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康熙四十二年,两件事情的出现代表着皇帝的政治态度,也是朝局的一次重大风向转折。即康熙心腹重臣索额图被下狱,以及安抚鳌拜后人且予以相应官职,对于鳌拜的对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康熙五十二年,康熙表彰鳌拜南征北战的功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自此康熙朝前后的两位重臣命运却是天上地下,一位被平反且歌功颂德,另一位却落得饿死狱中的惨淡下场,是什么使得康熙对待当初的心腹臣子如此狠辣绝情,不留余地呢?

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索额图,是皇后赫舍里的叔叔,他参与擒鳌拜、平三藩、征噶尔丹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等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康熙朝的一位能吏干吏,深受康熙重用,被视为肱骨之臣,可是一件事情却使得高高在上的索额图本人跌下云端,其家族子弟也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一招错满盘皆输,只不过这代价未免太过难以承受了!

公元1702年,康熙南巡到德州,恰遇太子生病,因此留下太子且叫来索额图照料,结果索额图在德州一个月中不知给太子灌了什么思想,导致太子有了急不可耐的想做皇帝的行径。这对于康熙而言是赤裸裸的谋逆大罪,康熙是很喜爱赫舍里皇后的,因此爱屋及乌,将胤礽视为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可是而今太子对皇权之心却凌驾在了亲情之上,这是康熙所不能忍受的,而一切的罪魁祸首却是索额图的挑拨离间以及对权利的利欲熏心。

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是帝王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康熙也很享受那种父子之情,夫妻之情的,赫舍里是康熙心中永远的痛,那种愧疚的爱就转移在了胤礽身上,康熙是多么希望父慈子孝啊,可是偏偏索额图扶植太子党争,和明珠扶植的大阿哥党相互倾轧,整个朝堂成为了他们利欲熏心的战场,对于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这是无法容忍之事情,为了保全太子他打压了大阿哥党,虽然索额图赢得一时的全面胜利,可是康熙对其也忌恨上了。

再加上索额图也嚣张跋扈,不知进退,不仅党争,还拾掇太子谋反,这不管是基于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还是亲情的爱屋及乌,索额图都触及了其逆鳞,这对于一代铁血帝王而言是忍无可忍之事,帝王一怒流血漂橹,天子的震怒只有索额图家族的耻辱来洗刷了。

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由索额图而亲手制造的嫌隙,以致于太子和康熙之间信任感越来越低,他们之间父子亲情的纽带也不再牢不可破,这终究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帝下旨废黜胤礽,也难怪康熙评价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再说说鳌拜,这是康熙继位以来的第一个绊脚石,鳌拜作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他擅权不可一世,为人跋扈,是康熙亲政的主要政敌,后来康熙用布库将其擒获,成功亲政,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康熙的真正掌权。

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可是自康熙四十二年和五十二年,玄烨对鳌拜不再耿耿于怀,对其彻底平反,后人也得到世职的恩赐,同样是作为权臣,鳌拜当初如此咄咄逼人,为何还能得到康熙的谅解呢?

鳌拜虽揽权,却是忠臣,他是四朝元老,对大清江山有开拓之功,南征北战,即使在皇权争夺之上也是毫不犹豫的支持福临继位,对康熙亲政虽然有尖锐矛盾,可他却是衷心无二的。康熙是雄主,具有大胸襟,特别是其后期执政更是宽松仁德的,鳌拜被平反也并非是什么惊人之举动。

康熙心腹重臣如何就落得惨淡下场,鳌拜这下该平衡了

龙有逆鳞,触之即死,鳌拜和年少的康熙有矛盾却未必不可调和,而索额图却一再的触犯康熙逆鳞,结果早已注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