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八會四門外語 西安90後學霸爲圓警察夢辭職當輔警

英語專八會四門外語 西安90後學霸為圓警察夢辭職當輔警

易陽隨身帶著外語書籍,在工作之餘隨時隨地學習。 記者 翟小雪攝

英語專八會四門外語 西安90後學霸為圓警察夢辭職當輔警

T恤衫、雙肩包、手上拿著一本日語書在背單詞……單看打扮,還以為是個上大學的“小哥哥”。他就是交警雁塔大隊長延堡中隊的輔警易陽,他曾因一段用英、法、日、俄四國語言為外國車主指路獲得“國際贊”的視頻走紅網絡,很多人稱他為“學霸”“語言天才”。在他看來,自己的特長能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是最開心的事。

英語專業八級 曾是培訓學校老師

下午2點多,地面溫度超過50℃,長安南路與雁展路丁字口,易陽正在執勤。這裡是電視塔轉盤一個重要的樞紐,南北連接著南三環——電視塔——小寨這個大中樞,東西方向,出入曲江的滾滾車流要途經此地,會展中心地鐵口也在此,來往過馬路的行人絡繹不絕,由於沒有信號燈,這裡極易形成堵點。易陽除了要疏導車輛,護送行人快速通過馬路,碰到不按規則行駛的車輛,易陽還要檢查駕駛員的駕照、行駛證。

下午3點,汗水已經浸溼了易陽的警服,如同洗了澡一般。一下班,他在執勤路口附近一個公廁換下了警服,來到一家快餐店小憩。從揹包裡拿出一本日語書,易陽開始背單詞,他的包裡總會裝著一些外語書籍。因為下午5點半還要站晚高峰崗,他乾脆不回家,用看書來填充閒暇時間。

今年24歲的易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2014年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教育專業,英語專業八級,還自學了法語、日語、俄語。“法語、日語、俄語都是我跟著其他同學學的,有時候是自己買書看或是交外國朋友練習。我還喜歡方言,陝西話、四川話、河南話、天津話都會說,粵語也能說一點。”易陽說,學語言對我就是一種樂趣。

畢業後,易陽在一所英語培訓學校做助教,後來又教過一年成人英語,這份專業對口、收入不錯的工作卻沒有讓他安於現狀,心中的“警察夢”時常提醒著他。2015年初,通過應聘,他成為了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雁塔大隊長延堡中隊的一名輔警。

用自己所長 更好地服務社會

在2017年7月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上,在易陽負責的路口,偶遇外國車手,他用純正的英語和法語交流指路後,被路人用手機拍攝並上傳網絡,一下子吸粉無數,自此被稱為“學霸交警”。後來又受到新華社、央視等多家媒體關注,成了一名“網紅”。不少網友為這位外語流利的“小哥哥”點贊,還有網友評論“專業生的我很羞愧”。

因為語言優勢,易陽幫助了許多外國友人。他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剛上班時,師大附近發生一起涉外交通事故,需要一名有外語基礎的人員出警,當時他還在緯二街十字執勤,在同事的舉薦之下他去處理了這起事故。從那以後,轄區內碰到涉外的交通事故,都會找易陽處理。易陽明白,會外語對於工作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在此後的工作中,易陽也會遇到涉外事宜,最常見的是外國友人問路,易陽都會熱情地告訴他們,還會順便給他們介紹西安的文化,哪裡好玩,要怎麼去。

“西安是千年古都、著名的旅遊城市,很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西安高校留學生也很多,交警作為一個整天和群眾打交道的職業,具備一定的外語溝通能力還是很有用的。”易陽說,自己的特長能夠學以致用,算是對工作的一種“昇華”,可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身份不重要 重要的是實現自我價值

對於自己因會四門外語成為“網紅”,易陽始料未及。“我不會主動看網上關於我的新聞,都是朋友發給我看的,大家說的‘學霸’我可不敢當,我只不過比別人多掌握點外語,工作中能派上用場我很開心。”說完他露出了靦腆的微笑。

“有這麼厲害的技能,當一名輔警,會不會覺得有點大材小用?”易陽漸有名氣後,也常有質疑的聲音出現在身邊,特別是瞭解到易陽還是輔警的“編外人員”身份,而易陽從未對自己的身份在意過,他說,只要工作得開心,工作得有價值就行。

易陽告訴記者,他的祖籍在江西,太爺爺和太奶奶都是老紅軍。小時候經常聽太奶奶講以前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對軍人的崇拜和嚮往不斷加深。在上學期間,易陽曾向父母提起過想當兵,但母親認為他應以學業為重,打消了他參軍的念頭。大學畢業後,雖然從事專業對口的英語教育工作,但易陽始終放不下魂牽夢繞的警察夢。

當輔警之後,易陽不但沒有放棄英語這個老本行,反而更加勤奮學習。工作之餘,旅行和讀書是易陽最愛做的兩件事。他獨自一人去過西藏,看過維多利亞港夜景,揹包中常裝著一兩本書。他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工作三年,易陽覺得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只要能做好當下,輔警也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1000元有1000元的活法,100元有100元的活法,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而我覺得一個人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我會一直堅持的。”易陽說,願意在路口做一個“轉化器”,用自己的特長貢獻社會,將西安的文化分享給外國友人。未來,自己也許會嘗試考公務員,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