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父愛?父子二人曾因金錢鬧到分家的地步

說起朱自清的《背影》應該是家喻戶曉,還是中學生必學課文之一,尤其是其中火車站買橘子的那個場景,曾經感動了很多人,但是朱自清父子的關係遠遠沒有《背影》中看起來那樣和睦,甚至可以說他們父子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人,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金錢。

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父愛?父子二人曾因金錢鬧到分家的地步

朱自清本人曾經在《笑的歷史》中說道:你有事之後,雖統共只拿70塊錢一月,他們卻指望你很大,他們恨不得你將這70塊錢全給家裡!那麼朱家的經濟問題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

1917年,朱自清父親的工作沒了,而且家裡還欠下了一屁股債,而那個時候朱自清還在上大學,所以家裡人並沒有怎樣逼迫他。可是1920年朱自清畢業之後,一切都變了,他開始參加工作,也開始掙錢,可是錢全部父親拿走了,自己幾乎沒能留下一丁點,這就意味著朱自清沒有獨立支配經濟的自由,這就讓朱自清心裡時常埋怨,與父親之間的爭吵也是越來越多。

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父愛?父子二人曾因金錢鬧到分家的地步

父子失和的導火索是1921年,那個時候朱自清在揚州八中擔任教務主任,但是朱自清父親與揚州八中的校長私交甚好,於是他就讓校長每次發工資都直接送到家裡他的手中,根本不經過朱自清自己的手。父親這樣的做法徹底惹怒了朱自清,一個月後朱自清就憤然離家,父子二人徹底鬧翻,朱自清去外地支教,同年冬天,朱自清又從接回自己的妻兒,開始在杭州組建自己的家庭,朱自清父親也宣佈自己沒有這個兒子,不許朱自清以後再進家門。

於是1922年,朱自清帶妻兒回家,可是父親卻將大門緊閉,根本沒有要跟他和解的意思,朱自清待了幾天之後,只好帶著妻兒悻悻離去。關於父子二人後來的交集就是這篇寫於1925年的《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父愛?父子二人曾因金錢鬧到分家的地步

《背影》開頭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了!按照這個時間算,確實符合父子失和的時間區間,而當時父子二人關係稍微和解還是因為家裡“禍不單行”,一方面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所以家裡的光景也是越來越困難了,正是這樣的困難才促使朱自清父親原諒了朱自清,而且人到中老之年,時常的落寞讓他開始懷念和惦念著親人的美好。

儘管一篇《背影》寫出了父子深情,但是朱自清父子二人之間的矛盾是不會因為這樣一篇文章就徹底消除的,因為他們二人的思想之間存在著天差地別般的變化,朱自清父親是一個傳統的專制家長,在他心中,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話,所以看到朱自清反抗自己,他心中自然惱怒,可是朱自清是受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新青年,這讓他很不滿父親的很多作為,這之間的矛盾是根本無法調和的。

朱自清的《背影》講的是父愛?父子二人曾因金錢鬧到分家的地步

很多人就會說朱自清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如何糟糕,為什麼還是寫出了《背影》這樣一篇歌頌父愛的文章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朱自清和父親一直沒有住在一起,如果二人住在一個家中,估計朱自清不但不會寫《背影》這樣的文章,還會對父親心生怨恨不可。正是因為兩個人居住得距離很遠。所以父親之間的親情才有了值得回味的必要,否則,父子二人天天因為價值觀的不同各種爭吵,只會讓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

想想現在很多人出外面工作之後才知道家裡人的珍貴,可是一旦跟家裡人近距離接觸幾個月,還是會因為各種思想和價值觀的不同發生衝突,有一句話說的好:你可以輕易躲過一頭大象的攻擊,卻無法避開一隻螞蟻的噬咬。其實古往今來,名人和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在這一點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