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大吉大利,坦克“吃雞”是一種怎樣酸爽的體驗?《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第一期穿甲彈實驗項目,或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哐哐哐,幾聲巨響,坦克射出的穿甲彈,將10層鋼板瞬間擊穿。現場煙霧繚繞一片,超高速攝像機記錄的瞬間堪比好萊塢大片。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鏡頭裡,炮筒四周氣流形成一座瑰麗的蘑菇雲。下一秒,穿甲彈從蘑菇雲裡直線飛出。以勢不可擋之勢層層擊破鋼板,乾淨利落留下火花星子。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生動直觀的實驗卡段,一經發酵,近5000萬網友get了穿甲彈彈頭的形狀,一躍登上新時代熱搜,亦引發了軍事圈層的探討與關注。

當穿甲彈視頻引發網絡層層聲量時,卻有這麼一群人從不張揚的人,自己對著屏幕偷著樂。

3個月2天8分鐘,看的到的“大片”看不到的“難”

整個穿甲彈實驗項目,可以用3個數字概括:3,2,8。整個穿甲彈實驗項目,時長約半小時,而引發陣陣驚歎的外場實驗視頻僅為8分鐘。8分鐘背後是加油導演組2天的實拍,也是整整3個月的籌備時間。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三個月的時間裡,如何才能捕捉到穿甲彈的速度?如何才能將中國兵器與青少年的興趣點相結合?用怎樣的電視語言才能呈現穿甲彈最佳方式?等等。這些問題曾都是深深困擾導演們的問題。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有問題就立刻去解決,如果科普節目容易做,那還叫科普節目麼?於是,導演們開始了一場“自我洗禮”。觀察穿甲彈實物,參觀製造工廠和發射靶場。就這樣,從穿甲彈是什麼,到穿甲彈的工作原理、蘊含的科學原理,到如何將專業術語轉變成科普語言,導演們一次次與中國兵器西北工業集團(以下簡稱西北工業集團)的專家討論,一次次推倒再重來,終於把自己變成了半個“軍事迷”。

自身做好了科普,又如何才能吸引青少年的興趣?為此,西北工業集團專門組織一批中學生,進行了一次穿甲彈的知識科普,收集學生們的提問,從而判斷孩子們的興趣點,最終綜合考慮定下彈頭形狀的出題。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好不容易完成了“軟件”升級,“硬件”上卻進入了“死衚衕”。 穿甲彈在碰擊鋼板時候的速度將達到音速的4-5倍,也就是5000-6000公里/小時。而整體完成目標擊打過程僅有零點幾秒,必須要在零點幾秒的時間內捕捉到足夠清晰的彩色素材,否則談不上任何呈現的可能。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導演組和西北工業集團的團隊調研國內幾乎所有型號的高速攝影機,發現能夠滿足呈現要求的高速攝影機全國僅有一臺。經過幾方協調,最終調動了這臺設備完成了拍攝。於是,國內最先進的高速攝影設備的首次電視秀,奉獻給了《加油!向未來》第三季。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有了強大的硬件支持,整個拍攝團隊更加堅定了完美呈現穿甲彈的決心。為拍攝珍貴畫面,主持試驗的99A坦克穿甲彈總設計師崔晉老師、王議論老師在拍攝前跟導演組溝通過很多版方案,導演組通宵佈置場地、豔陽下拍攝,曬成“非洲人”等等。只要能夠保證拍攝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此這番,才有了網友關於“此生無悔入華夏”,“原來,穿甲彈的彈頭設計是這麼個原理”等等的好評。

堅持做科普節目是難事,堅持科學研究更不易

穿甲彈實驗項目,只是《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眾多項目中的一個。實際上,《加油!向未來》的每個項目均有3個月的時間週期。導演們將會不斷推翻想法,不斷修改呈現方式和道具的製作,不斷思考帶給觀眾科普的核心知識點是什麼,最終以合理完美的形式呈現。

做科普節目有多難,爆款視頻穿甲彈背後的故事不過管中窺豹。《加油!向未來》從第一季走到第三季,從第一季的新奇特到第三季的迴歸科學本源。縱使科普的電視化表達再難,也沒有抵擋住一群想要為青少年種下科學思維種子的電視從業者的初心。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關於科學的初心,又怎會侷限於電視行業者呢?在節目中,介紹我國穿甲彈威力的王澤山院士,亦是擁有科學初心的人。王老63年只做了一件事,研究火炸藥。63年裡,王老將國家每年上萬噸退役或廢棄的火炸藥,變成了二十餘種暢銷國內外的軍用和民用產品;也將中國火炮射程提高20%;時至今日,王老發現的低溫感發射裝藥,其材料工藝、彈道和長儲等性能仍全面優於國外技術。

潛心研究科學的又何止王老一人?而是千千萬萬個“王老”。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曾經,“頂級狙步槍之母”範方梅因國產7.62毫米口徑狙擊步槍精度不夠參加國際狙擊大賽,便帶著團隊,數次推倒重來最終成功造出狙擊步槍。四年後,中國代表隊帶著她研發的國產7.62毫米高精狙擊步槍,一舉拿下國際特種狙擊手比賽的冠軍。

坦克“吃雞”?!這波科學操作真是666

88歲高齡的袁隆平,雖然近日來被迫“遺忘”,卻依然踐行著自己“只有下田最快樂”的信條,紮根泥土,一心科研。

或許,王澤山、範方梅、袁隆平,便是埋在心中科學的種子,長大發芽的最好詮釋。其實,科學不高冷,科學就在你身邊。只要你用心發現,下一個讓科學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人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