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抗日时期江西没有自成派系?

丿习得性无助


江西不只在抗日战争中没有自成派系,在北伐战争之后一直属于蒋介石的中央系统。而且由于蒋介石个人与战争因素,南昌很长时间里是国府军务大本营。

1、江西军阀

在二次革命后,北洋军击败李烈钧部,占据江西,之后很长时间里,江西政局稳定,是直系的底盘之一。李纯主政江西后,总计担任七年督军,在其死后江西依然是北洋系。

(孙传芳的五省地盘)

孙传芳时期,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都是其底盘,拥兵20万。

2、蒋介石的南昌缘分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打下武昌后,挥师东下进攻南昌与孙传芳主力作战,先后作战多次,最终占领南昌。这时候的蒋介石就想定都南昌,而不是武昌。

(南昌行营)

在中原大战后,因为国内战争关系,蒋介石就亲临南昌指挥作战。九一八事变当日,蒋介石就在南昌。在1933年,建立南昌行营,就近指挥作战。蒋介石在国内设立行营、行辕,前后共12次,只有南昌行营自始至终是由蒋介石本人亲自坐镇。

3、熊式辉省主席

政学系熊式辉担任江西省主席十年之久,专门在赣南培养小蒋。但政学系只能算国府内部一个山头,而不能列为军阀。

(熊式辉)

总结:

江西是军阀时代的一块福地,北洋时期处在直系管理下,国府时期基本属于国府中央,相较于其他各省比较稳定。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在抗战时期,大家不难发现在国军中,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有西北军、桂系、湘系、川系、滇系,很多人就会问为什么没有江西派系?



一:其实江西一开始是有赣军的,大多都是江西人。

赣军最早的赣军是赖世璜的第4师。

1926年,孙传芳的赣军被国民革命军彻底击垮,被迫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

1929年又被缩编成第5师。


1933年,蒋介石为了控制中央苏区和红军,限制他们的发展,于是将赣军第5师和第96师合编在一起,改了个新的名字,叫第36军,周浑元任军长。

36军当时负责管辖的有谢溥福任师长的第5师和萧致平任师长的第96师。

1934年1,赣军36军又改成了第8纵队,由湖南湖北进入黔川抵抗陕甘,说白了就是去追击与堵截红军。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赣军中的第5师从甘肃前往上海,也就是参与淞沪会战,正是在淞沪会战中赣军主力第5师伤亡惨重,因为难以补充军队人数,随后赣军的第5师便被取消番号和编制。


也就是说此时赣军只剩下第96师,当时的师长是赵锡,后来被派去湖北,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麾下的一支军队,最后在桂南会战中同样因为伤亡惨重被取消番号。

二:红军根据地

其实仔细注意会发现,虽然江西作为革命根据地,其中在1927—1935年间大约有50万江西人参加红一方面军,到了1949剩下的人数不到300人,后面补上去的大多是湖南湖北以及河北陕西等地方的人,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江西没有出现一个元帅、大将级别的人,只有江西兴国的陈奇涵、肖华上将以及江西赣县的赖传珠上将。




在国军和红军之间,怎么形成派系?

三:很多人说什么江西人就是不团结,作为江西人的我是不认同的,自成派系和团不团结并没有直接关系,还是看领导人以及地区和外围环境等因素。

假如你位于偏僻地区,山高皇帝远,谁去管你?自成一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时,换句话说,江西当时是中共苏区,国军和红军矛盾最大的地方,想清净都难,以至于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军也就开始组织抵抗,江西红军方面也是一直采取游击战术,国家危难之际,哪里还有心思自成一派,都是跟着组织走到哪打到哪。



国民党之所以派系多那是民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加上国民党派系成风,据说大的派系十几个,小的派系上百个。

总之一句话,江西人虽然没有形成派系,但是整个抗战时期江西省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羽评郡主,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郡主


江西本来是有割据基础的,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局面。待本人从头梳理一下江西的民国历史吧。

