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華南虎:全國首個華南虎基因組研究成果最快明年初面世

廣州華南虎保護工作又有了重要進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動物園(廣州市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獲悉,華南虎群體基因組學研究工作進展順利,最快於明年初就能公佈相關科研成果。這是全國首個華南虎基因組圖譜,對於華南虎繁殖、遺傳、疾病防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起底华南虎:全国首个华南虎基因组研究成果最快明年初面世

野外已經多年沒有發現華南虎蹤跡

華南虎和大熊貓同為中國十大瀕危動物,根據中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和中國國家林業局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只,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為422只。相較之下,華南虎更“彌足珍貴”,因為整個種群數量卻更為稀少,有公開數據目前華南虎數量約160多隻

野外已經多年沒有發現華南虎蹤跡,現存活的個體僅見於廣州動物園等華南虎圈養保育機構中,但目前圈養種群的繁殖配對遇到近交衰退等重大的技術瓶頸。

保護和繁育華南虎的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去年廣州動物園在繁育華南虎上捷報頻傳,一共有5只華南虎誕生。廣州動物園上一次繁殖華南虎,還要追溯到2002年。據瞭解,1976~1977年間,廣州動物園先後從上海引進雌雄兩隻華南虎,並於1980年生下雌雄雙胞胎華南虎。至今,廣州動物園共飼養過30只華南虎,成功繁殖13只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昨日在廣州動物園虎山看到,去年出生的華南虎寶寶成長速度非快,身體已經長成了一米多長,而且生龍活虎相當有生氣,時而攀爬時而來回跑動,幾隻寶寶還會相互之間玩耍般扭打在一起,稚嫩的虎樣,讓它們成為了市民遊客最喜歡的動物明星。

雖然廣州繁育工作順利,但也難掩研究人員心中的憂慮。“華南虎目前整個種群近親繁殖情況非常嚴重,現存的一百多隻華南虎,全部為6只野生華南虎的後代,這也意味著華南虎後代有著非常高的遺傳疾病風險,群體遺傳多樣性丟失較多。”廣州動物園科學研究部陳部長說,目前華南虎後代遺傳疾病發生頻率呈上升趨勢,主要表現為短尾、短壽、斜視、脊柱側彎、顎裂、智障、繁育力下降等。

該名部長說,由於近親繁殖問題嚴重,目前華南虎適宜配對指數(MSI)僅為4。該標準分為1至7,1至3代表適宜配對,4至5代表不太適宜配對,6至7代表絕對不允許配對。可見因為種群近親繁殖,目前華南虎種群發展已經到了可能崩潰的警示線。

繪製華南虎基因圖譜,

保持種群後代的遺傳優良性和穩定性

“過去華南虎保護看重數量,但如今是質量與數量並舉,更重要的是保持整個種群後代的遺傳優良性和多樣性。”陳部長說,當前廣州動物園正在實施華南虎基因組學與遺傳性疾病的研究,有望為華南虎優生優育和遺傳性的預防帶來曙光。

據介紹,該研究是對華南虎所攜帶的遺傳資源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而且是精準“摸底”。“我們將對華南虎建立基因組圖譜,對華南虎的功能基因進行鑑定,以此建立反向遺傳數據庫,為華南虎的擇優配對和遺傳性疾病的預防提供依據。”

“繪製華南虎基因圖譜不僅僅對發現華南虎遺傳家族病和病因有益,對於繁育保護工作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陳部長說,通過基因組檢測,能發現導致病症的基因,同時通過建立華南虎標準基因庫,可以鑑定出不良突變基因。“只要掌握了不同的華南虎身上的優良基因和不良基因,我們就能制定相應的交配策略,讓華南虎後代更加健康和優秀。”

陳部長解釋,根據基因組圖譜,能對華南虎實現精準管理,能鑑定華南虎是否雜交,確定其親緣關係和個體,發現可能攜帶有害突變的基因。

據悉,目前廣州動物園已經和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科研合作協議並開展遺傳學方面的研究,計劃將華南虎精子、臍血及其他遺傳資源送往國家基因庫保存,這意味著藉助華大基因強大的科研力量,將加快華南虎基因組圖譜的繪製和細胞生物學等方面研究工作。

“目前華南虎基因正在大型測序儀中測序,之後研究人員還會將深入分析序列之間的關係。”華大基因產品主管孫海陸告訴記者,基因組圖譜的繪製和研究工作,將為下一步華南虎幹細胞研究等細胞生物學研究打下基礎,為幹細胞與再生醫療、基因改造創造了條件。

“特別是在華南虎疫病防治方面,有了基因組圖譜和基因研究,我們可以通過提取優良的幹細胞進行克隆,讓華南虎基因重新合成編輯,對遺傳多樣性和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孫海陸說。

據悉,目前華大基因正啟動“生命週期表計劃”,對全球物種的基因進行測繪研究,目前已經測繪了全球200種物種的基因組,其中包含了廣州方面提供的20多種物種。上週末,廣州動物園還組織了“廣州華南虎保護之路——走進國家基因庫”,二十多名廣州青少年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學習考察之旅,對華南虎的現狀、保護和基因研究有了深入瞭解。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全傑 通訊員 梁毅飈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程依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