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世人常說,美食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

張嘉佳說:

美食的意義,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獲取,不是記錄,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環境裡,去改變自己的世界觀。

民以食為天,詩人皆愛美食,古人也不例外。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在古代,都有什麼食物入了詩人的作品中吧!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次韻田園居》

宋·方岳

帶郭林塘儘可居,秫田雖少不如歸。

荒煙五畝竹中半,明月一間山四圍。

草臥夕陽牛犢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園翁溪友過從慣,怕有人來莫掩扉。

風起稻米香,螃蟹肥美,惹人憐愛。此時,來一壺陳年香酒,將柴扉打開,等溪友路過,好與他一同暢飲。

反觀人生,世上的路都是靠人走出來的,總需要有一個人吃螃蟹,而往往吃螃蟹的這個人是最終的成功者。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食粥》

宋·陸游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信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活到85歲的陸游是養生大家,粥便是養生秘訣,熬粥首選山藥,更加有益身心。

木心說:

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念予畢生流離紅塵,就找不到一個似粥溫柔的人。

人生淡如粥,樸實無華,方是真我。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閒話揚州》

清·易君左

江山最愛是才人,

心自能空尚有亭。

王四酒家風味好,

黃雞白酒嫩菠青。

“三黃雞”配白酒,肉肥美,酒酣暢,一口下肚,滿滿的飽腹感,愜意十足。

食物有很強大的治癒力量,這世上,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惠州一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甜爽可口,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蘇東坡為吃荔枝,寧願做嶺南人。

林清玄說:

每個人的命運其實和荔枝花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開花,默默的結果。

縱使命運如何捉弄人,靜默無聲的反抗,是對苦痛最好的應答。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人月圓·山中書事》

元·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酒入愁腸,茶也醉人。

馮唐說:

茶是一種生活,酒是一種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再遠,也有相通的地方。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

人生如酒亦如茶,切莫貪杯,知足常樂。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吳櫻桃》

唐·白居易

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穠氣味殊。

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

鳥偷飛處銜將火,人摘爭時蹋破珠。

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後日即應無。

似瑪瑙,如紅珠,香氣襲人,酸甜可口。

有人說,櫻桃不易保存,芳華已逝,卻可以釀成櫻桃酒,長久收藏。

人生是一場未知的旅行,千萬條道路,這條不通走那條,未來總是可期的。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

宋·陸游

宣城繡瓜有奇香,

偶得並蔕置枕傍。

六根互用亦何常?

我以鼻嗅代舌嘗。

木瓜獨特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陸游稱其為“奇香”,名副其實。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古時候,木瓜被當成定情信物的代稱,頗有意境。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宋·楊萬里

梅子留痠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閒看兒童捉柳花。

生津止渴,益肝養脾,梅子歷來是夏日解暑首選水果。

一禪曾經問師父,何為思念?師父回答說,日月星辰,山川大河,都是那人,無可躲。

一禪問,可否具體點?師父說,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一禪又問,可否再具體點?

師父說:後山的梅子熟了,只是再也沒有一起摘梅子的人。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初夏遊張園》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

味道甘美,柔軟多汁,金黃的枇杷掛在樹上,正好酒後解渴,好不盡興。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觸景生情,枇杷入了相思,直教人斷腸。

美食入詩,每個字都是美味

美食也是需要知音的。

董克平說:

喜愛美食,是生活的一個樂事,佳餚不僅可以品味飽腹,還可以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時,瞭解沉澱在美食中的歷史、文化和民俗。

愛美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