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戰國時期的文化

1.百家爭鳴

關於對戰國時期眾多學說、學派的劃分,以《漢書·藝文志》所概括的“十家”分法較有影響,具體為

儒家

墨家

道家

名家

法家

陰陽家

農家

縱橫家

雜家

小說家

因小說家出於街談巷語,其言多不足採,故“可觀者九家而已”。“九家”又被後人稱為“九流”。其中,又以前六家即儒、墨、道、名、法、陰陽最為重要。


(一)儒家主要人物

儒本為上古時期術士之稱,又演變為有知識才藝者之通稱。因孔子較早開創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時人遂稱其學派為儒家。到戰國時,儒家已演化出若干分支,最主要的是孟子、荀子兩大宗派。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孟子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縣)人,其學傳自孔子之孫子思。他著重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倡導實行“仁政”,省刑罰,薄稅斂,爭取民心,認為這樣就可以無敵於天下而達於一統,反對以暴力為手段的兼併戰爭。孟子的“仁政”思想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之上。他認為人天生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它們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人的修養就是要將這些“善端”在生活中發揚擴大,避免因受外事外物影響而陷於邪惡,最終養成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仁政”思想還帶有民本主義傾向。因為“政在得民”,所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主有大過,臣下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如桀、紂一類暴君,臣下完全有理由誅滅之。

孟子是一位有激情的思想家,長於雄辯,尤其擅長使用舉例、類推的論證手法。他的仁政學說和人格修養理論在後代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本人也被儒家士大夫尊為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荀子

荀子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他在參考、吸取各家學派觀點的基礎之上對儒家學說進行了重大發展,其思想的很多地方已與孔、孟有顯著區別。荀子重點闡發了孔子關於“禮”的理論,特別強調禮在調節社會關係方面的作用。他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本惡,性善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因為人性是惡的,所以要用禮治來約束,做到“明分使群”,各人都確定自己在社會中的具體位置,各盡職責,共同構築出良好的社會秩序。

君主集權和統一是荀子理想社會的重要標誌。他認為君主治國重在禮義教化,應當“平政愛民”,但法治、刑罰也是治國的必要手段。荀子還對孔、孟較少談及的天道觀進行了闡述,認為天是沒有意志的自然存在,與人事的吉凶禍福無關。人類既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同時也可以通過主觀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在後世雖然受到一些正統儒家學者非議,但他禮法並重、德主刑輔的政治思想,實際上成為中國古代絕大多數君主專制王朝的治國基本原則。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二)墨家主要人物

墨子

墨家是繼儒家之後較早出現的學派,與儒家並稱為戰國時之顯學。其創始人墨子,名翟,被後世尊稱為“科聖”,是春秋末戰國初魯國人,他的思想較多地反映了社會下層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倡“兼愛”,即無差別的愛。反對儒家有層次、差等的“仁愛”,由此又主張“非攻”,譴責列國的兼併戰爭。關於政治,墨子提出“尚賢”。希望上自天子下到鄉里的各級職務都選拔賢人來擔任,在“尚賢”的基礎上又提出“尚同”,即所有人都要自下而上服從領導,直至“上同於天子”。

在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他主張“節用”,反對儒家倡導的厚葬和禮樂建設,認為這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其世界觀則強調尊天、尊鬼,迷信色彩較重。墨子的信徒人數很多,他們內部有嚴密的組織,帶有宗教和苦行的色彩,在戰國社會上影響相當大。但作為墨子、墨家社會政治思想核心的“兼愛”學說,具有雖崇高而不切實際的弱點。隨著墨家部分觀點在後世漸被儒家所吸收,它作為一個學派也就基本趨於衰落了。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三)道家主要人物