武昌首义后,江西的光复运动顿时风起云涌。1911年10月,在革命党人林森、蒋群、吴铁成等人策划下,九江宣布独立,新军将领马毓宝被推为都督。随后,省城南昌光复,革命党人推举吴介璋为都督。我们看到,作为省城的南昌光复于九江之后,都督吴介璋性格软弱,而九江都督马毓宝则野心勃勃,这就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吴介璋无力应对主动辞职,部下彭程万接任,随后马毓宝逼彭程万去职自任都督。马毓宝上台后排挤革命党人遭到抵制,被迫下台,革命党人李烈钧成为都督。

李烈钧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江西落入北洋直系军阀手中,此后一直被直系军阀长期控制。

自1913年到1926年,先后割据江西的冯国璋系的李纯、陈光远、蔡成勋,吴佩孚系的方本仁,孙传芳系的邓如琢、郑俊彦都是直系军阀。

北伐战争中,朱培德率领的第三军血战江西,击败孙传芳后控制江西,朱培德成为江西政府主席。朱培德占据江西后,主动向中央交权,他交出部队去南京任职,帮助蒋介石整军经武,积极备战,以应付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1937年2月积劳成疾的朱培德去世,蒋介石悲痛不已,亲自为之守灵。

可以看到,江西没有形成割据是因为滇军将领朱培德顾全大局,主动交权,朱培德曾与朱德并称“模范二朱”,他不愧为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林屋公子


这样说吧,贯穿整个民国三十八年,江西都未能形成明显的派系。江西北洋时期主要为北洋直系占领。南京政府时期,主要有红军割据。自是难以形成派系。当然其小派别还是曾经存在的。

图 李烈钧,与蔡锷,唐继尧同誉为护国三杰

民国时期赣军流源。跟着李烈钧这条线,基本就能理清赣系这条脉络。

李烈钧,号协和,民初江西都督。二次革命率先在江西反袁,兵败后,江西被北洋直系占据。

护国时期,李烈钧从云南借兵,由桂入粤,欲从广东北伐重夺回江西,未果。所部滞留广东,该军主要以滇军为主,李之赣军旧部为辅。是这个时期,是孙中山先生最为倚重的部队。

不久李烈钧所部的滇军渐以朱培徳为核心,赣军又为赖世璜主导。李氏逐步被二人架空。

随后赣军赖世璜部,脱离李烈钧,自成一系,在各派系中,左右逢源,朝秦暮楚。北伐前夕,此部先投靠北洋,驻地赣南。北伐时,经其保定军校同学,熊式辉运动,接受国民革命军改编 ,被编为第十四军,赖任军长,熊式辉任党代表兼一师师长。

在北伐军底定南京后 ,李烈钧重入中枢。为报当年赖世璜背叛之恨,联合熊式辉,刘峙,将赖扣压。不久以通敌罪将赖处决,赖部多为熊式辉接收。这也是日后熊式辉能主政江西十数载的本钱。


图 熊式辉,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政学系要角,1931年至1942年任江西省主席。

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后由朱培徳、鲁涤平,主政江西。二人皆因围剿红军失利,而去职(红军打败江西两只羊,即朱培徳滇军的两位杨姓师长。前头捉了张辉瓒,张为鲁涤平系湘军大将)

朱,鲁之后,江西人熊式辉,出任省主席。其军事力量嫡系班底,就是第五师周浑元部(赣军)。该部是围剿红军的急先锋,虽屡被红军所创,然终弃而不舍,也曾在贵州鲁班场小胜红军。后追击红军进入四川,抗战时期担任守卫重庆之任。

经过数次围剿,江西本土战火不断,元气大伤,人口锐减,加之如上述,赣军主力被调去追击红军。

故可到了抗战时期的江西战场,便是主要以中央军,与日寇反复拉锯,先后有万家岭大捷,南昌会战,上高会战,湘赣会战,赣浙会战等等。。。。。

当然抗日战场上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江右子弟也不泛其人,抗战时李烈钧将军曾有,令五子从军杀敌的壮举。亦有牺牲在南京保卫战的,朱赤,易安华将军。另还牺牲的范荩,胡义宾,周复将军。。。。。只是他们多是以中央军的身份奔赴沙场。


