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收款码&付款码的功能——以网购支付为例

什么是付款码?

付款码是微信、支付宝、七分钱APP等线上支付软件的一种付款方式。

如何区分收款码&付款码的功能——以网购支付为例

消费结账时,出示手机,商户可使用红外线条码扫描枪扫描用户手机上显示的一维条码发起收银。切换到二维码时,对方可使用手机或专用设备扫描并发起交易。比如便利店,商铺、餐厅等消费场所。

如何区分收款码&付款码的功能——以网购支付为例

一般来说,付款页面会显示条形码、二维码和数字编码。这三个码的功能是一样的,只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下。就像你平时在商店扫二维码支付一样,如果把数字码告诉对方并输入密码进行支付,商家一样可以刷走你的钱。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用户付款码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很多支付软件的付款码是不允许截屏的,同时每分钟自动更新付款码上显示的内容,比如数字编码隔一段时间就会变动。

什么是收款码?

收款码顾名思义,别人扫你的二维码,让你收钱。是一种基本固定不变的二维码,在无需添加好友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转账的形式收取对方钱款。

一般实体店铺的商家会张贴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方便顾客扫码付钱。

央行条码支付新规

为更好地规范支付业务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加强条码安全防护,提升条码支付交易安全强度,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何区分收款码&付款码的功能——以网购支付为例

业内专家分析,此次《规范》将条码支付分为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

“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

“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

接下来,小七以网购支付为例,区分收款码与付款码的功能,防止被骗。

(案例来源:《2017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

1、扫不法商家的收款码,被骗

“网购支付也要小心,不能随意扫商家发来的二维码。”

江苏南京市玄武区居民沈丽一次在家中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时,看到一家不错的网店,选中了几件衣服后,与店家联系付款发货,原本就是支付完成后收到货物、再确认付款的流程,不料却发生了变数。

店家告诉沈丽,由于店铺最近刚刚重新改版,换了收款账户,以前的账户暂时无法收到钱,希望沈丽能直接通过扫他们发来的二维码付款,还答应给沈丽优惠,沈丽一听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答应了,随即扫码付款2001.5元。

第二天,沈丽发现迟迟未收到店家发货的消息,以为是店家忘了,就通过网站留言,但过了很久都没人回复。沈丽在店铺页面找到店家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发现无人接听,之后再次拨打发现竟已被对方拉黑,她这才明白自己是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在网购过程中,一些平台原本会有“收到货物再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然而,若不法商户在消费者支付环节骗取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一旦消费者扫描不法商户发来的收款码进行支付,钱款将直接进入不法商户账户中,原本的保护机制就会失效。

2、将自己的付款码发给别人导致信息泄露,被骗

河南郑州市自由职业者吴铭洋在某网站预订了一份外卖,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该餐厅服务员的小伙子打电话联系。

小伙子说,因为他自己操作失误,给吴铭洋多做了一份所订餐品,愿意便宜5元卖给他,否则自己要交30多元全价赔偿。

吴铭洋心生怜悯,觉得做服务员不容易,多买一份也没什么损失,就按照小伙子说的进行付款码支付。

然而,付款码刚发过去,吴铭洋就发现自己的支付账户被人划走了999元。他赶紧打电话给那个小伙子,却已联系不上,再通过网站联系外卖餐厅。

外卖餐厅表示并没有这名所谓的服务员,吴铭洋感慨:“没想到一个不留神泄露了付款码,竟会造成这样的损失。”

消费者需引起重视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目前条码支付发展不规范,支付条码容易携带恶意代码、木马和病毒的特点,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甚至盗取用户资金。

消费者如何避免条码支付风险?

1、各种二维码,见“码”不乱扫

陌生人给的二维码不能乱扫,扫二维码付款被骗事小,扫到木马病毒,可能影响到手机里的隐私信息,病毒甚至能通过通讯录,发送短信使好友受骗,后果不堪设想。

2、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而是要让对方扫你的手机。

3、个人的二维码不能随便泄露。随着扫码支付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不熟悉收款码和付款码的具体功能实施诈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