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探寻松滋百岁老人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您知道吗?松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现有两万多人,百岁以上老寿星健在的有34位!

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带着对生命的探索,穿梭在乐乡的青山绿水中,走进松滋的村庄田舍里,寻访每一位百岁高龄老寿星。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听他们诉说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听他们细数百年来松滋农作物与口粮结构的变迁,从每亩收不到100斤谷,口粮全靠大麦米、野菱角、野菜树皮补充,到现在亩产千斤不是梦,一日三餐不再愁,肉鱼蛋菜,米饭充足!

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故事?他们有怎样的长寿密诀?探寻松滋百岁寿星榜。前面南海和沙道观,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七位百岁老人的故事,今天第三站,我们带大家走进新江口——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张金秀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新江口木天河村2组,女,100岁。老人除听力有些差,生活尚能自理。现在饮食随意,爱吃点肉,每天还喝点小酒。坚持做农活直到几年前还下田插秧、捆草头。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老人的儿媳向我们介绍了婆婆苦难的一生。印象中的长寿老人都是有着较安逸的环境,悠闲的心态而得以长寿。像这位老人的经历,自己能活下来都尚属难得,饱经苦难的她不仅仅走过来了,还得以长寿,着着让人感叹。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儿媳妇给老太梳头

老人四十多岁时丈夫离世,独立一个人养活七个儿女,当时最小的双胞胎女儿才有两岁。一个女人最终拉扯长大了五个孩子。由于家中缺劳力,靠的是讨米要饭来养活孩子们,挖到点葛根了因为没力气锤出浆汁,只有烧了来充饥。用“艰难”两字都不足以形容的岁月里,老人也许大哭过,也许大喊过,但老人肯定是将养活儿女当做了她比天还要大的使命,才能够挣扎着前行。那吃过的苦可能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的。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也许是昔日的苦难已经过去,时间如泉水般慢慢抚平了伤口,留在百年记忆中的,只留下了今日儿孙满堂的温馨。和我们的交谈中,老人很少提及那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离开时老人还在说:“要你们来看我,添麻烦了,不过有人来我就蛮欢喜。”

天天念叨儿子的百岁老人—周启珍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柘树垸村7组,女,103岁。周老太的四川媳妇为我们介绍了老人不易的一生:老人先是送走了丈夫,慢慢拉扯大了相依为命的儿子。十年前儿子去世了,留下婆媳倆相依为命。虽说儿子去世的年龄也算是顺头路了,但毕竟他在93岁的母亲心中永远只是一个孩子。老人的身心就这样垮了,亲人们的劝导在母子亲情前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这十年间,念叨得最多的就是远去的儿子。和我们也反复讲儿子不在了,她很想儿子。这种超越了我们习惯思维中的怜子之情,让我们也落下了眼泪。原来我们不论多大,在妈妈的心里,永远是她那最心疼的小宝贝。

政府的各种补助可以维持生活。为了给补充营养和调理慢性肠胃炎。喂几只鸡下蛋吃,备些胃药和白胡椒缓解胃炎。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记忆已退化的老人总是不记得吃过饭,一会就说饿了,总不够吃。“十多年来,我也累了。前几天摔跤了,我扶不起来,两婆媳累的坐在地上大哭一顿,一天天捱吧,只有我能照顾了。”衣衫有些褴褛的媳妇抹着眼泪说。看得心里真说不出个滋味,带着伤感递上我们准备的鸡蛋和路上备着充饥的面包。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我们探访时给老太带上的一盒土鸡蛋

探寻松滋2018百岁寿星榜(连载3)—走进新江口

探寻路上遇见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可能见识的奇迹。

今天遇见的这两位老人让我们一度不知道如何下笔,一生苦难、命运多舛等词语,用在她们身上都觉得不够贴切,无法准确形容她们的过往。很难想象张老太带着孩子讨米的坚持,周老太在儿子离去后依然的牵挂。

仔细思量生命的意义是在两位老太历经苦难和命运多舛后依旧简单倔强活着的生命里呈现。

采编:桂姐、小乔

摄影:小松果

主编:小涛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