一羽凌霄296


江西人一贯紧跟中华正统,自古就认理不认派,不喜欢结党成派。当权者如王安石,杨士奇,嚴嵩等都无江西派。近代亦如此。最有可能结党成派的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如张国焘,段锡朋,罗隆基,许德珩等都是江西人,虽有江西三虎之称,但并无派糸。军队也是如此,除了李烈钧,熊式辉曾主政本省外,江西军政基本上为外省人把持。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的理念早已浸入江西人的意识,所以儒、释、道与近现代的红色文化都在江西有令人瞩目的表现。


天伦35


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国内还是国外。要想要搞割据,至少一定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是要有兵;第二是要有钱;第三是要有后台;第四是要有眼力!前三条是基本条件,第四点则是决定因素。偏偏就这么凑巧,这四条割据基本条件,江西一样都没有占到。

先说兵的问题。江西依山傍水,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文章节义之邦。江西人爱读书,历史上江西出过几十名状元,近万名进士!在这种人文氛围下,当兵是很靠后的谋生选择。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否则真没人愿意去当兵。



再说钱和后台的问题。其实在中国进入近代化以前,江西是比较富裕的省份。但是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中,江西啥也没捞到。后来京广铁路的选线方案中,又输给了湖南,经济也就逐步落后了。

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心在上海;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在武汉。江西非常悲催的卡在中间了。被两大中心夹住,注定也就没有洋人替江西人站台。既没钱,也没有洋人当后台,江西要是能自成一脉,那就是活见鬼了。

最后是眼力。江西的区位条件很一般,不适合搞割据。左困罗霄,右阻武夷,南止九连,北尽平原。在江西当督军,是很痛苦的事。东西两面都是大山脉,南面也是大山,北面又是长江。周边省份的经济都比江西省强,有谁敢在江西称王,只需选一名上将军从浔阳、豫章二地进兵,江西全省未有不望风而降者。所以在江西称王,就等于是自杀啊!



正是因为江西不具备搞割据的基本条件,所以民国时期,凡是想在长江流域搞割据的人,一般会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南京或者武汉。江西的南昌并不是首选。

比如北伐战争开始后,北伐军只用了四个月就拿下了江西。蒋介石的指挥部最早也是设在南昌的,但因为争权夺利的原因,让老蒋意识到与其在江西内讧,不如去南京。金陵乃江南龙兴之地,拿下江浙沪包邮区,再回过头收拾江西,易如反掌!(因为江西的经济掌握在江浙财团的手上)

当时江西的军政大权,是掌握在滇系军阀朱培德手上的。朱培德没有蒋介石的眼光,也没有他那么大的野心。他想在江西培植势力,这就应了前面提到的四点——没有两把刷子,想在江西搞割据,是不可能的。


朱培德上将。注意,不是朱德

不仅武汉国民政府要吞并他,共产党也想在江西闹革命。朱培德在左右为难之下,最后还是投靠了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放弃了在江西搞自治的想法。

之后没多久,朱培德主动辞职。江西的军政大权移交给了鲁涤平。这个鲁涤平原本是湖南省主席,因为跟李宗仁的矛盾,被桂系驱逐,投靠了蒋介石。他在接手江西后,经济和军事上都要依靠蒋介石的支持。所以他实际上是蒋介石的人,没有在江西搞割据的想法。后来鲁涤平因为围剿红军的不利,颇为尴尬。恰巧当时蒋介石拟定让熊式辉担任浙江主席,但是熊式辉认为浙江太富裕了,他去了没有挑战性。坚持要回江西主政,鲁涤平兴高采烈的和熊式辉交接了工作,离开了江西这个是非之地。(熊式辉是江西人)