莊子

莊子是戰國中期宋國人,名周,他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政治思想。莊子同樣認為“道“是宇宙本原,並且更強調”道”的主觀性和不可知性。其相對主義思想也更加強烈,無是非,齊死生,忘物我,幾乎抹殺了一切對立事物的界限。由此他對反對社會進步,否定文化知識,痛恨仁義禮樂,主張恢復人的自然本性,做到愚昧全真和心靈的消極自由。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對後世中國社會影響很大,特別其消極、軟弱、倡導”無為”的思想傾向,往往成為後人尋求精神寄託的工具。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四)法家主要人物

韓非

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韓國人。出身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於荀子。韓非曾數次上書韓王修明法案,不見用。著作傳入秦國,受到秦王賞識。後出使秦國,得見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賈讒害,自殺於獄中。

韓非的學說兼採商鞅、申不害、慎到的觀點,提出法、術、勢三者結合的法治思想。主張中央集權、君主專制,認為應”不務德而務法”。重耕戰,輕商業,倡言武力。反對是非古今,強調獨尊法家。韓非的思想集先秦法家之大成,為封建專制主義奠定理論基礎。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五)陰陽家主要人物

鄒衍

鄒衍,陰陽家代表人物,主要學說是五行學說、"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戰國末期齊國人(相傳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莊街道郝莊村人)。相傳墓地在今山東章丘相公莊鎮郝莊村。著有《鄒子》一書,《永樂大典》等將其列入道家部。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鄒衍

①五行學說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②五德終始說:"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他認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轉化形式,說明事物之間有著對立的關係。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秦水克周火),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③大小九州說:

小九州: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

大九州:鄒衍認為《禹貢》中所說的九州只是整個地球的一部分,在中國(赤縣神州)這個小九州以外,還有另外八個和九州相同的州,即中九州,在中九州以外,還有另外八個和中九州相同的州,即大九州,而地球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以此類推,這就是大九州地理說。

鄒衍與向內看的儒者不同,他的目光是向外的。鄒衍認為所謂"中國",是九九八十一的"天下"的"一分",並且是海洋中的一塊陸地。它對內而言,即大禹刊定的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而九州之外"於是有裨海環之"。而"裨海"之外,還有赤縣神州,再外邊"乃有大瀛海環其外";雖然,鄒衍的"大九州"概念源於推論,而非地理實踐。但這裡的"裨海(即小海)"和"大瀛海",還是最先明確了兩個不同的海區概念,即近海與大洋,可謂中國地理學或海洋學的一大貢獻,被譽為”古代海洋理論第一人”。


2.文學

戰國時期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諸子的散文和屈原的楚辭。

戰國的散文作品很豐富,其中以《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四部作品的文學價值最高。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思想開闊,語言豐富,比喻生動,文辭多采。他們又各具特色:孟文犀利,長於辯論;莊文恣肆,想象豐富;荀文深厚,說理透晰;韓文峻峭,議論風發。對後代散文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稷下學宮

偉大的詩人屈原,名平,戰國末年楚國人。楚懷王時任“左徒”。他面對楚國的衰落,希望革新圖強,但受到楚懷王近臣和寵妃的嫉妒與讒毀,一再遭到放逐,使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郢,屈原悲憤已極,於陰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後人把這一天作為紀念他的日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屈原

屈原繼承發揚了《詩經》的優秀傳統,吸收了當時南方流行的民間歌謠、方言。融合了古代的神話和傳說,開創了楚辭文體。《離騷》、《天問》、《九歌》是其不朽的代表作品,因此,又把楚辭叫作騷體。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宏偉的抒情詩,全詩373句,2400多字。作品將現實的敘述和幻想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作者追求崇高理想的堅貞意志和忠誠的愛國主義感情,暴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動勢力的囂張跋扈。《離騷》是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浪漫主義傑作。

《天問》是特殊體裁的文學作品。屈原以豐富的想象力,生動活潑的詩句,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一連提出了172個問題,例如他問宇宙的來源,太陽的行程:又間上帝究竟怎樣判斷人物的好壞。這些疑問反映了詩人知識的淵博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屈原的詩篇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重大影響,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財富,而且也是世界進步人類的珍貴財富。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3.史學

