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如今,許多孩子沉浸在手機世界中,不與人溝通甚至耽誤了學習,家長們對此十分焦慮,但不知如何應對。

今天就來和星火君一起來看看南寧二中和南寧十四中的資深心理老師,為家長們提了些什麼建議吧: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案例

一位焦慮的媽媽留言,說自己的女兒整天沉迷於手機和網絡,無心向學。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這位母親心急如焚。如今女兒已上初三,家長應該怎麼辦?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南寧市第二中學 心理學高級教師 譚行績:

學會溝通 打罵孩子情況變得更糟

親愛的家長:

您好!

來信已閱,在四顧皆是“低頭族”的今天,家有手機依賴成癮的孩子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面對“手機依賴症”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面對有“手機依賴症”的孩子,首先需要通過孩子的朋友、最近的情緒、在學校的表現等瞭解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是父母影響?還是周圍朋友的影響?其次是走進學校,與班主任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態度、在學校的交友情況、在學校使用手機的情況,在瞭解後再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表達其內心真實的想法。

當能夠溝通時,家長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週末多鼓勵孩子參加興趣愛好活動,讓其課餘生活更加豐富。有些家長經常以工作忙為藉口,對待孩子不夠耐心,因此家長需要戒懶戒燥,積極與孩子交流,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和機會。同時,父母也需減少玩手機的時間,為孩子樹立榜樣。還可以召開家庭會議,和氣分析孩子的現狀,討論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沉迷手機嚴重、溝通無效時,父母需要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切不可打罵,以免情況變得更糟。類似案例中的初三女兒,當家長與其溝通無效時,便需向老師瞭解女兒的學習情況,看孩子是否因在學業上遇到困難、學業上無目標導致沉迷手機。若是學習原因,則應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改進;若不是學習原因,家長則可尋求專業心理老師的幫助。

初、高中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成熟,有成人感,大多數覺得與同輩交流比與父母交流更好,因為他們覺得父母不能夠理解他們。所以總的來說,需要父母真正去了解孩子,充分了解以後再進行溝通

許多孩子從小開始接觸手機,有的父母只要孩子一吵鬧就用手機哄,導致孩子對手機存在依賴,讓孩子覺得只要他一吵鬧父母就會給手機玩。因此在家庭環境的營造上,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避免孩子過多接觸手機,延遲孩子開始玩手機的年齡。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無論何時,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與支持才是最給力的告白。祝您和孩子早日走出困擾。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南寧市第十四中學 專職心理教師 王昭:

放下焦慮 把“命令”改成“約定”

親愛的初三家長:

您好!

我很理解您現在的心情,太多的焦慮、著急與無助。看得出來,您為孩子的學習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就是事與願違,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

正如您所想的,初三的孩子應該為中考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力爭考上一個好的高中。而您的女兒卻沉迷於手機和網絡,甚至還變本加厲。我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學習適應問題。孩子無法適應初三的學習要求,跟不上緊張的學習生活節奏,由此產生厭學、逃避心理。二是學習目標制定不合理。學習目標過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挫傷孩子的自信心,無法獲得價值感與成就感。三是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當孩子看到其他同學都在認真學習,而自己卻沉浸在手機和網絡中,她內心也會彷徨茫然。這是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最想得到的支持恐怕是家長。但是處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越是強硬不讓她做,她偏偏這麼做。她可能尋找向父母證明“你們是控制不了我的”的機會。那我們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第一,放下您的焦慮。把孩子當作一個不同的孩子看待,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全然接納這個孩子當下的狀態。

第二,家長需要“閉門反思”。家長需要關起門反思,在自己和孩子的這種親子關係中,是否出現了一些壓力或者狀況需要去面對,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強制孩子“不要玩手機”。

第三,把“命令”改成“約定”。您可以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跟孩子聊的姿態可以是:你玩手機我並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制定一個規則。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把制定規則的權力交給孩子,把監督執行的功能留給自己。

總之,接納孩子、理解孩子,積極陪伴與真誠鼓勵,重塑孩子的自信心是您當下需要做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建議,希望對您和您的女兒有所幫助。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南寧二中、14中資深心理老師支招:孩子迷戀玩手機怎麼辦?

本文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