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施一公教授?

大叔美语


2018年9月8日,有着“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了今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名单,其中包括袁隆平等七位获奖者,

此时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施一公,这位获得“生命科学奖”的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对于施一公教授我们该如何评价呢?


先不管施一公教授政绩如何,先就单从施一公教授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国工作,说明了施一公教授的爱国情怀,真正做到了他父母给他起的名字“一心为公”。施一公教授在美国生活了18年,而且美国给提供很好的科研设备、场地以及资金,面对如此优越的事业发展前景和生活条件,可是最终放弃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这在当时海内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可见施一公教授是何等的爱国人士啊。


再者,施一公教授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他的研究不仅与现如今癌症治疗有着密切关系,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施一公教授在研究的过程中,还不忘育人之心,西湖大学就是由施一公等几位教授发起筹建的,先后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为我国培养人才方面同样做出了贡献。


对于施一公教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决胜网认为施一公教授能够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工作和创办西湖大学,为我国培养尖端人才,光这两点就已经证明了一切了。


决胜网


一般来说,施一公和饶毅经常被拿出来做一番比较,他们是近年“海归科学家”的代表人物。

施一公教授,首先是一位爱国科学家。施一公在回国之前,就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他的水平在普林斯顿属于中流(别小看中流,这样的人物回国可以横扫中科院)水平。十年前,施一公拒绝了美国方面的高额聘请,毅然回国创业,在母校清华大学工作,很快成为了我国科研领域的一面旗帜。与施一公类似的科学家,是饶毅。饶毅是一位生物学家,也是在美国获得了教授职位。饶毅回国的时间,比施一公还要早一年(2007年)。

就仕途来说,施一公要比饶毅顺利。施一公做过清华大学的副校长,现在是西湖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施一公的性格比较温和,与人交往很朴实,被很多学子视之为“男神”,与胡适有点类似。施一公的行政领导水平一般,依然屡屡被提拔重用。施一公在教育上很有野心,敢于到体制外发展。他和杨振宁等科学前辈关系很好。

饶毅的性格看似彬彬有礼,其实比较激烈,他更类似于鲁迅一类的思想家。饶毅除了做科研工作,还担任《知识分子》的主编,在科普上有巨大贡献。据我的朋友说,她去采访饶毅,发现饶毅是一个很高傲的人,看人都是眼睛朝天。这种性格制约了饶毅在官场上的发展,甚至让他与院士失之交臂。饶毅失去院士之后,非常生气,公开声明不再参加院士评选,其性格刚烈可见一斑。


怀疑探索者


这是一位杰出的人。

也是一位有梦想到人。

学业上,他奋发有为。在清华大学期间,施一公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

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学术上,他比那些沽名钓誉、造假成瘾的伪道学们强多了。40岁就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名至实归。

2003年,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

2014年3月31日,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是该年度该奖项唯一获奖人。

事业上,更让人对他敬佩有加。尤其是他近期的“转型”,辞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跑去筹建私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并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西湖大学的目标是: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成为亚洲一流,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团队;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相媲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创办西湖大学,就是为一件大事而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而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来。

没有梦想,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有了梦想,即使是咸鱼,也与普通的咸鱼不一样。

施一公是一位有梦想的人。


波士财经


他是被黑的最厉害的中国科学家,却也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

在刚结束不久的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礼上,

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施一公

因其解析出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

这一重大贡献荣获“生命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

而施一公这次获奖的科学成果

更是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成果”

可是为什么这么牛X的施一公教授

黑他的人却这么多呢?

网上有很多人说,

他拿自己的学生不当人用

简直就像对待牛马一般

且不说他把自己也当做牛马一般

一天在实验室里要呆16至18小时

我们先看看黑他的人以及所谓的 黑料吧。。。

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他在清华工作过

然后

毕业于北京某211大学

最搞笑的来了!2015年毕业于珠海一中

不仅仅两年内便读完大学全部课程

还在大学毕业后到清华工作

研究过语音系统 what?

你是天才吗?

两年你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发言中

有一个常识问题的错误?

就凭这么没逻辑的话

还在清华工作过???

还有诸如此类的

然而还是有人说了点实话的

看到这里

我想很多人明白了吧

中国科学家这么多

为啥就施一公被黑的最惨呢

我想有一部分是源于他对国内的优秀人才的批判性言语

但大部分黑他的人都是网络专业黑啊!

