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西醫治療過敏性紫癜沒有特效方法,多是抗過敏,消炎,激素類藥物,症狀很快消退,但病情依然存在反覆發作的現象,甚至每一次復發,都伴隨病情的加重。患者轉而考慮配合中醫中藥治療,而中醫認為,過敏性紫癜相當於中醫的“葡萄疫”、“發斑”、“肌衄”,屬血證的範疇。我國著名的血液病專家史淑榮教授說,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多是辨證而治,可歸納為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原則。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 根據其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不同證型:【溫馨提示:本文用藥劑量需謹遵醫囑】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一、血熱妄行證:

臨床表現:皮膚出現青紫斑點或斑塊,或伴有鼻衄、齒虐、便血、尿血,或有發熱,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常用大薊、小薊、側伯葉、茜草、白茅根等涼血止血藥,配伍丹皮、梔子等清熱涼血藥,以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二、陰虛火旺證:

臨床表現:皮膚出現青紫斑點或斑塊,並伴有顴紅,心煩,口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陰虛內熱表現,

治療:常用生地、阿膠等養血止血藥與茜草、黃芩、側伯葉等涼血止血藥配伍,若陰虛較甚,還可配伍玄參、龜板、女貞子、墨旱蓮等養陰藥,潮熱加地骨皮、白薇、青蒿等清虛熱藥。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三、氣不攝血證:

臨床表現:反覆發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萎黃,食慾不振,舌質淡,脈細弱。

治療:常用黨參、茯苓、白朮等益氣健脾藥,配伍益氣生血之當歸、黃芪等,再伍以補心養脾之酸棗仁、遠志、龍眼肉,亦可加入仙鶴草、棕櫚炭、地榆、蒲黃等藥物止血消斑。史淑榮教授說,上述三種證型如出現腹痛可加木香、延胡索以理氣止痛,瘙癢加防風、地膚子祛風止癢,便血加地榆、槐花涼血止血,小便不利加白茅根澤瀉等清熱利尿。

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紫斑)的原則:治火、治氣、治血!

【溫馨提示:本文用藥劑量需謹遵醫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