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不定高
滇军是清末民初交汇之际在汹涌的历史大潮中出现的,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滇军更是在民国的历史中流下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踪影,如果要说到他们为什么能一直抵抗中央军多年而不倒的原因,除了滇军本身战斗能力强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历史局势的使然。
滇军的第一任大佬是怀揣着崇高理想、仿佛从道义中走出来的蔡锷。
与那个年代不少的军阀一样,蔡锷在辛亥年的时候率领军队击溃了云南的清军,在夺取了云南的大权之后,他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当时云南的大佬,并就任了滇军的第一代掌门人位置。
在蔡锷之后,唐继尧和龙云等人又陆续接管了云南、滇军的大权,分别率领滇军度过了局势混乱万分的民国中早期以及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
(龙云)
滇军三大战斗力强大的因素
一直都有人说民国广西的狼兵如何的强大,但与此同时,大家都忘了滇军的存在,实际上如果要说血性和威猛程度的话,滇军是不亚于广西狼兵的。
在滇军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存在,这些少数民族都是山野之中的悍民,他们自小在各种山区之间长大,因此很好地拥有了一番强壮体魄。
又因为云南很多山区的习气非常凶悍,因此使得他们的身上拥有了一股中原地区百姓很能拥有得了的狠劲。
当然在近现代的战争中,如果没有好的枪和炮,无论士兵再如何凶悍都是一个纸老虎。
滇军之所以强大,除了跟士兵的凶悍有关之外,还与他们的武器精良有很大的关系。
云南地处我国的南方边境,与不少的东南亚国家有着接壤。
而当时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分别被英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着,还处在殖民地的状态中,因此云南通过这些渠道所能获得的武器自然是不会比中原的那些军阀差上太多的。在某些程度上,他这些从西方国家手中买来的武器,是要比不少中原军阀们还要精良得多的。
因此这就使得滇军的战斗力强悍拥有了一个基本的保障。
除此之外,滇军还有一个非常让人佩服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士兵绝不把背后转向敌人,也就是绝不在作战中逃跑。
在抗日战争中,滇军每次作战都以子弹从身体前面进入为荣、以子弹从身体背后进入为耻,如果在战斗结束后被发现有伤口是从背后进入的话,是有处罚的。
因此在这种严明的军纪以及他们本身凶悍的习气和尚算精良的武器下,他们的战斗力自然就比较强悍了。
战斗力的强悍是他们屡次能抵抗中央军的原因。
避过了袁世凯和各大北洋军阀的云南滇军
但是如果要说到为什么他们能以十几万的士兵就能抵抗下强大的中央军,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强大的中央军对付的并不是只有他们云南的十几万士兵。
当时国内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军阀,在还没有解决其他军阀的时候,中央军想要对地处偏远的云南动手,概率是很小的。
当时全国的军阀都处在中华民国的治下,而在民国历史中可以称之为中央军的无外乎几个。
第一个就是军队强大无比的袁世凯,其次是袁世凯死后袁世凯手下各大纷纷占据北洋政府主导权的军阀们。
最后才是率领南方军阀们北伐成功、成为民国名义上老大的蒋介石。
袁世凯一心想着称帝,虽然他称帝时蔡锷率领的滇军是反对声最为激烈的,但是在称帝之后,袁世凯却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管滇军。
因为当时他已经陷入了一团糟之中,不仅蔡锷等南方军阀纷纷发出了对他的反对声,就连他曾经的很多手下、他北洋派系出身的将领们也公开声讨起了他。
这种情况下的他是没有多余精力去对付蔡锷和滇军的,在万夫所指之中,袁世凯登上皇位没到83天就神色慌张地退了位、取消了帝制。
更是在不到几个月后,袁世凯因为重大的压力导致尿毒症发作,很快就离开了人间。
在袁世凯死后,北洋的各大军阀展开了激烈的纷争,这个时候他们距离龙云还有着不少军阀地盘的阻隔,他们争权夺利都来不及、连他们最近的那些军阀都没有收拾干净,他们又哪里来的心思去动云南?避过了蒋介石驱狼吞虎计策的滇军