当然还有一些所谓的地域黑……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

名声变得越来越差

可是

相比施一公在网络上疯狂被黑

他的科学成果和他的人生经历

更值得大家来关注

那就先从这次获奖开始说起吧!

真核信使RNA剪接体????

不急

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可以让大家轻松理解

什么是真核信使RNA剪接体?

这得从蛋白质说起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DNA是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

DNA决定我们的身体

但是DNA不直接产生蛋白质。

通俗一点地讲,

就是DNA要写一封信给核糖体

告诉它怎么制造蛋白质

让核糖体来制造蛋白质

这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初始信使RNA”

剪接体拿到之后

一通修改,成了修改后的信

也就是“信使RNA”,

拿着这个交给了核糖体

核糖体就按照这封修改过的信制造蛋白质。

施一公的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了

剪接体的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简单讲就是剪接体是怎么修改了那封初始的信。

这个“真核信使RNA剪接体”

与人类生命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那为什么说解析出“真核信使RNA剪接体”

是“诺奖级成果”呢?

让我来这样说吧

在所有真核生物中,

基因表达分第一步转录、

第二步剪接和第三步翻译组成。

基因表达是生命本质现象之一

如果出错了,

人就会患病(遗传病)

反之则健康

其中基因转录(第一步)和翻译(第三步)的发现

居然早早地已经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剪接体的原子结构解析

因为复杂性难度巨大

20年来全世界许多一流实验室都在攻坚

却无一突破

这次施一公团队的解析成功

按重要性和类推原则

是不是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应是问题了呢

如果有问题,大概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吧

不错,施一公曾质疑说:

“研究型大学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

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

则是把其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

他甚至痛心疾首地自问自答:

“清华北大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

去了经济管理学院!

连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和我说,

老师我想去金融公司。”

施一公说出这些话后,

在学界反响很大

一时之间,大家热议纷纷

可能我们一般人无法感受到施一公说此话时的心理

诚然,学生有选择自己未来的自由

结构生物学作为职业选择的方向

前景曲折,困难重重

可是当自己的爱徒

当国家最优秀的人才

居然向他表明想要放弃科研

去从事与他为之埋头苦干几十年的结构生物

无关的职业时

施一公对于中国科研的那一丝的绝望

旁人是无法发现的

2014年4月

施一公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上领奖

晚宴中

与一名瑞典知名教授聊天

谈到中国的科技发展

那名瑞典教授很不屑一顾

施一公觉得很委屈、很愤懑

但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不管怎么说,

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

而你们又在哪儿呢?”

瑞典教授回敬了他一句:

“施教授,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

我们能把五百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来。”

施一公对此无言以对。

“我在海外的时候,

只要有人说我的祖国的坏话,

我会据理力争,

因为我觉得我很爱国。

在国内,

我觉得自己是个批判者,

因为我很难容忍自己不居安思危。”

1967年,

施一公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小农村

1972年,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市

12年后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并提前一年从清华毕业

获得学士学位

1975年施一公与父母的合影

看似一路很顺利的施一公

却在大一时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1987年9月21日

当时他还在清华读书

父亲因为疲劳驾驶被车撞倒

父亲的血压心跳都还正常

却要求交500元押金才肯救人

当时的500块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

不是个小数字

肇事司机花了4个半小时才筹到

可父亲的生命

却在等待的过程中悄然消逝了

施一公曾说过50年来他唯一崇拜的人

就是他的父亲

父亲当过高中老师,教数学物理

父亲还很热心,邻里乡亲遇到困难

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帮忙

印象中的父亲

既慈祥又严格

这种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下

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

他一直为了不让父亲失望

而努力学习和进取

然而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

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他,犹如晴天霹雳

他无法承受突然失去父亲的痛苦

甚至凌晨三四点跑到空旷的圆明园内

一个人抒发心中的悲愤

他的世界观倾覆、价值观崩溃了

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他常常夜不能寐

这个曾经积极向上的少年

开始怨恨痛恨整个中国社会

那时他还思考了许多办法

可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

父亲的声音

又回想在他的耳边:

“一公,一公,一心为公。

你长大了,

要做一个报效祖国,

报效社会的人啊。”

于是,他带着他父亲的告诫和期望

在1990年初,获得全额奖学金

进入美国十大名校之一的霍普金斯大学

2003年,年仅36岁的他成为了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霍普金斯大学为了留住他

还为他买了500平米的独栋别墅

2007年,他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

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终身讲席教授

然而2008年

我们知道他放弃了美国国籍

施一公回国了

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他的回国

影响了一批批海外学者回到祖国效力

他们中很多人直言:

“施一公都回来了,

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短短5年,他就先后把全球70多名

优秀人才引回了清华大学全职工作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惊呼:

“也许因为施一公,

中国对美国的智力流失开始反转了!”