中原大战之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问题基本解决。蒋介石把围剿红军,放在了首要位置。江西是当时中央苏区的所在地,属于重点围剿的省份。这样一来,中央军就要大规模的进驻江西。因此从第三次围剿开始,江西的军队就基本上都是中央军了。

至于江西本土的军队,原本也有,但是实力并不强。第二次直奉大战后,江西督军归顺了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北伐战争开始后,孙传芳的赣军被国民革命军击败。江西的本土部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赖世璜任军长。熊式辉因为是江西人,受蒋介石委派,担任了该军的军党代表。

后来这个军被缩编为师,跟中央军合并,组成了第三十六军。在抗战期间,该军的表现实在太差,番号被撤销,全军被划进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五军。至此江西省的部队全部都属于中央军的序列,一直到49年末。



总的来说,江西省并不是搞割据自治的首选之地。经济上受制于外省,交通也被周围省份约束,发展的余地太小。当年红军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江西属于长三角的腹地。只要南京政府站稳了脚跟,吞并江西是必然的。在吞并江西后,吞并两湖也是必然的。所以何健在湖南想自成一派,最后也是被吞并的下场。宁汉分裂的时候,汪精卫想在武汉跟蒋介石分庭抗礼,结果江浙财团小试牛刀就把华中地区的财源卡断。汪精卫也只能乖乖的妥协。两湖也只是离江浙稍微远一点而已,有那么一点点割据的希望。江西和安徽就在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完全没有割据的希望。


Mer86


抗战前的江西军阀情况

其实借着这道题可以讲讲1928年北伐胜利后中国的军阀形势,从某一方面来说,北伐可以说看作是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过程,在1928年之前,民国是北洋军阀的民国,北洋军阀基本掌握了全国的军阀势力。

比如,皖系、直系、奉系轮番执政,江西省在北伐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属于直系控制,只不过人员变动太大没有形成派系,在1926年时,孙传芳依靠浙江迅速做大,成为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其中就包括江西。

北伐取得胜利后,江西就被中央政府牢牢掌握在手里,这是江西再也没有出现军阀割据的重要原因,然而,北伐过后,中央政府以前控制的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依然成为军阀割据地,这就不能不说说北伐之后的军阀割据的形势了。

北洋军阀被打倒之后,并没有迎来所谓胜利带来的和平,反而是围绕北洋政权后时代中央政权的斗争进行的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其实就是地方军阀挑战中央军阀的过程,重大的几次战争是蒋桂之战,中原大战,分别是西北军、晋绥军、新桂系对蒋介石的挑战。

抗战中全国军阀形势与江西的情况

直到中原大战结束后,老蒋才确立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权,这一时期正好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抗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这是老蒋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实际上当时全国已经是乱作一团,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山西等地全是军阀,由于西北军冯玉祥被干掉,西北军也发生了裂变,投靠蒋介石的韩复榘成为山东军阀,被张学良收编的宋哲元占据了京津。

这个时候,老蒋一面围剿红军,一面收编军阀,江西本来就是中央军的辖区,是北伐军中的朱培德掌管,但是由于打不过红军,干脆就将江西的兵权全部交给了蒋,自己也成为陆军一级上将。

这让老蒋尝到了甜头,更加借助剿匪的名义收编军阀,贵州的王家烈就是这样被收了兵权的,后来龙云和李宗仁以及川军都深谙此道,因此,红军过境基本都往外撵,而不全力去剿,其中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根本就是川军有意让红军过,以此拒绝中央军入境。

从1931年开始老蒋任命熊式辉担任江西省主席,主政山西长达十年,江西也一直为中央政府所掌握,后来全面抗战爆发后,蒋经国回国之后,也是在江西任职,可见老蒋对江西的重视程度。

