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這周過半,白馬成了“重頭戲”,每天都有白馬上演“閃崩”。前兩天的海天味業、青島海爾;今日(10月17日)則有中國國旅,早盤單邊殺跌,成交額超11億。

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事實上,打響這輪白馬暴跌“第一槍”的則是A股第二高價股——長春高新。

節後暴跌近30%

節後上來,長春高新便開啟暴跌模式,尤其是在10月11日、12日連續兩日跌停,至今的跌幅已近30%,市值蒸發超過70億。

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事實上,長春高新此輪暴跌可以說是毫無理由,僅有兩條傳聞:

一是公司總經理金磊博士離職;二是公司轉讓子公司金賽藥業股權。但顯然,這兩條傳聞根本不足以致使兩個跌停。10月16日,公司也已公告,澄清這兩條消息並非屬實。

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反觀業績上,長春高新仍舊凸顯白馬質地。據10月8日長春高新發布三季報預告,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盈利7.79億元至9.2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0%至90%。

暴跌之下,機構就慘了。

從長春高新十大股東來看,易方達基金的50指數、博時基金的新興成長混合、嘉實基金的優化紅利混合基金、匯添富基金的醫療混合基金、國泰基金的估值優勢混合等5只基金產品位列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中央匯金、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八和一一五組合、陸股通等也位居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這9家機構股東合計持股1830萬股,節後合計損失超過9億元。

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熊市下的高價股之殤

回顧歷史,不少案例證明,漲得越高摔得越重。

2000年科技股泡沫期間,當時明星股億安科技僅用了70個交易日就從25元衝上100元,成為中國股市第一支百元股,但瘋狂過後,億安科技開始漫長熊市,2005年底股價僅5元,跌幅達95%。

還有2007年大牛市中,另一隻高價股中國船舶。該股不足20元啟動,股價在一年時間最高上摸至300元,成為當時A股歷史上第一隻300元股。不過隨著2008年大熊市到來,該股一路下挫最低跌至不足15元,跌幅也達到了95%。可見,個股泡沫破裂後的殺傷力非同一般。

事實上,生產高價股背後的推手,正是那些基金機構。

以2015年為例,當時創A股漲停記錄的暴風科技,前十大流通股東東的八席被基金包攬。此外,還有上海鋼聯、鼎捷軟件、京天利等高價股,流通盤的52.81%、52.36%和43.97%被基金所把持。

再拿目前兩市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來說,根據中報顯示,機構持倉比例佔據流通盤的78.78%;而長春高新的機構持倉比例則為58.78%。顯然,高價股成了機構之間的遊戲。

回看長春高新10月12日的龍虎榜,買五、賣五的十個席位中,機構佔據7席。

長春高新:第二高價股之殤

僅剩的4只高價股

現如今,滬深兩市中僅存4只百元股,分別為貴州茅臺、長春高新、銳科激光和洋河股份;就在1年前,這個數字還高達20只。

當然,受益於2017年的價投風,市場中的高價股並非全是泡沫,大多都擁有較強的基本面。

除長春高新外,銳科激光也公佈三季報預告,公司歸母淨利潤3.63億元~3.73億元,同比增長67.55%~72.17%;而貴州茅臺則公告,擬83.84億元投建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設施。

只不過,今年下半年來,市場風格一直都在圍繞“低位低價股”展開,高價高位股似有被忽略之意。

而隨著行情的逐步走弱,不少機構開始動搖持倉的信心;近期白馬的接連閃崩,很可能正是機構踩踏所致。

正如一位微博達人所述,從沒見過熊市後期還高高在上的白馬。大熊市一般是因為整體經濟下滑,信心缺失,最後可能演變成系統風險。你以為白馬安全?只要嚴重到一定程度,管你什麼馬,都得跌成狗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