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基層教師,師範生與非師範生,真的那麼重要嗎?|周四話題

對於基層教師,師範生與非師範生,真的那麼重要嗎?|週四話題

近日,小編轉載了中青報關於基層教師招考的文章《基層教師招考,問題不少》,引起了一些網友的討論,大家紛紛對此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與看法。

(文章鏈接:http://zqb.cyol.com/html/2018-10/22/nw.D110000zgqnb_20181022_3-10.htm)

文章部分觀點(作者認為):
雖然每年招考一定數量的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極大改善了基層,尤其是農村學校教師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一定程度上促進和保障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招考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日益暴露。

報考人員所學專業不對口:師範類畢業生佔比低,大量非師範類湧入教師招考大軍。

報考人員職業認同不熱情:非科班出身畢業生更多的是出於嚴峻就業形勢和基層大量招考教師背景下的無奈選擇或“騎驢找馬”的權宜之計,並非對教師職業的熱愛。

以及職能部門工作分配不合理、教師招考環節設置不科學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發展的質量。

部分網友認為,作者針對基層教師招考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過於片面:

@JINGJING:非師範也有好教師,非師範也有熱愛教育的。而且非師範一般只能去小學。初中高中專業限制的死死的,即使小縣城,而且大部分都是出去重點師範大學定點校招。不能一棍子打死好吧。

@沒有名字。:本人非師範生,想考入教師編,除了部分少得可憐的鄉鎮編制,壓根就連考的資格都沒有。以作者所在城市舉例,並不能代表所有!非師範類老師怎麼就能力不行了,也有熱愛的

@:頂尖高校的教授,99%都是非師範類的。師範大學的老師,很多都是非師範類的。退一萬步,師範院校所開設的專業,能涵蓋整個宇宙的所有知識分類麼?難不成,那些老師傅,帶徒弟,還得去你師大上個四年本科?你有這專業麼?

@高璐~:不是隻有師範專業的,才能教好。既然覺得需要的是教課能力,那就不要設無關痛癢的考試,真正的把好面試這一關


誠然,師範與非師範,似乎並不是衡量教師這個職業的唯一指標。非師範生當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人,他們熱衷於教師職業,並願意為之奮鬥。

教育事業,關乎國本。教育是人影響人事業,以什麼眼光看待教育,以什麼眼光看待成長中的孩子,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把教育工作看作是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還是僅看作是餬口的飯碗,這直接決定了一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林樂光說。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考上師範”就意味著“將來當老師”。現在,我國師範教育正處於轉型期,“師範生”不再只從事教師職業,除了三尺講臺,不少師範畢業生湧向更廣闊的職業舞臺,而非師範生也可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後進入教師隊伍。師範生與非師範生站在了統一起跑線,一起考教師證、考教師編、當教師!


不少網友認為,作者對於基層招考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道理,現如今,確實有許多非師範專業生考取教師資格證,就是為了加一根就業保險繩,實在找不到其他工作了,再來當老師;而師範生當初選師範,大部分人是奔著教師夢來的,對於教育的初心更純粹。

@三號:有一個區分就是高考時候考師範類的都想以後從事這個行業,關注情景,關注學生,研究學生。非師範專業是畢業後為了以後能有鐵飯碗。不至於被社會激烈競爭所壓垮。在教師情意上不是那麼用心去了解學生。有一部分在我校非師範專業老師的態度。只是本人觀察本校的非師範專業老師後發的感慨,不代表別人,也不代表所有非師範畢業老師

@徐xu:教育事業,關乎國本。教師的作用要多年之後才能顯露出來。教師的來源還應當以師範生為主,這是正道。

@U78571921:沒學師範類,心理學應用能力差,對學生的引導真心不同,害了好多學生。

對於基層教師,師範生與非師範生,真的那麼重要嗎?|週四話題

對於基層教師,師範生與非師範生,真的那麼重要嗎?|週四話題

PS:如果您目前處於某種困惑狀態,

或者有覺得值得探討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