在蒋介石1928年北伐成功、彻底在名义上收服了所有军阀之后,他倒是想从这些军阀手中一步步地夺下各省权力。
不过蒋介石的计划、动作还没实施完成,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等先前名义上投靠蒋介石的军阀们就纷纷率兵与蒋介石爆发了中原大战。
虽然这次大战蒋介石侥幸获得了胜利,但是这个时候开始,他却深刻意识到了军阀们的底线。
他担心再度遭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他都是不敢直接在明面上派遣大军对付这些地方军阀们的。
因此这个时候,他自然就不会对远在云南的滇军动手了。
在步入了30年代之后,蒋介石开始以追讨我军为由派遣他的军队在各省之间进行了对我军的追逐战。
据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回忆,蒋介石当时的这个举动是有些想驱狼吞虎意味的。
他觉得当时蒋介石因为深感对这些军阀们的无力、没有突破口,所以才会通过追逐我军的这个举动想进入各省之间获得夺取这些军阀们权力的机会。当时这些军队就进入过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军阀盘踞的省份,不过当时这些省份的军阀们仿佛看破了蒋介石的意图一般,他们在当时纷纷不设防备使得我军无路无人之境。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蒋介石的军队反而颇有防备。
而当时蒋介石的军队又不好直接在明面夺取这些省份的控制权,因此滇军自然又开始变得平安无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日本人也打到过云南,不过他们在云南的攻势非常之小,对云南的滇军几乎没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战而落败的滇军
在抗日战争中,反倒是滇军有不少军队纷纷兵出云南,在国内的各大战场中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不过云南躲过了中央军多年,最后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他们却没有躲过蒋介石的一个阴谋。
当时滇军并没有和蒋介石的军队爆发太多的冲突,在云南的大批部队进入越南准备接受日本人投降的时候,蒋介石派遣杜聿明趁云南兵力空虚,直接就控制了当时云南的军阀龙云。在没有和滇军爆发激烈战斗的情况下,蒋介石就解决了一个不小的心腹大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滇军开始落入了蒋介石的控制之中,从这个时候开始,滇军在某些意义上已经失败了,这是一种不战之败。
所以说这就是滇军之所以能多年不败的原因,除了他们本身的战斗力悍勇过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前面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军阀部队挡着、站着,他们并不是唯一的例外、他们也不是袁世凯、蒋介石等人首要解决的对象,因此才得以保存了自身多年。
孤客生
蒋介石第一次想解决滇军是在1935年4月,中央军薛岳所部跟随长征红军进入西南,首先拿下了黔军头目王家烈,将贵州军政权力收归南京政府,这是杨永泰“削蕃计”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但是也有后果,即云南的龙云和卢汉兄弟被“打草惊蛇”了,此时滇军主力大约有10万人,战斗力要强于王家烈25军的“双枪兵”。
(云南都督蔡锷将军)
因此当龙云判明红军只是借道滇北,然后就从金沙江北渡四川后,滇军主力实际上警戒的已是中央军,并以“误会”为借口将薛岳一连先头部队缴械,在军事上摆出“硬”的姿态:同时在政治上又表示坚决服从蒋介石的指挥,摆出一副“软”的态度,这一软一硬让蒋介石没有合理的借口进军昆明,毕竟红军已经北上了,再加之薛岳部队并无把握,因此只好暂时作罢。
在此之前,从1911年民国建立起,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时期,无论是袁世凯、段祺瑞、曹锟还是张作霖等北洋政权领导者,受实力所限,势力范围最多达到两湖地区,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军阀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以封官许愿了事,云南确实有“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优势。即便如此,蔡锷还是举起了“讨袁护法”的大旗。
