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品种简介


蝴蝶也叫做蛱蝶、胡蝶、浮蝶儿、蝶,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它不但观赏价值高,而且种类也特别多,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1200种,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

弄蝶科蝴蝶的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体型中至小,身材粗短,密布鳞毛,触角棍棒状,末端数节尖细弯曲如钩是本科独有的特徵。

缰弄蝶科也叫澳弄蝶科,只有一属二种,其飞行姿态很特殊,很敏捷,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在中国无分布。大弄蝶科后足胫节只一个距,翅展超过40毫米,触角末端无尖,也不弯曲,头比胸部狭。弄蝶科后足胫节有二个距,翅展在50毫米以下,触角钩状明显,头比胸部宽或一样宽。缰弄蝶科和前面两者的区别是雄性后翅具有翅缰。


大型弄蝶飞翔力很强,幼虫加害丝兰和龙舌兰等植物,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弄蝶科后足胫节只一个距,翅展超过40毫米,触角末端无尖,也不弯曲,头比胸部狭。弄蝶科后足胫节有二个距,翅展在50毫米以下,触角钩状明显,头比胸部宽或一样宽。缰弄蝶科和前面两者的区别是雄性后翅具有翅缰。

凤蝶科是昆虫纲鳞翅目的中到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凤蝶科还包含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亚历山大鸟翼凤蝶。凤蝶科的成员是最美丽的昆虫,有些种类是害虫,幼虫寄主多为芸香科、马兜铃科、樟科及伞形花科的植物,部分种类受到保护。

喙蝶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内缘臀区较发达,寄主植物为朴树。


绢蝶科是蝴蝶的一种科目类。所属于其科目下的蝴蝶种类一般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蝶翅半透明近圆形,本科蝴蝶和凤蝶科很接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分布在古北区及东洋区,世界已知52种,我国有2属35种,包括我国Ⅱ级保护动物阿波罗绢蝶。

粉蝶科已知1200多种,分3个亚科,广泛分布,我国有130种左右。体型通常为中型或小型,最大的种类翅展达90毫米。色彩较素淡,一般为白、黄和橙色,并常有黑色或红色斑纹。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无尾突。前足发育正常,有两分叉的两爪。不少种类呈性二型。寄主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科等,有的为蔬菜或果树害虫,以群集迁飞著名。

灰蝶科是蝴蝶凤蝶总科中的一个科,全世界约有6000种,是蝴蝶的第二大分类,物种遍布世界上(南极洲以外)各地,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属小型蝴蝶,翼展通常不超过5厘米。翅膀两面的花纹常有不同,同种而不同性别亦会有不同颜色。部份雄性灰蝶前脚退化成一蹠节,但仍步行。很多种类后翅具有尾突及眼点,停下时让尾摆动,看起来像头部。灰蝶的幼虫形状扁平,犹如蛞蝓,身上有腺体能分泌蜜露吸引蚁群,形成共生。


蚬蝶科是类似灰蝶的小型蝴蝶,头小,触角细长,多数种类无尾状突起,少数种类有尾突,喜欢在阳光充足时飞翔,飞翔迅速但飞行距离不远,休息时翅膀喜欢展开。已知1300多种,大多分布在新大陆,其次为澳洲区,古北区、东洋区和非洲区种类都不多,中国有26种,常见的有白带褐蚬蝶、白点褐蚬蝶。

斑蝶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头大,复眼裸出,前足皆退化,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白、红、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因为体有恶臭,鸟不捕食,成为其他蝶类的模拟对象,例如桦斑蝶。

绡蝶科是南美品种,中国没有分布,他们以透明的翅膀而命名,和凤蝶科很接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成虫触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状,下唇须短,体被密毛,翅近圆形,翅面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斑纹多呈环状。前翅R脉只4条,A脉2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眼蝶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翅上常有较醒目的外横列眼状斑或圆斑,小型或中型种类,体躯细瘦,头小,颜色暗淡,通常为灰褐、黑褐或黄褐,少数红色或白色,翅上有较醒目的眼状斑或圆纹,少数没有或不明显,前足退化,毛刷状,折在胸下不能行走,无爪,雄蝶通常有第二性征,包括后翅正面亚前缘区的特殊鳞斑(斑上有倒逆的毛丛)及前翅正面近A脉基部的腺褶。

环蝶科是昆虫纲鳞翅目的一个科,属中至大型种类,分布在亚洲、澳洲、印度和南美等地,颜色多为黄褐色或灰褐色,色彩多数暗而不鲜艳,少数种类具有蓝色斑纹,双翅的面积较大,虫体较小,翅腹面常具有圆形斑纹,并因此而得名。根据记载,全世界的环蝶共有约200种,我国有13种,而广东则有9种。

闪蝶科的学名为美神维纳斯的名字,意味着美丽、美观,也叫灿蝶、闪光蝶、摩尔浮蝶等,幼虫圆柱形,细长,中部稍大,饰有明亮的红褐、黄褐、黑褐的斑纹,幼虫具有明显的彩色“毛丛”,通常有一个尾叉,类似眼蝶的幼虫。


蛱蝶科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少数种类有性二型,有的呈季节型,极少数种模拟斑蝶,是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科,有些专家再把它细分为几科,如海军上将蛱蝶、蛱蝶、王蝶、斑蝶和赤蛱蝶。

珍蝶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前翅窄长,显著比后翅长,腹部细长,下唇须圆柱形,前足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能从胸部分泌出有臭味的黄色汁液,以逃避敌害,因之也为其他蝶类所慕拟,多数种类翅红色或褐色,近似其所生长的环境,有的有金属光泽,少数种类透明,慕拟其他昆虫,中室开式或闭有细的横脉。

袖蝶科又称长翅蝶科其特征足翅膀狭窄,触角较长,腹部细长,翅展60~100毫米,因体内含有毒素,故又称毒蝶,也有学者将其归入蛱蝶科称纯蛱蝶亚科。成虫通常飞行缓慢,经常大量群集在开阔的地方,在夜晚形成“睡眠集会”,栖息在灌木从中,而且常常会夜复一夜地返回同—地点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