史學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左傳》和《戰國策》。

《左傳》是解釋《春秋》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據傳是魯國人左丘明所作。其成書大約在戰國初年。

《左傳》按年月順序敘述了春秋240多年中許多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重大事件,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同時,它也是一種優秀的文學作品,編年敘事有簡有繁,文章結構嚴密緊湊,語言簡潔生動,情節引人入勝。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戰國策》,簡稱《國策》,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言論記錄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成書,共分12國策,31篇,保存了戰國時期的一些史料。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戰國策書影


4.藝術

戰國時期的藝術有很大的進步。

①青銅工藝造型精巧。裝飾美麗,並出現了寫實圖案花紋。河南汲縣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銅鑑和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都刻有射箭、車馬、狩獵、採桑、宴樂和水陸交戰等圖像。畫面生動逼真代表了戰國青銅藝術的新水平。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②音樂也有很高的成就,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了全套編鐘、編磬和鼓、瑟、琴、笙等樂器,其中編鐘64件,編磬32件。編鐘上都鐫刻有標明音階的篆體銘文。當時以編鐘和鼓為主要樂器組成的大型樂隊,稱“鐘鼓之樂”,已能演奏出採用和聲、復調以及轉手法樂曲,音色優美,其音律水平,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③繪畫藝術也十分引人注目,長沙楚墓中出土的《鳳夔人物帛畫》,筆力剛健,栩栩如生,是我國現存的最古圖畫。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④圍棋,古稱弈。它的出現可能與戰爭有關,也可能與天文學有關。傳說“堯造圍棋,丹朱善弈。”商代的烏曹善圍棋。春秋戰國時,圍棋已頗流行,戰國時人弈秋是著名的圍棋高手。圍棋歷經秦、漢、六朝、唐、宋、元、明,至清極盛。圍棋傳入日本等國後,成為國際比賽項目。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5.科學技術

①《甘石星經》:戰國時期出現了專門研究天文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齊人甘德的《天文星佔》和魏人石申的《天文》,後人將這部著作合編為《甘石星經》,書中記錄了800個恆星名字,測定了120顆恆星的方位,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戰國時自曆法,已能測知一年二十四節氣。天文曆法的進步,有利農業生產的發展。戰國時期農業成了專門的研究對象,出現了農家學派。《后稷農書》是農學專著,但這本書早已失傳了。戰國未年寫成的《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論述了農學中的一些根本問題,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才平。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創意配圖:二十四節氣

③《考工記》是我國最早的手工藝專著。書中著錄的“六齊”(配製青銅的六種方劑)是對青銅冶煉技術過程的總結,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金屬合金成分的記錄。此外,在《墨子》一書中還記錄了有關光學、力學以及幾何學方面的成就。

④秦越人:戰國時期,醫學已有了內科、外科、婦科和小兒科之分。齊國盧(今山東長清)醫秦越人是當時有名的醫生。他反對用迷信的方法治病,說“信巫不信醫”,病不可治。他採用望、聞、問、切的四種方法診斷疾病,望就是看氣色,聞就是聲音,問就是問病情,切就是按脈搏。另外,他還用針藥、按摩等方法治病。他的這些方法,兩千年來一直為我國醫生所沿用,成為中醫傳統的治病方法。越人周遊列國,治好了不少疑難病症,人們稱他為“神醫扁鵲”。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⑤《黃帝內經》:現存的《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它總結了生理、病理、診斷、預防、藥物性能、施治原則以及針灸療法等方面的知識,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⑥公輸般:戰國時期,建築技術也有進步。魯國的匠師公輸般,又稱魯班,孟子說他是當時最有技巧的人。他不但會建築房屋和橋樑,還改進生產工具,有許多創造發明。據《墨子》—書記載,他造過一隻木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是人類想飛上天的初步試驗。後世土木工匠都尊奉他為祖師。

中國通史——東周之戰國篇(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