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在世界坦克的發展歷史上,曾出現過多種設計風格另類的奇葩產品,不走坦克發展的尋常路。

登峰造極的多炮塔式坦克

在20世紀30年代,多炮塔式坦克曾經紅火了一陣子,蘇聯、英國、德國、日本等國都研製過多炮塔式坦克,在這裡,只簡要地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多炮塔式坦克。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輛多炮塔式坦克的故鄉。1925年,英國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輛多炮塔式坦克——“獨立”號重型坦克。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獨立”號坦克全重為31.5噸,一共有5個炮塔,中間的一個是主炮塔,四周有四個小炮塔(實為機槍塔),裝有一門3磅火炮(口徑為47毫米)和5挺“維克斯”7.7毫米水冷重機槍,火力強大。由於這種多炮塔式坦克極富創造性,受到英國皇家陸軍部的賞識,當即獎給開發的維克斯公司4萬英鎊的獎金。要知道,在90年前,這可是一筆相當可觀的犒賞。由於它具有多個炮塔,獲得了“陸地戰艦”的美稱。

從1926年到1933年,英國軍方對這輛“獨立”號坦克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試驗結果還算令人滿意。但是,這輛坦克的造價高得嚇人,又趕上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無奈之下,英國軍方不得不取消定型生產計劃。僅製成的一輛樣車,被轉送到英國鮑賓頓皇家戰車博物館,成為難得的館藏珍品。

熟悉坦克發展史的會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蘇聯T-35多炮塔式坦克,外觀上和英國的“獨立”號坦克極為相像,箇中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不過,最熱衷於多炮塔式坦克的國家當屬蘇聯。30年代的蘇聯,不僅研製過T-26/T-28/T-35/T-100等多種多炮塔式坦克,甚至還研製出登峰造極的“突破”多炮塔式坦克,令人稱奇。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突破”多炮塔式坦克,戰鬥全重高達300噸,有3個巨大的炮塔。中央的主炮塔裝一門長身管的203毫米巨炮;左前和右前的兩個炮塔個頭也不小,各裝兩門152毫米加農炮。像這種5門大炮的“巨無霸”級坦克,空前絕後,實在令人生畏。

儘管“突破”坦克上裝了兩臺功率各為1103千瓦(1500馬力)的蒸汽機,但它的單位功率只有10馬力/噸,最大速度肯定相當低。其裝甲厚度為100~150毫米,這在80多年前,也是頂級的裝甲防護了。值得慶幸的是,僅停留在設計階段,僅僅完成了圖紙設計,並未實際製造。以蘇聯當時的國力和財力,如果硬要“突破”一傢伙,肯定是勞民傷財。

蘇聯人還將試驗性的T-100和SMK多炮塔式坦克投入到1939年的蘇芬戰爭中。結果,這兩輛重型多炮塔式坦克,在冰天雪地裡只能像牛車一樣爬行。在隨後的芬蘭軍隊反攻中,蘇軍不得不將SMK坦克遺棄,被芬蘭軍隊俘獲。不過,芳蘭軍隊沒有重型搶救器材,只好原地遺棄。待到蘇軍反攻時,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大卸八塊”,才將這輛“巨無霸”級的坦克運回到基洛夫坦克廠。T-100坦克和SMK坦克,成了戰爭中的難兄難弟。

多炮塔式坦克,可以說是“陸地戰艦”思想的產物,一開始便走入了技術誤區。它說明,坦克是一種火力、機動性、防護性三位一體的強大結合體。單純強調某一性能,必然走入死衚衕。

蘇聯和日本的飛行坦克

人們常常用“如虎添翼”來形容強者更強。那麼,坦克這個“陸地猛虎”,如果插上鋼鐵的翅膀,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嗎?所以說,不單美國的克里斯蒂研製過飛行坦克,蘇聯和日本也都先後研製過飛行坦克,而且其研製飛行坦克的勁頭,比起克里斯蒂更是有過之無不及。讓我們看一看20世紀30年代蘇聯人和日本人的“鐵虎飛天夢”吧!

早在1933年2月,蘇聯茹科夫斯基流體動力研究所和航空工業總局第39工廠便聯合制作了BT輪履合一式飛行坦克的1:1木製模型,並進行了風洞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種飛行坦克以BT-2輕型坦克為原型,具有輪履行駛能力,戰鬥全重為5噸,乘員2人,主要武器是一門20毫米火炮。動力裝置為一臺650馬力的航空汽油發動機,以履帶行駛時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小時,以輪胎行駛時為80千米/小時,空中飛行時的最大飛行速度為

160千米/小時,最大飛行巡航距離為150千米,這意味著這種飛行坦克可以實施戰術和戰役機動。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是許多技術問題難以解決,致使這種飛行坦克僅停留在木製模型階段,未能進一步研製下去。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到了1937年5月,蘇聯M·斯瑪里科工程師領導的設計組設計的MAS-1飛行坦克更是有模有樣了。設計指標為:戰鬥全重為4.5噸,乘員2人,武器為3挺機槍,其中兩挺為12.7毫米機槍,一挺為7.62毫米機槍,動力裝置為一臺716馬力的航空汽油機,履帶行駛時的最大速度達70千米/小時,輪胎行駛時的最大速度為120千米/小時,飛行時的最大航速為2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為800千米。