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曙光!

如今他带领中国的结构生物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即使哈佛,麻省理工这些顶尖名校也黯然失色。

虽然结构生物学的科研模式被大家诟病为流水线生产模式,

就好比测序这行业当年被饶毅批评为“富士康”一样,

但是这无法否认施一公的厉害,

所谓的结构还没解,心里已经有数了。

施一公就是这样神一般的存在

让我们期待下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在中国的诞生吧!


包大人玩科学


施一公教授,无疑是我国科研和教育届的一个标杆式的人物。

首先,在科学上,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他的研究不仅与人类普遍关心的癌症治疗密切相关,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因而在2013年4月25日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同年4月30日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作为国内生物学届的领军人物正率领清华大学的一大批青年才俊在生物学领域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其次,在教育上,他从国际顶级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带回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上他自身热爱生活、热爱体育活动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清华大学乃至全国的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2014年6月,我有幸作为即将公派美国的一名访问学者,现场聆听了施一公先生现场对我们的美国留学行前培训。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施先生不仅介绍了他自己美国求学的经历,还介绍了留学生突破语言关、科研关的具体方法,同时还介绍了自己不同类型学生求学的不同结果,鼓励我们要利用赴美留学机会专心科研。

可以说施一公先生必将继续深刻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现象级人物。

总之,施一公教授无论在科研还是教育上都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科研届和教育届,未来也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地震博士


施一公教授如今的作为自有利益相关者评价,我们这里暂且不谈功绩,而是谈一谈他的经历与前半生,可以说施一公是一个被生活和自己逼出来的生物学家,个人能力的确很强,但生物领域的现状并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轻易撼动的,从小到大的好胜心也对他的行事风格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施一公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大,父亲是哈工大的毕业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到乡下当起了农民,家庭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足,施一公小时候就随父母来奔波。父亲虽然做了农民但在生活中仍处处展现出非常优秀的能力,算得上是全能,这种优秀被施一公刻在了心底,也导致了他以后对自己的高标准以及很强的好胜心。

在高中之前,施一公可能真的算不上是绝顶聪明的一个,他甚至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只能用努力来弥补。不过他的数理天赋的确很高,高中的时候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拿到了河南省第一名的惊人成绩。


清华、北大等名校纷纷抛来橄榄枝,都承诺可以免高考保送入学。当时施一公考虑的是北大的物理系和清华老牌机械系。但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清华招生老师却另有建议,他告诉施一公: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第一次听说生物还能与化学联系在一起,施一公顿时觉得非常新奇,虽然这两科都不是他擅长的,但他认真想了一想觉得可以赌一赌未来。争强好胜的性格再次作祟,紧追最前沿的领域才更容易做出最突出的成果。于是施一公就被“忽悠”进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的奋斗路。

首先是他们这一届生物系学生,作为清华复系后的第一届本科生,一共也才34人,全都是各学科竞赛成绩优秀的保送生,个个都是头脑灵光的有为青年,这给了施一公很大的压力,有些同学甚至在第一次见到系主任的时候就开始打听近年诺奖中生命科学领域的情况。


其次是施一公并不擅长生物和化学这些学科,起初他也十分吃力,专业课的成绩只有中下水平,为了满足自己那份好胜心,施一公还修了数学的双学位,用自己数学上的天赋刷成绩,还真坐上了系第一的宝座。

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兴趣并不在此,施一公到毕业前都没想过之后要走学术道路。而父亲的意外离世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当时父亲被出租车撞成重伤,司机第一时间就把他送到了医院,但是医院却要求交500块钱才愿意抢救,结果父亲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拖死在司机筹钱送来的路上。


这个事故直接给施一公带来了一种非常强烈想要改变社会的意愿,结合自己本科不愉快的学习经历,他在大三就修够了学分提前毕业,并且想要从政。

可家里没有关系,从政谈何容易,于是他想着曲线救国,先从商再想办法踏入政界。刚毕业施一公就和清华签了一份劳动合同,准备到香港去做商业公关,结果还没到岗这份差事就因故被取消了。