(唐继尧)
自1917年起,孙中山又在广东建立南方革命政府,吸引了北洋政权大部分的军事和政治注意力,客观上也给云贵川军阀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发展期。蔡锷死后,唐继尧、龙云先后以滇军为资本、以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为基干、以云南险峻的地势为屏障,割据一方, 自成体系,势力最大时已达云贵川三省。
云南有紧临越南的便利条件,滇军通过滇越铁路获取了大批法式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算是比较先进的,中央军确实心里没底;龙云和卢汉对滇军的控制力也很到位,蒋介石很难在内部瓦解它,长征红军进入四川即将与四方面军会师的局面,也迫使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武力推翻龙云政权的设想。
(1927年主滇的龙云)
但是龙云也是做了让步的,比如同意南京政府在滇设立办事处,以及特务组织进驻昆明等等。此时距离辛亥革命时云南宣布“独立”已然过去24年。
在西南诸省中,蒋介石最看重的是四川,偏巧两大红军主力都已入川,于是他费劲力气推行四川的“中央化”,到1936年底已见成效,刚准备腾出手来解决云南问题时,西安事变、全面抗战接连爆发,计划再次搁浅。
(龙云和蒋介石)
滇军出滇抗日再次为蒋介石解决龙云提供了机会,卢汉的第60军40000多人全部是滇军精锐,步行前往徐州地区参战。1940年之后当滇西和滇南出现日军时,蒋介石趁机将中央军大举调入云南大后方,昆明警备总司令从此易主,成为宋希濂、杜聿明等黄埔系将领专属,其实这个时候龙云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
到1944年,驻滇中央军已有关麟征第15集团军、宋希濂第11集团军和霍揆彰第21集团军,尚未计入在昆明整补的邱清泉第五军等部,总兵力已接近40万,滇军已处绝对劣势,无非大敌当前,蒋介石还不方便动手而已。
而为了对抗重庆政府的各方面渗透,龙云开始支持民主党派、地下党的活动,试图在宣传上赢得先机,这反而加剧了蒋介石的怒火,1945年日本刚刚投降,蒋介石就用“调虎离山”计命令卢汉率滇军主力前往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于情于理,这一极富荣誉的命令卢汉都得执行。
滇军主力前脚刚走,杜聿明就指挥第五军包围了云南省府所在地五华山,逼迫龙云前往重庆就任军事参议院长的虚职。同时,蒋介石以军事实力做后盾,首先任命卢汉为云南省主席,随后命令滇军海运东北,卢汉只能在中央军的监视下就职和工作,又由于仍然是“滇人治滇”,云南各界的反应也不会太强烈。
蒋介石在军阀斗争中的手腕,还是有一套的。为拿下龙云,蒋介石整整用了十年时间,也算处心积虑。
此时起,云南基本被中央化了,卢汉完全是在夹缝中生存,云南的半独立状态宣告彻底结束,历时总共34年。解放战争后期,当陈赓兵团接近云南时,卢汉愤而起义,他确实受够了蒋介石的气。
(卢汉)
度度狼gg
这句话应该说成是滇军巅峰时期拥兵“才”十五万军队,对抗中央二十年
首先要说这个“才”,在军阀混战时期,各省军阀风起云涌,抱团组队比较厉害的,一个东北军拥兵三四十万,晋绥军巅峰时期二三十万,西北军巅峰时期拥兵四十万多万,湘系军阀虽然四分五裂,如果要算起来也有几十万,总而言之,巅峰时期只有15万人,的确有点弱。
巅峰时期只有15万人,平时也就十万人左右,这种弱,并不单单是兵力上的不足,战斗力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在蔡锷、唐继尧时期滇军还有一定的战斗力,甚至染指四川和广西,但是到龙云时期,基本就成了红军口中“黔军滇军两只羊”的状态,当然,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就是龙云摒弃唐继尧时期穷兵黩武的策略,而是实行休养生息。
对抗中央三十年,则有点扯,国民党什么时候才能够称得上是中央,那必然是1928年北伐过后,甚至是中原大战后,以此为时间节点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不过二十年时间而已,因此说对抗三十年有点唬人了。
滇军整体实力偏肉,能够对抗中央对年,实属不易