這種MAS-1飛行坦克的機翼設計很考究,具有可伸縮式機翼,很像當代的可變後掠角機翼的噴氣式戰鬥機。這種機翼結構,使MAS-1飛行坦克可以在2000米以下的高空自主飛行。MAS-1飛行坦克的機翼翼展面積達32平方米,比二戰時期的美國P-36“鷹”式戰鬥機(全重為2.79噸)的翼展面積大40%,這說明要想讓MAS-1飛行坦克飛上藍天問題不大。不過,MAS-1飛行坦克僅僅是製成了木製模型,最終未獲批准。但它是最接近現實的一種飛行坦克。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至於二戰期間日本人研製的飛行坦克——“特三號戰車”,實際上只是一種滑翔坦克。飛行坦克在滑翔一段距離著陸後,要卸下機翼,成為“純坦克”。這種日製飛行坦克同樣“胎死腹中”,不了了之。

可以認為,以二戰前和二戰中的技術水平,如果硬要造出幾輛飛行坦克,總是能夠實現的。但是,這種“坦克和飛機的混血兒”,很難發揮坦克和飛機的雙重優點。陸地行駛時,龐大的機翼便成為累贅;而在空中飛行時,履帶等行動部分又何嘗不是累贅?倒是傘兵戰車,或稱空降坦克,才成為飛行坦克“合理的繼承者”。

德國Ⅲ式深潛坦克

二戰期間,德軍為了進攻英國,制定了極其秘密的“海獅”計劃。為了實施“海獅”計劃,德軍特意研製出極為特殊的、能秘密偷渡英吉利海峽的Ⅲ型潛水坦克。一般的坦克裝上通氣筒後,可以潛渡5米的水深,而英吉利海峽即使是靠近岸邊處也有10~15米的水深,普通的坦克根本無法潛渡。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德國人想出了採用柔性軟管加上浮子的辦法,製成了Ⅲ型深潛坦克。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Ⅲ型深潛坦克,以Ⅲ型坦克為原型車,經過加強密封、增加單向排氣活門和車底排水泵等一系列改裝後,再加上15米長的柔性軟管,頂端加上浮子,使通氣軟管始終浮在水面上,保持進氣通暢。

不過,深潛坦克的最大難題是“一氧化碳中毒”問題。原來,在深水、大氣壓力增高和排氣背壓增高的情況下,汽油機的混合氣燃燒不好,很容易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會使坦克乘員煤氣中毒。解決的辦法是,裝填手在水下的車內要不間斷地測量一氧化碳濃度;一旦超標,坦克乘員便要立即逃生。德國軍方規定,“Ⅲ型潛水坦克只能在水中連續潛行20分鐘”,也就是2千米的樣子。所以,它只能是快到岸灘時最後下水潛渡登陸而已。儘管如此,由於潛水坦克在水面上只露出個小小的浮子,目標比硬質的通氣筒還要隱蔽,很容易達成進攻的突然性。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Ⅲ式深潛坦克,共製成了168輛,試驗的結果還是成功的。不過,由於“海獅”計劃最終泡湯,這種獨一無二的深潛坦克,也成為是研製出一種“球型坦克”。這種“球型坦克”的直徑約1.7米,外側略微凸起的部位著地。1944年被蘇軍繳獲後,珍藏於庫賓卡坦克博物館。至幹這種“球型坦克”,裝的是什麼武器?有多少乘員?在戰場上用來幹什麼?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日本特二式內火艇

二戰期間,日本軍方研製出一種像車又像船的“特二式內火艇”,實際上就是一種水陸坦克。不過,由幹它歸日本海軍管轄和使用,所以叫做“特二式內火艇”。它的戰鬥全重為9.15噸,乘員為5人,以95式輕型坦克為基型底盤,主要武器是一門37毫米坦克炮。

“特二式內火艇”的最大特點是“三段式結構”,由前浮箱、本體、後浮箱三大部分組成。陸上行駛時,卸掉前浮箱和後浮箱,這時它就是一輛輕型坦克;水上航行時,要將前浮箱和後浮箱掛上,這時它更像一艘船,這在一般的水陸坦克上是很少見的。還有一個特點是,海上運輸時,要將“特二式內火艇”捆綁在潛艇外面,為了防止海水腐蝕,還要將發動機和重要的電氣裝置從車上卸下來,存放在潛艇裡面,真夠麻煩的。到達目的地後,潛艇浮出水面,再將內火艇的發動機和電氣設備裝上車,內火艇才能開得動。好在裝卸時間只需要30多分鐘,還不算太長。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由於“特二式內火艇”結構上的特殊性,二戰後得到美國軍官的較高評價。一位美國高級軍官曾說:“除了內火艇系列,日本人在二戰期間設計的坦克裝甲車輛,談不上有什麼創新之處”。

