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向上向善——“安庆好人”谢宏武

迎江向上向善——“安庆好人”谢宏武

他认真钻研,刻苦攻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研制的“显微手术用电切吸引器”、“便携式实时成像内窥镜”、“手术显微镜扩展显示接口”等三项发明,201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批为发明专利。从医近三十年来,谢宏武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深受病人爱戴的好医生。

迎江向上向善——“安庆好人”谢宏武

安庆好人——谢宏武

谢宏武,男,1966年出生,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现任安庆市耳鼻喉科主任医师。2006年被安庆市委宣传部授予“安庆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04年在“鼻内镜下蝶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项目中贡献突出,被安庆市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在“侧颅底病变的手术治疗”项目中贡献突出,被安庆市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救死扶伤,一切都为患者着想

作为一名医生,他废寝忘食,待病人胜似亲人,经常是中午、晚上、双休日或者节假日里,在办公室等候着许多病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年轻人,也有父母带来的小孩;有市区的居民,有远道而来的乡下农民,也有提前预约从外地而来的患者。让人们印象深的是:工作勤勤恳恳、治病认认真真、对待病人象自己的亲人一样,病人有问他必耐心解答,有些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想多了解一些,就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病人作解释。

廉洁行医受人敬仰。2008年6月,有一位农村来的70多岁的老人,常年头昏,在当地治疗多次,没有效果,非常苦恼,他接诊后,耐心跟老人交谈后,最终确诊为耳石症,为老人精心设计了最佳治疗方案,他没为老人用药,亲自为老人用手法复位治疗。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老人恢复良好,很快出院。老人的家属非常感激,为了表示谢意,把装有现金的信封塞入谢宏武的工作服,他发现后,坚决地退给了老人家属。

为了病人废寝忘食。2017年3月31日19时,市立医院值班室的电话急切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耳鼻喉科值班医生的声音:“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误将金属牙套吸入气管,病情严重,需要多个科室参与会诊抢救......”忙碌了一天的谢宏武,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到家中,接到院方电话后立即赶往医院,看到CT显示牙套已经落入气管深部约25厘米处,骑跨在右侧支气管底部,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事不宜迟,他立即和几位院内专家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全身心投入到手术中,最终将牙套顺利底通过了声门从口腔内取出,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

跪地治疗挽救生命。2018年2月9日小年夜,安庆市市立医院急诊室并不平静,一名两岁左右小男孩吃杏仁时不慎呛入气管,致左右气管被卡住,呼吸困难。从急诊室送达手术室途中,孩子咳出一点杏仁,稍有缓解,是否继续手术?谢宏武凭借多年的治疗经验,判断患者应该存在潜在风险,要求患者家长继续手术。可患者的家长显得有些困惑,犹豫不定。谢宏武没有迟疑,一边耐心劝导说服孩子的家长,一边安排人员立即手术。当患者送进手术间后,果然像谢宏武诊断的那样,患者病情急剧变化,脸色再次青紫,呼吸微弱。当时,患者气管镜检查术中6次血氧饱和下降至70%以下,全靠术者用口吹气维持氧气供给,由于不便站立手术,紧急关头,谢宏武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一边用口吹气维持患者的氧气供给,一边手术,当患者的家长看到了取出杏仁转危为安后,非常感激地跪了下来,不停地道谢:“谢医生,你就是我们孩子的救命恩人啊......”

敢于担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医德高尚无私奉献,传授医术受人敬仰,多年来谢宏武以精湛的医术,让人尊敬与佩服,更以其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鼓舞和教育着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赢得了同行乃至国际友人的赞誉与好评。

2010年年初,谢宏武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报名参加了去也门共和国的援外医疗队。当时,他家有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孩子正在读高二,他克服了家中困难,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也门的土地。当时的也门,炮火连天,他不顾个人安危,大胆开展援助工作。有一次,一个5岁的男孩不小心吃东西吞了硬币,孩子家人找到医疗队时,已经是奄奄一息,生命垂危。谢宏武毫不犹豫,凭借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利用当地简易的医疗器械,立即组织人员帮助孩子手术,当听到硬币从气管取出掉在金属的盘子声音,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事后,有同事问谢宏武,“万一救不了,影响了名声不说,甚至还会招惹来很多麻烦,你难道不害怕?”“当时,我只想到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取出硬币,”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谢宏武深知,在外援助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把自己的学到的医术和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援助组织和领导报告,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他利用为病人治疗的机会,给当地医生传授治疗技术和经验,援外期满,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援助任务,还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工作队。

其实,谢宏武完全没必要承担这个风险,当时只需用一句话就可以把病人打发走。然而,他固守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力挽救病人。近三十年来,谢宏武一直是这样,他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挽回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经常有朋友说他:“你留个心眼吧,别那么傻干,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救活了你是份内之事,救不活你很可能要名誉扫地,甚至摊上官司。”他何尝不懂这个理,但谢宏武说,再严重的病人,医生都不能放弃治疗,只有让病人看到医生的信心,病人才会有信心。在做好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外,他更深知作为主任医师带头人的责任。

不忘初心,坚持做人务实作风

谢宏武出生在医生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医生,他受父亲救死扶伤的影响,对治病救人帮助他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从小立志像父亲一样当一名好医生,为父老乡亲实实在在的做一点事。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不以貌取人,不分高低贵贱,在医院享有“平民医生”的美誉。他时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千方百计简化诊断手续、尽量缩短住院日,不为回扣开处方,尽量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这是谢宏武对自己的要求,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一位40多岁的张姓患者,经常鼻涕带血,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癌症,慕名找到了谢宏武,通过细致的检查和耐心的询问后,谢宏武告诉病人这是干燥出血,没有大问题,既没有给病人开什么贵重的药,也没有让病人化验,而是告诉病人用油性鼻滴剂经常点点就会好,当时病人不理解,还带着疑虑的心情离开。回家后,病人按照谢宏武的做法,不久后症状消失病情痊愈了,这让张姓患者打心眼感激和敬佩,逢人就说谢宏武真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好医生。

在家,谢宏武对妻子非常尊重,互敬互爱,在爱人心里,他是一位好丈夫;对孩子言传身教,如今考上了世界名校悉尼大学,在孩子眼里,他是一位好父亲;对长辈更是非常孝敬,谢宏武的母亲身体不好,他把母亲接到身边,精心照料。岳母患了癌症,岳父早年逝世,他和二姐商量,把岳母也接到家中,一照顾近三十年。白天在单位忙,早晚照顾两个老人。今年春节后,谢宏武的岳母去世前跟看望的人说:“我这一生很满足,最有福的是女婿就像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亲,我走了非常安心......”

谢宏武说,自己是一位很普通的医生,此言不虚。人到中年,衣着简朴,为人谦和,做事认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他这种始终为患者着想的思想作风,得到了同事的拥戴和广大患者的普遍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