诸多不顺之下,施一公索性直接出国继续读生物,结果遇到了更大的打击,英语又差、生物专业课又学不好,甚至还挂科,有一门还是他亲自找教授求情才勉强给了及格。沉沦了好几年,施一公才渐渐做出了点成果,苦练的英语也渐渐变得流利,这才找回了一点信心,可是直到博士毕业他都没想好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曾经面试过保险的首席销售代表,也拿到了offer。不过最后施一公还是决定继续走学术这一条路,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也就是这段时间他的成果开始高速产出,也变成了一个业内知名的人物。他的那些响当当的头衔这里就不赘述了。

回国之后,他身居高位,这也让他真的有机会做之前需要从政才能做的事情,所以他也非常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动用自己的力量践行深埋心底的理想主义。


如果施一公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丝毫的人生经历,那也许他更适合研究数学、物理学,但人生毕竟离不开经历,施一公如今的模样是他个人与环境相加的结果。当你了解了施一公的个人经历之后,他所做的种种有争议之事都会变得容易理解,包括抨击学生“功利”、急迫地想建设好国内的生物学等等。


SME科技故事


施一公教授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清华大学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也告诉我,想去金融公司。大学根本的导向出了问题,我们不该用就业指标来考核大学。

这番话,无疑是惊人之语,要知道,对清华的管理者来说,就业是第一位的,今后学生能够成为让学校长脸的人,也是第一位的,至于干什么,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行当,他们是不管的,甚至会认为,到金融这样的高大上行业,对清华的声誉和影响更大。

问题是,作为高等学府尤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不能只是满足于找到好的工作,而是能为国家做多大贡献。那么,仅仅用找到像样的工作来评判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就显得档次太低,太没有目标,甚至办学方向出现问题了。

毫无疑问,施一公教授的惊人之语,是对当前教育培养方向和目标的严厉批评,对教育改革的严厉指正。一名官至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人,能够讲出这些话,足以说明施一公教授的正直、无私,说明施一公教授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担忧和关心。则正是有着对教育的深厚感情,他才有辞职清华大学副校长,任职西湖大学的勇气和决心。他表示,历史上曾经有黄埔一期,今天我们有西湖一期!因此,期待着施教授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而不只是为了就业而拼命的学生。


谭浩俊


“我先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真正重要的素质,第一是时间的付出、第二个是方法论的改变、第三是要建立批判性思维。”这是三年前施一公教授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所做的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报告。施一公于去年获得“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是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对人类面临的生物科学极其热爱。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一、热爱祖国和科学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并在美国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他在美国生活了18年。面对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已经打拼的事业,他深思熟虑决定回国发展事业。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知识家庭中,但大学成绩并不好,在早期的学术生涯发展并不顺利,家庭也没有给他过多的经济支持,全部靠自己打拼。凭借自己对生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追求科学精神,他才一步一步有今天的成就。



二、刻苦钻研

据说,他在实验室把自己不当人看,经常连续呆16到18个小时做实验。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经常说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但是真正又有多少人选择这条路呢?“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这是他最近一次伟大的演讲内容。同时他也热衷于教育事业,西湖大学就是由施一公等几位教授发起筹建的,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综上,施一公教授回国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到他父母给他起的名字“一心为公”,是比较出色的科学家。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许悠然



我只是一个小县城长大的人,没有国际视野,也没受过精英教育。是在方舟子黑施一公教授的事件中认识他的。

很同情他,还专门写了文讨论了他的第六感观点。那时也查了一些资料。

施教授原本是个美国籍教授,1990年去留的学,在那边呆了17年,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最高级别的终身讲席教授,是华裔圈子里的著名知识分子。2008年的时候放弃美国国籍毅然回国。国内的生物领域是真需要他啊。一下子把国内的生物领域做了起来,特别人才培养这一块。

很有想法,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一个人。可惜了,在清华带学生。清华的大学生毕业了也是要赚钱的,像生物这种高冷专业,很多人跟着跟着就不跟他学了,跑去学计算机和金融了。

学生没办法,又不好承认自己势力,只好抓住“施教授对自己不是人,每天扎实验室十几小时,对学生也不是人,要求他们也呆十几小时”做文章。

看得我很心酸。我愿意为这个热爱学问,推动祖国学术进步的人发话

喜欢关注下我,谢谢


长江小学者


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施老师很牛,牛的难道是灌nature,cell,science的水?施老师牛的不是发文章多,而是打破了多年以来西方对高新技术的垄断。

