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墓誌全稱《唐故中書主書馮君墓誌銘並序》。該墓誌為青石材質,橫、縱皆54釐米,志文28行,滿行25字,共計648字。楷書,有界格。志蓋篆書“唐故中書主書馮君墓誌之銘”十二字。該志刻於咸亨三年(672),無撰文、書丹者姓名。2009年於陝西西安出土。

志主馮承素,字萬壽,長安信都人(今陝西西安)。曾祖馮興,周膳部下大夫;祖父馮伏,曾任隋益州通義縣令。父馮英,皇朝左監門長史。據志載,馮承素歷任門下省典儀、直弘文館、典書坊錄事、中書主書,一生雖所歷官職不多,但都與文書有關。馮承素卒於咸亨三年(672)十月五日,終於京城通化裡第,終年五十六歲,可推算出其生於隋大業十三年(617)。夫人朱氏,台州司倉之長女,卒於咸亨二年(671)四月廿一日,殯於長安原。二人於咸亨三年(672)十一月十五日合葬於雍州乾封縣高陽原。

志中並未提及有關《蘭亭序》摹本的相關信息,但該墓誌的出土足以向我們證實馮承素其人是真實存在的。據志載,馮承素弱齡“尤工草隸”,稱其“張伯英之耽好,未可相儔;衛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將其與張芝、衛恆相提並論,足以看出馮承素以書名世。

從墓誌書法看,法度嚴謹,刻工精良,字口清晰,瘦硬清朗,結字縝密,實為佳品。因墓主馮承素在書史上之特殊性,故此志具有非同一般的史料價值,也填補了史書對其記載的空白。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馮承素墓誌書法藝術

墓誌釋文:

唐故中書主書馮君墓誌銘並序

公諱承素,字萬壽,長安信都人也。辭韓入趙,瑤葉所以駢華;去秦歸漢,金柯由其擢彩。子明以良家得譽,武冠當時;敬通以名才見稱,文高後代。曾祖興,周膳部下大夫,謙床義幕,經苑書倉,爰資彥輔之能,遂踐陽元之任。祖伏,隋益州通義縣令。父英,皇朝左監門長史。並長波噴日,苞萬頃於黃陂;直幹捎雲,架千尋於碧樹。懷銅綰墨,猶淪季重之才;援刀斷裳,未盡寬饒之力。公重仁載德,積善摛靈,器彩韶深,風儀辯慧。年方刻鼠,先摽應務之姿;歲甫埋蛇,即著推恩之跡。摳衣鼓篋,已見賾而言幾;綴想儲精,亦菲華而掞藻。解褐門下省典儀,瑣闥早班,璿階辯等。士流欽其雅望,朋執仰其清規。公爰自弱齡,尤工草隸,遂臨古法,奉進宸闈,載紆天眷,特蒙嗟賞。奉敕令直弘文館。由是鸞回妙跡,並究其精;狸骨仙方,必殫其美。張伯英之耽好,未可相儔;衛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龍扉清切,鶴禁凝嚴,綜核(核)之司,賢明是屬。改授典書坊錄事。糾察之智,譽滿於蒼闈;隱括之能,聲融於碧題。綸庭務廣,層掖事殷,永言管(轄),實歸精裁。尋遷中書主書。在公以慎,奉上以貞,雞樹所以增暉,鳳沼由其益浚。榮途顯級,行照寵於當年。以咸亨三年十月五日遘疾,終於京城通化裡第,春秋五十有六。夫人朱氏,台州司倉之長女也。睦茲劉範,和彼瑟琴,澄醪方薦,遊川遽隔。咸亨二年四月廿一日卒寓,殯於長安原。粵以今年十一月十五日遷措,合葬於雍州乾封縣高陽原,禮也。寂寂幽隧,茫茫終古,敢銘恨於泉扄,式圖徽於石戶。

其詞曰:兩河之間,二馮之胤。英靈肹響,風華昭晉。市義揚蕤,橫經灑潤。曰祖惟考,源沖波浚。矯矯大夫,寶緯分區。英英茂宰,銅章曜採。毓秀挺生,師逸功倍。飛華儒肆,澄漣學海。曳組仙台,彯纓瑣閣。職司鳳撿,來儀鶴籥。篆妙回鸞,文工返鵲。建木先奄,靈椿遽落。龜文啟兆,馬鬣開塋。徘徊容帳,委鬱佳城,草陳風急,松短煙平。勒茲貞琰,菊茂蘭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