江西缺乏成为军阀割据的必要条件

在上面的军阀省份中可以看到,全国的军阀割据是以中央军外围形成的大的军阀圈,真正靠近中间的地方,不可能成为军阀割据的地方,江西就是这样的地方。

江西在地势上来说是统一中国的必争之地,在民国时期也使北洋军阀和南方军阀的对峙区域,所以,每次南北打仗必然从江西开打。

段祺瑞执政时期更是力持武统,也就是武力统一南方,结果北洋军也是在江西停滞不前,后来形成了江西内部的南北对峙,几乎就是湘军和滇军势力的外延,但是后来唐继尧把扩张的重点放到了四川,也就是滇军入川,而湘军自己派系也很多,对江西最感兴趣的是孙中山,然而孙中山自己没有实力。

在最容易成为军阀的时期,江西没能出现军阀,等到抗战后江西被中央军彻底控制后,更不可能出现自成一派的军阀了。


史论纵横


在北伐战争开始之前,江西由号称“东南王”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控制,也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一阶段的主要战场,桂军的“钢七军”就成名于江西战役。孙传芳败战江西后,蒋介石设北伐军总司令部于南昌,并正是在这里,有了以军权控制党权、最终问鼎政权的野心。

蒋介石北上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以滇军组成的第三军朱培德部留守江西 ,注意不是朱德。作为滇军老相识,朱德担任了朱培德第三军的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长。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主要解决的敌人就是第三军驻南昌的六个团万余人。起义爆发后朱培德深恐遭到追究,自庐山而下率部反攻,并主动请辞。



(朱培德)

朱培德是滇军元老,北伐江西时所部较为善战,10000余人的第三军伤亡高达6000,但击溃孙传芳后大力扩编,同时收编了滇军金汉鼎、杨如轩和杨池生三个师,兵力增至6万余人,不过战斗力一般。井冈山红军反围剿打败的“赣军二只羊”就是杨如轩和杨池生所部,虽称赣军,实际是滇军的底子。

朱培德辖区连续发生南昌起义和围剿井冈山的失败,已知自治无望,遂彻底投靠蒋介石,交出兵权,所部逐渐被“中央化”。随着国民党大批中央军部队开进江西围剿井冈山,并成立了“委员长南昌行营”,华东重要省份江西已被蒋介石彻底控制,成为南京政权的中心统治区域,不再有地方派系发展壮大的土壤。

朱培德完全投蒋后级别较高,陆军一级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亲赴战场指挥,朱培德曾坐镇南京就任国民革命军“代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前成为参谋总长,为谋划抗日作出了一定贡献,筹建国防委员会、规划吴福线国防工事、参与整理部队等,性格宽仁,顾全大局,政治上比较成熟,可惜英年早逝,1937年2月病死于南京。

(熊式辉)

朱培德交出江西军政大权后,1931年底,蒋介石命令“南昌行营参谋长”、国民党新政学系大员熊式辉(江西人)兼领江西省主席,主持赣政长达10年之久,连蒋经国回国后都在江西担任赣南地区专员以锻炼。

至此,江西省除被红军控制的苏区之外,完全成为蒋介石政府中央的地盘,不可能形成地方派系。



(赣南专员蒋经国)


度度狼gg


中国军阀割据格局形成北洋时期,特别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北洋三大系掌握了中国最富庶的地盘,从东北到江沪一带的东部地区,还有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属于北洋系的势力范围!

在北洋三大系的势力范围之外,还有山西的阎锡山、西北诸马、广西陆荣廷(李宗仁)、云南唐继尧(龙云)、四川刘湘、广东陈济棠(陈炯明)等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从而形成了晋绥军、马家军、桂军、滇军、川军、粤军等一系列地方军。



地方军应该有这么几个特点:核心首领是本地人、士兵大多是本地人、具有排他性。

在北洋政府时期,北洋三大系才是最为强大的军阀,在他们所掌控的地方,地方军是不会出现。所以在东北一带,只有张作霖奉军(后来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在河南、湖北、湖南一带,那是属于直系吴佩孚的势力范围(湘军算是半地方军),而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江苏这五省则是直系另一巨头孙传芳的地盘!


