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01

任何重大政策的調整,都是從吹風開始。

昨天,廣東省房地產協會向各副會長單位下發緊急通知,稱住房城鄉建設部已向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函件,要求對商品房預售許可的存留問題進行討論研究。


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也就是說,廣東省正在醞釀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將全面實施現房銷售。而廣東省的率先實施,可能對全國樓市的制度建設產生影響。

任何重大政策的調整,都是從吹風開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地產圈的大地震,不少開發商慌的一批,哀嘆這行業簡直沒法混了!

那麼,“取消預售制”,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樓市有怎樣的影響?對於我們購房者而言又有哪些變化呢?

02

空手套白狼的遊戲


“錢是銀行的,地是國家的,出了問題是別人的。”過去,開發商們之所以能夠憑藉高槓杆、高週轉,瘋狂地謀取高暴利,與“商品房預售”有很大關係。

“商品房預售”,也就是民間所謂的“賣樓花”,其發源地在香港,一座房價快高到了銀河系的城市學來的。發明人為赫赫有名的商人霍英東,時間在1953年。

這個制度的絕妙之處就在於,房企做得越大,越輕鬆,因為客戶付的定金越來越多,房企自己投的錢不必見漲,就可以輕輕鬆鬆擴大規模。在推行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霍英東就建了100多棟、摺合約50多萬平方英尺的房子,淨賺600萬。

後來,中國內地在建立房地產製度時,基本上參考了香港的做法,所以“商品房預售”也就傳入內地,並在1994年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隨後《城市房地產經營管理條例》、《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文件中予以明確。房改之後被廣泛運用到房地產的新房銷售中。

憑藉著“賣樓花”,開發商就可以玩“空手套白狼”的遊戲,房子還沒有建成,開發商就可以出售,拿到回款。這大大降低了開發商的資金成本,提高了資金週轉率。

比如某大開發商,就提出了“拿地後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回正”的要求,藉助預售制度,把高週轉玩到了極致。

在預售所帶來的槓桿效應之下,開發商能夠用極少的自有資金,大舉拿地,什麼阿貓阿狗只要有一點錢都能參與切分樓市這塊巨大的蛋糕。

高利催生之下,全國大大小小的開發商達到了十多萬家,房企負債率動輒70%甚至更高,樓市泡沫自然是不斷膨脹,房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然而風險和資金利息則轉嫁到了購房者的身上。

商品房預售了,等於產品還沒生產出來,就已經有了買家,而且已經付錢了。開發商拿到了錢,就萬事大吉了,哪管你房子質量過不過關,業主住的舒不舒服,對於購房者而言,最後拿到手的房子是好是壞,只能是靠人品了。


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維權事件屢屢發生,交付季變維權季,說好的“五星級的家”驚變“無星級的家”!


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03

開發商的生死局

可以說,在“預售制”下,開發商與我們購房者屬於極不平衡的地位,已經交了錢的購房者,是天然的弱勢。那麼,這一制度已經實施了25年,為什麼在這個時點突然又開始討論預售制存廢的問題了呢?

今日不同往時,過去我們搞這個制度,是為了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困境,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但現在各個財大氣粗的開發商,還要玩著高週轉高槓杆的把戲,房產催生的鉅額債務不僅綁架了購房者、綁架了銀行、更是綁架了整個宏觀經濟!

預售制執行了這麼多年,地產業也已經發展壯大,這一制度也算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是時候功成身退,把佔用的民眾資金還給我們了。

然而,這一制度若是取消,對於開發商而言,可謂是晴天霹靂!在“去槓桿”的風暴下,金融機構被迫給開發商“斷奶”,本就債務壓力山大的房企此時正是缺錢不止,資金鍊緊繃到了極致,而這一制度的取消勢必會更加雪上加霜。

尤其是那些中小房企,資金實力本就弱小,未來肯定會有一大批死在資金鍊問題的沙灘上。當然,大房企和國企自然會永遠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萬科股票應聲大漲。

早在去年,蜜姐就提出今年將是開發商的生死之年,弱者越弱、強者越強,馬太效應逐漸強化。現在的數據已經印證了這一點——

中指院2018百強房企榜單顯示,2017年,百強房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歷史新高。百強房企銷售額佔比達到47.7%,較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增幅高於2016年3.3個百分點。


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顯然,地產黃金十年已過,樓市不再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暴富的遊戲。雖然一時半會兒預售還取消不了,但長遠來看勢在必行,開發商的冬天會很漫長。

04

房產投資邏輯已然轉變

那麼問題來了,這對我們購房者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取消“預售”,轉向“現房”,這對於我們購房者而言顯然是有好處的,一手交錢、一手交房,有利於減少開發商的道德風險,能讓我們買到更靠譜的房子。

然而事情也有兩面性,“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於現售讓開發商資金週轉效率大大降低,資金成本將顯著上升,這一部分最終必將轉移到購房者身上,至少讓房價上漲10%到15%。而開發商的大規模洗牌,中小房企的退出,很可能會出現開發商捲款跑路、一地爛尾樓的情況。

無論如何,形勢比人強,樓市的拐點已經到來,房產投資的邏輯已經轉變。最近,中國房地產的巨頭們不約而同地改名,拋棄“房地產”的標籤,比如保利地產更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萬科也把萬科地產改成了萬科發展,萬達把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改成了大連萬達商業管理.......

“春江水暖鴨先知”,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中國人根本不缺房,人口老齡化又是大勢所趨,再加上這次我們調控的槍口再次調轉,這些巨頭們看的很明白,房地產市場會進入存量調整的時代,開發這部分已經涼了,比起多拿地多蓋房而言,如何讓大家把住房效率利用最大化,才是開發商目前最大的發展機遇。

而對於我們購房者而言,閉著眼買房就能暴富的時代也已經過去。現在投資房子,要從關注短期暴利增值轉變為長期持有收益。前期瘋漲的幾大城市房價已經出現回調,若是調控高壓不變,即使是一二線城市暴漲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但對於剛需來說,能上車還是儘早上車,隨著調控的深入,買房肯定會越來越難。正如地產大佬任志強所言,未來兩年你買房可能會更困難,不是沒貸款就是沒資格,要不就是見不到好項目。

總之,蜜姐還是堅持一貫的看法,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優質城市、優質地段、優質開發商,千萬別在這一波大轉折之中又成為了被收割的韭菜!


剛剛,樓市再傳大消息,開發商們的噩夢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