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的房子,30年還清貸款後,以150萬賣出,一算帳賠了62萬!

最近,我發現周邊的很多人都是全款買房,即使不是全款,好像也都不太願接受低首付買房。

其實很多人,心理還沒有完全接受提前消費這個概念,尤其是貸款買房這種行為。很多人可能大半輩子都沒有借過錢,如果讓他們去銀行貸款,再想想高額的利息,可能真的過錯了一次又一次最佳買房時機。

100萬的房子,30年還清貸款後,以150萬賣出,一算賬賠了62萬!

而且還會給自己找個理由,這麼多貸款,這不是白白給銀行打工麼?銀行這錢也太好賺了吧!我不要做一輩子的房奴,我不要支付這麼多利息給銀行,我一定要儘量多付首付。

其實,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單純從金錢上計算,貸款買房然後拿餘錢理財肯定比全款划算,而且貸款越多時間越長越划算。

事實上,考拉的觀點也一向是鼓勵年輕人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儘量選擇貸款買房,不僅僅是從理財角度進行計算,而且適度的壓力也可以催人奮進。

然而我一定要突出“條件適宜”這四個字。

再多說一句的話,就是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張口就是“一定要貸款買房”“全款買房的都是傻子”的人,你們才是真正的傻子。

100萬的房子,30年還清貸款後,以150萬賣出,一算賬賠了62萬!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抗壓能力也不能,收入更是大不相同,所以貸多少,還多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我身邊有一個同齡的朋友,買房首付是爹孃掏的,其實他們家完全可以出全款,但爹孃的想法是“要給年輕人多一些壓力”,只是給了首付,然後讓他自己去還貸。

可剛剛工作的年輕人,哪有那麼多收入,為了咬牙堅持,我這個朋友不斷地換薪水更高且更勞累的工作,然後在去年,診斷出抑鬱症的一種——似乎是雙向情感障礙?

人不是機器,總會有心理上的舒適區,“這套房子已經完全屬於我了不欠銀行一分錢”和“我還得慢慢還銀行二十年的錢”,對很多人而言,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

而心理舒適,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生活質量。

如果你一向是個在壓力面前容易緊張容易焦慮的人,如果你的健康情況本身就一般容易誘發神經類疾病,那麼有條件全款買房,就是用金錢換取更好的生活質量,真的很虧嗎?

未必啊。賺錢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得更愜意,而不是為了一邊看著銀行卡上冰冷的數字一邊往嘴裡塞安定。

100萬的房子,30年還清貸款後,以150萬賣出,一算賬賠了62萬!

更何況,貸款買房,你就真的賺錢嘛?

我們以買房總價100萬為例,假設全額商業貸款30年,按照基準利息4.9%不變計算,30年的總利息為910616.19元,加上歸還的本金100萬,合計約191萬。

裝修費按簡約裝修15萬算,家電更換及部分維修費用每10年花去2萬元,30年就是6萬。

那麼,30年內購房、裝修及傢俬電器購置費用支出總合計約為212萬元。

如果你用150萬的價格賣出,似乎賺50萬,其實你整整陪了62萬!

這就側面說明了30年後,房價的走勢,難道二手房大家會賠錢賣出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