你可以说他照着一个模版灌顶刊的水,但我只能说,NCS里面白人灌的水文只多不少。以中国人为主要完成人的,论文质量绝对比一大堆水文要高,因为编辑始终还是认熟的。论文发表行业也是黑幕一大堆,nat com你不认识编辑部的人,是不可能有机会的。我身边手握冷冻电镜的白人老板,大多数是不屑招白人以外种族的人,人家有这种技术,朝九晚五,轻松出Science。这就是降纬打击,我光学,普通电子显微镜,做出一系列的假设,跑了一大堆分子实验,得出来一个推测而来结论。你丫冷冻电镜直接用高分辨观测证明,简直不在一个维度。而施老师的崛起,正在打破这种白人的垄断。跟芝加哥大学何川老师,张锋老师一同领先世界。老外朝九晚五,施老师学生七乘二十四(某个学生说这机器空了十分钟都觉得浪费),国外实验室拿什么正面刚?但这不仅是让国外实验室活不下去,更是让中国研究者更好的活下去。当一群华人靠着领先进入学术出版界,大家其乐融融,轻松出文章的日子还远么?


在原答案基础上补充一下,打破这种垄断对于中国学术圈,以及每个为毕业苦苦挣扎的博士生有重要。说什么中国最讲人情,学术圈你不讲人情,真没法混下去。

我导师,无论发什么文章,都一定都要带上他以前老板的名字,第一,是人家有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第二,是文章里有白人名字被秒拒的概率低很多。

今年九月二十二号,《Science》发表评论:Few authors choose anonymous peer review, massive study of Nature journals shows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9/few-authors-choose-anonymous-peer-review-massive-study-nature-journals-shows

文中指出,NPG最近几年投稿中,In only 12% of cases did the authors opt for double-blind review.只有12%的投稿人选择了双盲评审。意味着88%审稿人,是知道谁完成这篇文章。圈子就这么大,就算是双盲,一打听,也大概知道是谁完成。大家都是西方好朋友,这次我让你好受点,下次吃个饭,你评审我的时候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这就是同样期刊为什么老外的文章比中国的水。

其次,Some 32% of Indian authors and 22% of Chinese authors opted for double-blind review, compared with only 8% of authors from France and 7% from the United States. 相比于西方7%到8%的投稿人选择双盲评议,印度和中国这些没有后台的,更多的选择双盲。你不知道我是谁,咱们离那么远,你也不可能了解我的研究,咱们靠实力说话。因为很多白人审稿人,一见中国名字,直接reject。这是一种西方对学术出版的垄断,当然也受一些中国学术不端所造成偏见的影响。

最后,Only 8% of those papers were actually sent out for review after being submitted, compared to 23% of those opting for single-blind review. And only 25% of papers under double-blind review were eventually accepted, versus 44% for papers that went the single-blind route. 咱们中国科学家没后台,ok,咱们选双盲,免的人家歧视我行了吧? no way! 单盲送审通过率是双盲同行评审的三倍。接受率也是大大高于双盲。

这种无奈选择双盲评审的困境,就是因为中国人在学术出版圈没人。如何霸占里面那些坑,只能靠中国人自己领先世界,施老师带的这一批人,他们会因为领先世界的技术,进入世界上最顶尖的实验室,然后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枝散叶,他们中很多人以后不会再做结构,但我敢肯定,他们和他们的学生,会成为优秀的独立PI,打破白人对编辑与审稿的垄断。


以生物三大神刊为例。

Cell

Editorial Board: Cell

感谢北大邓老师(你再加把劲),曹雪涛院士,后面还在庄小威院士为国争光。大概数了一下,大概小一百人,三个中国人。这些三人做的多牛,也不用多解释了吧。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about/editors/index.html

后面列表也没有中国人。如果有补充,请让我知道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about/editors-and-editorial-boards

表巨长,大概瞄了一眼,100个名字里面有一两个人,还是Cell的脸好认。


你做出一个开创性的工作,送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谁的老外陌生人手上。

人家一看,wtf?这什么名字,我发音都发不出来,中国人,八成造假,我看克莱登大学的老朋友Peter也做在类似的研究,我不如等等他吧,毙了!


多希望,这一辈华人优秀科学家的努力,能让另外一个故事上演。

靠,这什么水文章?我施老师做的比这屌一百倍,这东西也能过编辑的手送审?给他提几个难的问题,让他补个六个月吧,等等我颜师姐那篇类似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