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开始?特朗普刚被赖以吹嘘的资本狠狠打脸,传递危险信号

雪崩开始?特朗普刚被赖以吹嘘的资本狠狠打脸,传递危险信号

(一)

在我大A股跌出熊样的今天,阿尔法和大家聊聊美股。

美股10月24日惨遭血洗,道琼斯指数下跌2.41%,标普500跌超3%,纳斯达克指数重挫了4.4%,创七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而在10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创下8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阿尔法深夜撰稿时,美国三大股指正在大跌的路上,估计今天的美股也好不了。

美股暴跌,最扎心的莫过于美国总统特朗普。要知道,美股自他上任以来一直涨势如虹,成为他大肆吹嘘的资本。当中国股市暴跌时,他还不无调侃地作为战绩拿出来显摆,称美国赢定了,中国一定会屈服。看来,特朗普真是不懂中国的国情。

如今,美股两次暴跌差不多抹去了将近一年的涨幅,A股虽然仍在跌跌不休,但丝毫不见中国人屈服的节奏,真是打脸不爽。这几天,特朗普狠狠地批评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现行的加息政策非常疯狂,是与美国经济作对。

不管是10日那次暴跌,还是刚刚发生的这次暴跌,财经人士的看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下跌只是美国股市的一次正常回调,需要消化美股的巨大涨幅;也有人认为,美国股票已积累巨大泡沫,美国经济已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的前兆。

美国金融市场到底是正常回调,还是将要发生雪崩?我在15日推出的“美国经济要出问题吗?刚刚,特朗普遭到双重打击”一文中认为,谁也不可能准确地预测,我们与其去进行“神棍”般的预测,不如分析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

阿尔法不是经济学家,对金融、股市也只是略有了解而已,无法进行技术性的分析。然而,我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宏观角度,来看待和分析美股目前发生的几次暴跌,认为危险的信号正在悄悄传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是有个基本规律一定会起作用。大到人类的发展,小到股市指数,无不遵从周期性起伏的规律。再强效的“大力丸”,也不可能终身管用。当然,既有可能是周期性上升,也有可能周期性下降,但有周期就一定有低谷。对于成长中的经济体来说,这种周期也许要适当拉长,而对于成熟的经济体来说,这种周期相对较短。

目前,美国经济已近10年持续增长,从“奥巴马景气”到如今的“特朗普景气”,各项经济的数据和指标真的很不错。但我们也看到,美国股市在强劲的美国经济托举下,已走出了10年的长牛,股指已处于相对高位,特别是高科技股票,累积的泡沫已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美股周期性的风险已经显露出来,暴跌就是释放风险的过程。

二是美股的危机将从外部传导。股市并不是涨得高了就一定要跌,高了还可以再高,只要经济够健康。照理说,股市的危机主要是现实经济出问题,而从美国目前的经济来看,依然表现得十分强劲。正因为如此,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股经过修复后不会出太大问题。

阿尔法也承认,仅从美国经济目前的表现来看,这一轮靠低利率、转移杠杆、页岩油气技术革命等带动的经济复苏走到了尽头,顶多也就是从过热向滞胀转变。基于这个判断,美国经济更多是一个景气周期的结束,并没有泡沫破裂的风险。

这是从美国国内这个视角来看问题,如果从全球视角来看问题,则会大不一样。我认为,美国这一轮危机可能不是来自内部,而是从外部传导。

(三)

特朗普上台时,美国的景气周期其实就已经快要结束,但他通过对内减税、对外讹诈的手段,大搞单边主义,强行为美国经济续命。不过这种人为的干预,虽然延续了美国经济的景气周期,但也积累了更为巨大的风险和危机。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径,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运行不畅。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打击尤其巨大。可以说,特朗普现在是挂着炸药包在威胁世界各国,要求大家为美国的再次伟大输血。

世界各国的耐性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满足美国永无止境的欲壑。一旦世界各国不再接受特朗普的讹诈,全球经济体系就有休克和崩盘的危险。大家想必还记得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正是美英等强国错误地设置壁垒摆脱危机,其结果是危机的程度更深、破坏力更大。

正是这场危机,让世界各国的政治精英和经济学家都形成共识: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只会让大家掉进更深的深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特朗普挑起并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已出现征兆。其他国家的经济完了,美国的经济还能好吗?到那时,美股不暴跌才怪。

阿尔法认为,美国经济和股市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特朗普错误的经贸政策阻碍了全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危机从外部传导至美国。我认为最好的结果是,美国在与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对手的摩擦和较量中被打痛,最终回归理性。可以说,这才是美国经济和股市会不会爆发危机的主要变量。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一次会例外吗?

严正声明:多家自媒体未经授权,在微信平台抄袭“阿尔法军事”的文章,给我们造成很大困扰。如果有需要,请光明正大地联系本号管理员开白名单。原创不易,谢谢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