“鼠”式超重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很“另類”,,戰鬥全重達188噸,是當時最重的坦克。也正是由於車身極重,使得鼠式坦克的越野能力極差,最終因缺少實戰價值而流產。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鼠”式超重型坦克主要由克虜伯公司生產,由Alkett負責組裝,只生產了兩輛,一輛無武裝只用作驗證。裝備一門128mm主炮和一門75mm同軸副炮,這在當時是足以摧毀任何裝甲車輛的武器。

新西蘭“斯考菲爾德”坦克

在二戰期間,新西蘭人研製的唯一一種坦克,便是“斯考菲爾德”輕型坦克。當時,日本侵略者已經覬覦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妄圖擴大“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部疆界。新西蘭面臨著日寇魔爪的現實威脅。除了依靠英聯邦的軍事實力外,新西蘭人E•斯考菲爾德工程師還研製出一種奇特的輕型坦克,以他的名字命名。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斯考菲爾德”輕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5.3噸,乘員3人,裝一門40毫米火炮,另有一挺7.92毫米機槍。在結構上它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輪履合一式行動裝置。但是,它跟二戰時廣泛使用的輪履合一式的半履帶式裝甲車(前輪後履)不同,它是4個車輪在兩頭,履帶在中間。公路行駛時,將履帶部分提起來脫離地面,僅用4個車輪行駛,公路最大速度可達73千米/小時;越野行駛時,將履帶部分放下,此時的最大速度為41千米/小時。這種輕型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還是不錯的,不過,輪-履轉換麻煩,可靠性差,是它的突出弱點。

“斯考菲爾德”坦克於1940年製成樣車。1943年時,這輛輕型坦克曾拿到英國進行過行駛試驗和展覽。本來想引起轟動,不料看熱鬧的人多,卻未能接到一份訂單,只好不了了之。這輛“另類”的坦克最終進入了英國的戰車博物館。

四履帶式坦克

四履帶式坦克,每側有兩條履帶,活像一個“鋼鐵大爬蟲”!世界上著名的四履帶式坦克有:蘇聯的“279項目”坦克和美國的T-28重型坦克。四履帶式坦克,可以說是核戰爭條件下的產物。研製的初衷是,通過採用四條履帶,最大限度地降低坦克的單位壓力,提高坦克的通過性;同時,寬大的接地面積,加上低矮的外形,可以在核戰爭的條件下,保證坦克不被核爆炸衝擊波的巨大氣浪掀翻。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美國的T-28四履帶式坦克戰鬥全重高達86.2噸,這樣一個“大塊頭”,加上四條履帶支撐,想“掀翻它”自然沒那麼容易。不過,四履帶式坦克的先天不足是結構複雜,履帶轉向困難,使用不便,保養困難,若是內側的履帶被打壞或出現故障,坦克乘員很難接近。

美國的T-28重型坦克,倒是可以將兩側的外側履帶連同附屬的外側行動裝置整個卸下來,但這要利用本車自帶的吊車,4名熟練的乘員足足要幹上2~3個小時才能卸下來,同樣是很麻煩的事。由於這些原因,四履帶式坦克僅僅在二戰後的20世紀50年代熱乎了一陣子,最終只能進入戰車博物館。

瑞典UDESXX-20鉸接式坦克

瑞典人在兵器的設計上往往極富創造性。在坦克設計方面,除了獨樹一幟的無炮塔S坦克之外,在20世紀80年代,瑞典人還設計了一種更加“另類”的鉸接式坦克,它就是UDESXX-20鉸接式坦克。這種鉸接式坦克,有前後兩個車體,很像公共汽車中的“大通套”。

“奇葩”坦克縱覽:世界上有這些怪物坦克,看你認識幾個?

UDESXX-20鉸接式坦克前車體重約15噸,裝一門120毫米滑膛炮,有自動裝彈機,3名乘員(車長、炮長、駕駛員)全部在前車體內;後車體重約10噸,主要裝彈藥。由於履帶較寬,加上鉸接式車體允許有較長的履帶,因而整車的單位壓力極低,非常適合瑞典的地形(多沼澤地和冰雪地),漫長冬季的越野通行能力極強。

不過,由於鉸接式坦克的結構複雜,戰鬥情況下使用不便,可靠性差,致使這種“另類”的坦克最終未能定型生產。倒是和它相類似的Bv206鉸接式多用途裝甲運輸車,著實風光了一把,總生產量達到5000輛以上,不僅大量裝備瑞典軍隊,還出口到芬蘭、挪威、加拿大、美國、德國等13個國家,成為譽滿全球的“雪地飛狐”。這正是——鉸接戰車,獨樹一幟,越野高手,雪地飛狐。

除了上面介紹的多種“另類”坦克外,像瑞典的S坦克、法國的AMX-13搖擺式坦克、赫伯特將軍“馬戲團”中的“鋼鐵傢什”等,又何嘗不是“另類”坦克?而正是有了這些“另類”坦克的探索、實踐和陪襯,才使得二戰後至今的中型坦克和主戰坦克,成為坦克大家族中“眾望所歸”的主力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