资料。

汉阳监狱副监狱长银珍介绍,参加高自考有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有力提升教育改造的质效,为社会输出合格产品。近年来,该监狱积极创造条件,让服刑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文化教育,除了进行计分奖励外,还出台减免报名费、亲情帮教等措施,引导服刑人员参加高自考。

汉口监狱是江汉区唯一一个“高自考”考点,共有85名服刑人员参考。为了做好此次考试,江汉区自考办专门派人现场指导。

“自从能够参加高自考后,服刑人员在寝室里扯皮拉筋的事少了很多,学习氛围也很浓厚。”汉口监狱政委、党委副书记蒋春说。

琴断口监狱在监狱高墙内设置9个考场,384名服刑人员在2天时间内分别参加4个专业699科次的高自考。他们根据各自的改造实际和新生规划,分别选择了法律、工商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和文秘等4个专业的考试。琴断口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吴北宁等现场巡视。

孝感监狱共计288名服刑人员报名参考,考试科次1021个,考试人数与报考科次居今年全省监狱之首。

为了组织好考试,孝感监狱强化政治担当,主动履责担责,成立了专门的考务工作领导小组,由监狱长亲自担任主考官,机关与基层上下联动,统一宣传发动、统一报名考试、统一学习时间、统一集中辅导。

汉江监狱考点共有63名服刑人员参加考试,报考专业全部为法律学。汉江监狱高度重视服刑人员“高自考”工作,积极为服刑人员复习备考创造条件。今年,监狱提早3个多月为服刑人员购买了自考教材和参考书籍,从9月初开始,专门抽调法律本科专业毕业的两名年轻民警,每周为服刑人员进行4个课时的考前辅导。同时,各监区积极为参考服刑人员提供备考环境,专门安排时间组织自考人员集中学习。

考生故事

知青刘某的大学梦

“我62岁了,曾是一名知青,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因工作原因放弃了高考,但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学梦,现在监狱开启‘5+1+1’教育模式,学习氛围愈发浓厚,报名参加‘高自考’,监狱统一发放书籍,配备教材,监狱民警还把大家集中起来上课,有不懂的地方民警还会跟我们耐心地讲解。我已经过了7门科目,这次打算再过2门科目,一定要努力圆了大学梦。”

高墙内不穿囚服的特殊考生

10月20日,湖北咸宁监狱考点,迎来一位刚刚出狱又赶考法律专业的特殊考生陈进(化名)。上午8时30分,通过严格的人检、物检等三道关口安检后,陈进走进监狱教学楼熟悉的考场,参加法律专科最后两门课程的考试。

所有赶考的考生中,陈进是唯一一个不着囚服的。熟悉的人,相互点头和他打招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咸宁监狱考点”的电子显示屏下,“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的醒目标牌,让他记忆犹新。

在这里,陈进三年通过了法律专业13门课程的11门考试。今天的考场和往常一样,中性笔、2B铅笔、公用卷笔刀一应俱全。8时55分,陈进在答题卡上郑重写下“诚信词”。

9时,考试铃声响起。上午开考的是《民法学》,为了顺利过关,陈进放弃了国庆七天假期,天天复习备考。考试中,他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挥笔作答。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他答完所有题目,按时交卷,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还有一门《民事诉讼法学》,也要争取一次考及格。”走出考场,陈进信心满满,“学好法律走正道,是对自己和所有关心我的人,最好的交代!”

陈进原打算在监狱里考完法律专业的所有课程出狱的。在学习法律过程中,他加快了新生的步伐,三次减刑共25个月,今年9月19日减余刑提前回家。第二天他到网上报考高自考最后两门,不巧的是个人报名端口,刚刚过了最后时限。

得知这一情况,监狱积极与考试院联系,并及时请示湖北省监狱管理局,三方共同努力,为其打开“绿色”通道。“虽然集体报名只能从武汉赶到监狱考点考试,但毕竟能帮我尽快圆大学梦,我很感激。”陈进说。

“以前不懂法,才会因抢劫获刑9年。”陈进说,“参加法律考试是学法守法的过程。心中有法律,心中有敬畏,脚下路才正。”

目前,陈进正在从事建筑设计方面工作。考完这两门课程,如果顺利拿到大专文凭,他打算报考建筑师。

2003年,湖北省武昌监狱率先在高墙内探索服刑人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6年,省武汉女子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始把“高自考”工作作为监狱“以文化人”监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服刑人员“把刑期变学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掌握一技之长。

此后,全省各监狱纷纷积极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努力在监狱内设置“高自考”考点。

2015年,湖北省监狱管理局从顶层制度层面建立了罪犯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高墙内的“高自考”。

2018年,司法部将文化改造列入“五大改造”(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文化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之一,为监狱“以文化人”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湖北省监狱管理局进一步加强罪犯参加“高自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全省罪犯参加“高自考”成为监狱内文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年来,全省监狱有近5万人次的服刑罪犯参加了各种科目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