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木日报|日本木材出口5年翻7倍?森林蓄积量40年间翻番


芬木日报|日本木材出口5年翻7倍?森林蓄积量40年间翻番



在大众印象里,日本一直是个饱受资源匮乏之苦的国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对木材需求持续旺盛,日本的杉木出口量以迅猛势头高速增长,未来更有望在我国结构木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据日本福冈县门司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九州经济圈的木材出口额达到116亿日元,比上年增长约70%,刷新历史纪录。由熊本、鹿儿岛等9个县组成的九州经济圈承担着日本约60%的木材出口,自2012年至2017年,这一地区的木材出口量已经在5年中翻了7倍

九州经济圈的木材出口增长也带动了日本全国木材出口量的走高,2017年日本木材出口额达到326亿日元,增长37%,创下了38年来新高


停止采伐后,“爆买”日本木材

在惊艳涨势的背后,我国的木制品行业成为日本木材增量的主要贡献者。2017年日本全部木材出口中,有约40%流向了我国市场

在自然禀赋、产业需求、环保因素叠加影响之下,2017年我国进口木材合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0849.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6%。这为包括日本在内的诸多木材出口国带去好消息,近年来,我国“爆买”日本木材的新闻频频出现,从侧面佐证了木材贸易的新动向


森林蓄积量40年间翻番

日本的森林面积达到250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森林蓄积量达到了49亿立方米。作为对比,国土面积是日本26倍的我国截至2016年底的森林蓄积量约为151亿立方米

日本在战后营造了大面积人工林,占全部森林的61.2%,而其中半数以上已超过10龄级,正式进入主伐期和资源利用期。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为满足战后基础设施重建需要,日本自1945年至1965年间大量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在这段时间中,日本政府鼓励民众开垦北海道地区,将大量森林地带伐平改建为牧场。然而迫于北海道苛刻的种植环境,全部4.5万户开垦家庭中,只有28.6%的人选择留下。这使得开垦的大量空闲农牧场沦为因肥力流失而无法再度生长树木的荒地

为扭转这一情势,同时扶植本国木材行业以支持日本进入60年代后的经济腾飞,日本政府于1964年颁布《林业法》,提出政府“应制定计划定期关注森林资源状况,并对重要的林木资源进行公有化”

在政府主导下,日本森林不仅止住了萎缩趋势,同时为经济腾飞期间的建筑业及造纸业提供了支撑。在此期间,日本政府首先禁止了盲目砍伐,而是在小块的、分布式的区域种植以纸浆用树种为主的速生林,并进行轮伐

进入70年代后,随着日本进口木材数量增加,以及全国范围的植树运动取得成效,日本在植树上放慢脚步,转而将精力转向森林经营权的改革以及私有林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的林业工作重点又从产业发展角度向保证物种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倾斜

从1966年到2002年,日本森林蓄积量从19亿立方米增加至40亿立方米。其中,人造林蓄积量从5.6亿立方米上升至23.4亿立方米


我国修法为日本杉木“松绑”

在2017年九州经济圈出口的原木中,杉木的比重占到了80%。杉木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针叶树种,属中低档次木材,在家具制作中有着较高的性价比

按照作为我国建筑基本法规的《木结构设计规范》,日本的杉木和柏木都不能用作木制建筑的大梁和柱子。2017年,我国修订《木结构设计规范》,确定自今年8月起将允许日本产杉木作为木结构建筑物的结构木材使用

另一方面,我国国内林木禁伐、环保督查等政策影响也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我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6月份我国原木及锯材进口量为4847.2万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增加9.7%

福冈县门司海关估计,今年的日本木材出口量还将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上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