当然,以滇军这样的实力,能够保持独立状态二十多年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老蒋这个人,绝对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对于外国的入侵并非视而不见,“攘外必先安内“也并非没有错,我们的话的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打破,因此,老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安内上。
所谓安内,并非只有剿匪,主要还是消除军阀地方化,全国政权中央化,十年剿匪过程中,老蒋将全国的军阀整了个遍,战果仅存的也就龙云和西北几个军阀了,但是抗战过程中,西北基本全部摆平,到最后也就剩下云南一枝独秀了。
地处偏远,战略位置不明显,老蒋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是垂手不及的地方,别说老蒋,就是日本侵华期间最终也未能攻占,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滇系并不同于其他军阀靠日本,靠英美来发展,滇军是唯一靠法国发展的,通过复杂的地势地形在云南始终处于独立地位。
从战略位置上来说,云南的战略地位也不是太明显,不像有些地方是寸土不能丢,所以,老蒋一直将消除军阀的视线放在比较靠中部的地方,即使把中央军开入四川也没能进入云南。
而云南又和其他地方处于割裂的状态,再加上国内局势风云变幻,老蒋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
龙云和卢汉早就看透了老蒋消除军阀地方化的心思
老蒋这个人是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的人,虽然,尽管云南想保境安民,但是老蒋不干啊,1935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撤出井冈山,进行战略性转移,这是老蒋消除地方军阀化的最好时机,中央军第一个干掉的就是黔军王家烈,将贵州政权中央化了,这却让龙云有所警惕,由于滇军内部一直很团结,再加上红军过云南边境后就北上了。
这个时候借口也没有了,老蒋再想动手名不正言不顺,后来全面抗战爆发,老蒋就更腾不出手来将云南中央化了。
老蒋也很有一套,千万不要小瞧了老蒋,韩复榘撤出山东的时候,老蒋直接就给毙了,张学良的东北军也被收编,改派,对付西南这些军阀也有一套,那就是让川军出川抗日,滇军出滇抗日,等川军和滇军出去之后,老蒋再把中央军开进去,岂不是中央军不打,让地方军阀去当炮灰,这种手段不可谓不诛心啊!利用军阀的爱国心来夺取军阀的权,虽然,纵横比较赞同军阀中央化,只有一个强大的集权才能抵抗日军的侵略,然而,老蒋的手法有点埋汰了。
这也是后来滇军全部起义的原因,老蒋做的太失人心了。
史论纵横
在民国时期,云南保持半独立性,不仅仅是因为有军队,更是因为中央权力衰微与云南当政者的纵横捭阖。政治从来不是力的艺术,是借力妥协的艺术。
1.滇军的战力变化
在练兵与用兵上,蔡锷确实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军阀混战初期,滇军打遍西南(四川、贵州、广西)无敌手。也难怪蔡锷的老师梁启超为他布局有个隆中对。"惟有与吾弟共甘苦于邛蜀滇僰间,冀庄严此土,为国人觅一遗种地耳。”
(巅峰时代的滇军)
在七万滇军被两万桂军击败后,滇军的神话被打破。之后的滇军倾向于守土,而且也积极列装法械。
有这样一支军队作为底子,确实是乱世的不二法门。
(滇系军阀)
2.中央权力的缩进
清朝覆灭后,中央的权威是下降的。在袁世凯时期,总想将各省军头的权力收归中央,设置了将军府,搞了巡按使,要军政分离。甚至一度想称帝解决中央权威问题。不曾想西南起兵,内部瓦解。
到了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云南自然不用关心了。甚至一度是西南五省盟主。
(抗战中大批国军进入云南)
随着新军阀混战结束,蒋介石的中央集权逐步推进,云南就开始了和中央软性博弈。大体有三个阶段,中央入西南前,中央进了贵州,中央军进驻云南
3.云南执政者的政治眼光
蒋介石结束新军阀混战,中央的影响开始逐步恢复。二十年时间,许多人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中央。云南的执政者在这方面眼光很高。
在中央染指西南之前,龙云在政治上拥护。
在中央军进入贵州后,龙云和1936年阎锡山一样,一方面和蒋一致,积极做事。一方面排除中央军,保障自己的权力。