辛亥革命之后的北洋时期,除了江西本土人士李烈钧(革命党人)短暂的主政过江西之外,江西其余时间全部处于北洋军阀之手,先后主政江西有:

李纯(直系,天津人),程光远(直系,天津人)、蔡成勋(直系,天津人)、邓如琢(直系,隶属于孙传芳,安徽人)、郑俊彦(直系,隶属于孙传芳,河北人)等人,都是北洋军阀或者从属于北洋军阀。

因此,在北洋时期,江西一直属于直系地盘,没有形成自己的地方军。

北伐战争时期,江西是北伐军和孙传芳交战的前沿之地。孙传芳落败后,蒋介石一度把北伐军的司令部都设在了江西。


北伐之后,短暂主政江西的是来着滇军的朱培德。但是朱培德很精明,知道江西是是非之地(当时的红色力量正在江西),江西没待两年就跑了,从此江西正式沦为蒋介石中央军控制的地方。

由于蒋介石常年在江西一带和我军交战,基本上江西的本土势力是无法生长的!

江西之所以不能发展出地方军,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江西地处长江南岸,是南北争锋的地方,所以江西一直被把控在大军阀和中央军之手。

实际上,能发展出地方军的省份,大都位于远离中央政权的地方,如云贵川、两广、西北诸省!


胡史乱翔


实际上,这涉及的是军队,国家局势,当地问题。

首先是军队方面。一开始呢这个地方是孙传芳控制的也算的上是本地人组成的军事政府,但是后来。北伐军来了,北伐军击败了孙传芳占领了江西,这个地方蒋介石把他交给了朱培德控制,朱培德是湘军的代表,因此他也把自己的一套体系带到了这里,这是赣军的架子。

军队是外来了,在对付本地的民众的时候当然就是显得有些人生地不熟,但是这并不是问题,军队在此地驻扎一段时间以后,自然就和本地民众搞熟了,渐渐地就可以从当地收取钱粮税赋,甚至是兵源,这样的话,军队就可以完成本土化。

本来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朱培德不断的培育自己的势力,形成的就是江西本地的军队,但是!朱培德将军还没有过几天安稳日子,他的一个同乡,他的一个认识的老朋友给他招来了麻烦,这就是我们的朱德朱总司令。

朱德将军和朱培德将军两个人是旧相识,朱德将军对于老一批的湘军代表人物都认识,在解放战争期间,朱德将军利用这一层关系,可以说当时说服了很多湘军的将领投入到我们的怀抱。

但是朱培德将军本人是比较忠于蒋介石政府的,蒋介石曾经给朱培德将军举行国葬,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只有三个人举行过国葬,蒋介石自己还留下了一张照片,就是他站在朱培德将军灵前面前,表现出自己一副悔过的样子。这样的表情在蒋介石的一生里面可以说是很少看见。由此可见,蒋介石和朱培德将军之间亲密的关系。

说服无望,朱德将军只能自己干,因此发动了南昌起义。与此同时,毛主席率领革命的队伍进入井冈山,两块地区全部发生在江西境内。这个时候朱培德将军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并且由于底层的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逐渐的燃烧,江西这片土地,它带来的外来的军队,(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也就是那一套湘军体系,逐渐开始掌控不了局势。

朱培德将军没有办法,只能够像蒋介石投向,自己拱手让出了江西省所有的治理权力中央军大批次的进驻到江西,开始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这还不算完,由于在广西有桂军的存在,蒋介石十分忌惮桂系集团,不仅派遣大量的军队进入江西,而且还不断的搬空广东的军队体系,在稳定了江西的局势后,粤军体系一次又一次的被肢解,被分割,最终在广西和南京之间可以说控制了一大块儿的权力真空地带,防止桂军体系借机会扩张自己的地盘。

这样的话就不存在什么本地的军阀了,全部都是归中央管制,这江西自然姓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