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个赢利的绿色矿山 你要先算这样一笔账

当前,大多数人对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政策要求、环保压力层面,绿色矿山建设还处于“要我建”阶段。对于让相关企业上升到绿色矿山“我要建”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做好经济评估,让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绿色矿山带来的好处,认识到建设绿色矿山从经济上是可行的。

首先,要考虑清楚在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生产阶段能够收获到哪些产品,要治理哪些被破坏的环境,以及处理哪些废弃物。收获产品是主要收益,治理环境和处理废弃物是主要的成本(为了便于说明绿色矿山的经济评估问题,其他成本本文不考虑)。


建个赢利的绿色矿山 你要先算这样一笔账

如图表所示,M2是指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随着生产阶段的延伸,产品类型的增多,总的经济价值在增加;M1是指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随着生产阶段的延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情况,随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总的投入趋向稳定。

其次,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绿色矿山不同模式,确定其应该包含哪些主要生产阶段以及选择合理的取值范围,从而对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

收益和环保投入,必须取同一个时间,只有在同一个时间才有意义。由于循环经济模式支撑了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用前期(t1)取值进行比较分析的价值就不太高。

随着生产阶段的延伸,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趋于稳定,而收益则有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此,t的取值越大效果就越明显,即M2(t)远远大于M1(t)。

乘法代表的是向生态方向的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建设绿色矿山,不但要使用加减法,也要使用乘法。如果没有乘法,将来使用除法时,结果就趋于零了,也就是说矿区完全衰落了。

那么,不同矿山类型怎样选择比较方案呢?

对于小型矿山来说,M2(t1)要大于M1(t2)。小型矿山除了矿产品,得到其他产品的可能性比较小,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做。因此,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有可能正常经营。

对于中型矿山来说,M2(t2)要大于M1(t2)。中型矿山核心是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因此,t值越后,则产品品种越多,产品收益越好。

对于大型矿山来说,M2(t’)要大于M1(t2)。大型矿山核心不但要建设循环经济体系,而且还要发展生态延伸产业。因此,t要充分考虑生态产业部分。

当前,M2(t1)与M1(t2)这个比较对于小型矿山的评估问题不大,但对于大中型如果真这样比较,说明并没有抓住绿色矿山的特质和循环经济的精髓。

对于升级改造的矿山来说,如果涉及绿色矿山建设的工程,很多单位中只算投入,没有考虑间接性收益,这也是阻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比如,充填开采工程需要投入,但建成充填系统后可以减少沉陷处理、减少搬迁、减少征地、减少防渗处理等工作。

最后,还要充分考虑有政府有哪些支持。政府对建设绿色矿山主要有用矿、用地、财政金融和税收优惠等直接支持,还有科技、征信等方面等间接支持,可以一并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