抗战后,大批中央军精锐进云南,加上云南地位的提高,龙云在国府内的影响在提高,在云南省内在下降,所以开始搞舆论,昆明一度成为文化中心。这也表明这是权力衰微的标志。
(西南基地提高了龙云在国府的地位,但他在云南的权力是减少的)
抗战的胜利,杜聿明的无力解决,基本结束了云南三十年的割据状态。
对于弱者而言,军队从来只是底牌,在抓住底牌的前提下,适时把握形势进而调整与中央的关系,是其生存的不二法门。
我是一枚明粉
一枚明粉
滇军的前身为清末云南新军的编练,根据番号的排列,云南编练的新军被编为第十九镇。清朝编练新军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统治,结果却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云南陆军第十九镇先后参加了腾越起义、重九起义和临安起义。辛亥革命之后,云南陆军第十九镇改称“滇军”。
云南省由于地处偏远,当时的袁世凯势力还无法延伸到云南。因此,当袁世凯称帝时,蔡锷回到滇军之后就举起了护国讨袁的大旗,可惜蔡松坡在1916年就去世了。滇军的统治权落入了唐继尧之手,由于北洋政府相继换人,唐继尧仍然是一方诸侯,其鼎盛时期其势力曾到达贵州和四川。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滇军中的龙云、胡若愚等人将唐继尧赶下台,1928年龙云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南王。身为地方军阀的龙云同样是蒋介石的一块心病,红军长征过云南给了蒋介石的机会。但是,龙云不是贵州的王家烈,蒋介石没有一部到位。抗战爆发后再次给了蒋介石机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宋希濂、杜聿明相继进入了云南。1945年抗战胜利后,杜聿明夺了龙云的权。滇军的部分统治权掌握在龙云的表弟卢汉手中。
滇军能“对抗”中央,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更多靠的是当时的局势。云南地处偏远,中央由于没有统一,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地方军阀的问题,从而给了地方军阀发展壮大的机会。
历史军魂
其实,民国时期有能力于中央对抗了几十年的军阀不在少数,而滇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军是对抗南京中央的部队中装备最差、人数最少、对抗时间最长的并在最终取得了胜利的一支。
各路力量坚持的时间长短不一,原因也有很大的差别,实力曾接近50万人的西北军最早被蒋介石干掉,而滇军从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一直坚持对抗到1945年二战胜利,维持了整整28年的滇人治滇,讲述一下这段历史就能说清楚这将近三十年拥兵自重的原因了。
(滇军标志就是法国亚德里安头盔)
首先,滇军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那样偏远和落后,近代化的滇军从光绪年间编练的新军开始起家,并在中法战争中一举超过国内的其它军队,成为大清帝国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之一。而进入民国之后这里远离中原,又地近法国在越南的核心河内地区,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也有实力争霸民国时代,事实上滇军一直是民国混战的主要角色。
孙中山发起的护法战争、护国战争和唐继尧发起的靖国战争都是以滇军为主力,北伐战争开始后滇军由于靖国战争中实力大损,以及内部分化削弱了实力未能再次成为主角,但这正好给了滇军休整的机会!当蒋介石通过多次惨烈的内战收拾了桂系、西北军、晋军最终确立了南京政府对全国主导权之后,滇军已经尾大不掉了。
(滇军战士很精神)
当五次反围剿打的中央军精疲力竭、日本人占领东北另南京政府心力憔悴时,滇军内部更加团结且实力大增,以龙云和卢汉为首形成实力可观的军事力量,只不过此时各路军阀都做大了,他们不可能重演唐继尧时代,带领滇军攻占整个云贵川一度组建滇、黔、豫、川、鄂五省联合靖国军的辉煌,但也足够免疫中央军的兼并。
蒋介石借助追击我红军的机会催垮了贵州军阀王家烈,而面对严阵以待的滇军时,中央军并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他还急着追击进军四川的红军而未能对滇军动刀。而当我军会师陕北时蒋介石也曾想过最后解决云南问题,不过还没等他动手就爆发了西安事变,全国抗战开始了!
可能连蒋介石都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到来帮助他瓦解了各路军阀,并在1945年还都南京时基本控制了中国的整个南部地区,此时的蒋介石大喜过望不顾一切的对北方发生统一战争,当然,战争结果也让他很意外。由于抗战中滇军和川军被重庆中央蒙蔽,大部分主力到前线与日军作战,空虚的后方被中央军轻易控制,滇军28年的拥兵自重生涯,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彻底结束了。
(滇军装备)
滇军发展脉络:
1875年,云南巡抚岑毓英开始整顿云南贵州的军务,滇军由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884年,岑毓英领军进入越南作战,战争结束时滇军扩充到131个营总兵力50000左右。战后被裁剪。
1907年,云南总督锡良响应清政府在全国编练36镇新军的政策,花费了800万两白银扩军并组建了陆军讲武堂,两年后滇军发展为59个营兵力17721人。
1912年,已经是民国了原总督被推翻,滇军被留日军官蔡锷领导,派出唐继尧率领3000人北伐,但是这个有野心的唐某人只控制了贵州省就留下当皇帝了。
1912年,滇军北伐的同时还派参谋厅总长殷承琳率领滇军一部,进入西藏打击叛乱的达赖喇嘛集团。为祖国统一贡献极大。
1913年,护国战争期间滇军出尽风头,云南军队一路攻下了云贵川、两湖、两广,势力进入了陕甘和闽浙,主力云集武汉准备对袁世凯最后一击。
1917年,护国战争短暂的辉煌后滇军势力逐渐退回了云南,但是滇军新任领袖唐继尧并不死心,企图控制全国而发起了靖国战争,这次规模小的多仅仅控制了四川,唐继尧想建立滇、黔、豫、川、鄂五省联合靖国军,但以失败告终。
1923年,唐继尧重新稳固大权后再一次发起了军事扩张,一度控制了贵州省。由于唐继尧跟从广东政府北伐但不出兵,我们在教科书上看不到北伐中有滇军的身影。
1927年,经历了10年内战到抗战初,滇军在唐继尧和龙云手中完成了权力转换,势力范围也萎缩到云南一省。
1937年,龙云对内战后实力大损的滇军整编,并将主力编为第60军交给卢汉参加抗战,也正是这种无私的为国奉献掏空了滇军的实力,给蒋介石夺取云南提供了机会。
兵器世界
蒋介石一生都在处心积虑的想要消灭中国大陆上面其他的所有军阀,让整个中国变成他蒋家王朝的天下。所以当红军长征的时候,各个地方军阀都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不要到我这里来,千万别到我这里来。为什么红军来了,蒋介石也跟在屁股后面跟过来了。接着他的部队要驻防在你的地区,你慢慢的就会被蒋介石给架空。
滇军来讲,他们第一任的创始人很显然就是历史上面注明的蔡锷将军,这人创办了滇军,当时云南方面是有地理条件优势的,因为它靠近东南亚,靠近法属殖民地越南以及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从这些地区可以进口到许多大量外国的先进装备,而且山野地区由于当地人民一直要跟穷山恶水作斗争,所以在作战的时候也格外的凶悍,并且蔡锷将军在创立滇军的时候,也考虑到了一个人才储备的问题,因此大力的兴办讲武堂,你比如说朱德将军,朱培德将军,滇军里面走出来的人物,以前都是在讲武堂里面是同学。
由于滇军的很大一部分组成是少数民族因此蒋介石也不忍心也不好意思将这批人背井离乡的调离作战区域呢比如说粤军,就是活生生被蒋介石拆的七零八落,云南的部分滇军只能够留在云南进行作战。
可以说,蔡锷将军为整个云南的滇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是依靠着这个老底子,滇军十几万人可以抗衡蒋介石的中央政府达到30年之久,你要我出去作战?对不起,我这全是少数民族,我打不起那样的战争,你要派遣军事指导员过来,那我们这里也有自己的讲武堂也不吃你那一套,很大程度上来说,军事上的独立保证了滇军一直游离在中央政府之外。长达30多年之久。
对于蒋介石来说,无论是中原大战还是红军的长征,以及日本人的入侵,都为他扫平了一个接着一个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他的中央嫡系部队掌控全天下打下来一个最坚实的基础,随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爆发,蒋介石不断的保存自己的实力,到这些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地带的时候,蒋介石可以直接派出军队将这个地方全盘接收,说这块土地接下来会遭受什么样的厄运?那不是蒋介石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历次大战里面云南都一直是一个比较平稳安定的地区,届时曾经收到一句话要想守住四川,必须保证云南的安定,云南如果不安定了,四川将守也守不住。正是因为云南这个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矗立不倒,才保证了蒋介石在四川的重庆(这个时候重庆还没有脱离四川)可以安稳地解决由长江溯流而上的这一股敌人。
所以说,蒋介石也需要依靠滇军替他们守卫云南,我说贸然的江云南的这一批滇军给解决掉了,那么接下来蒋介石将会面临后方不稳,(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甚至日本人借到云南直接突进他的重庆城。
正是由于处于这一层利益方面的利用,才让滇军一直独立至1945年,直到后来磨刀霍霍的蒋介石通过美国人的援助,成立了美械部队以后,蒋介石的野心昭然若揭,然后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把滇军的首领龙云给绑到了重庆!但是也确实得罪了滇军地方实权派,云南解放的时候,云南滇军的首领卢汉,直接积极地向中共方面传达友善的信息,并且选择投诚,不得不说,蒋介石的这一招在云南地区可以说既失人心又不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