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将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文件时提到,《规划》要求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

专家和农业系统干部分析,这份文件是关于乡村振兴的全方位的顶层设计文件,对于城乡融合发展以及新集体经济方面都有一些新的阐述,给城乡关系有了新定位。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这五年具体如何呢?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规划》有关情况: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规划编制不能搞“一刀切”

  • 国家发改委作为《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总结了过去发展过程中哪些经验教训?

张勇表示,经验就是不能搞“一刀切”。中国不同地域农村的差异非常大,不能定“一刀切”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指标和目标。要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指标,《规划》提出要区别对待,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差异的客观存在进行区别处理。


对现有乡村作了分类。《规划》把现有乡村分成了四类:

一是集聚提升类

二是城郊融合类

三是特色保护类

四是搬迁撤并类

针对这四类不同乡村,分别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原则、方向、目标和任务。“当然,因为中国的农村太多,这四类也不可能涵盖全部的乡村,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方向,各地还要在这四种类型基础上,结合实际划分本地区的乡村类型并区别对待。”

坚持梯次推进乡村振兴。《规划》提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乡村,到2022年,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其他大部分村庄,目标任务就不能像东部沿海农村定得那么快、那么高,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点要到2035年。贫困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可能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这就要区别农村的实际情况,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不顾客观现实,搞大拆大建,盲目制定一些高目标,还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聚焦阶段任务。

在2020年以前,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不一样,最优先、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

把握好节奏力度,稳中求进。乡村振兴要办的事不可能一天办成,财力也不允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第一场“硬仗”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要打的第一场“硬仗”。

余欣荣表示,这些年来,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明显落后的。数据显示,全国还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还不到一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此,《规划》提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六个重大行动。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张勇介绍说,《规划》坚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条件;进一步加快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进一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在具体措施上细化、实化,以使《规划》在补短板、强弱项上真正做得到、做得好。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促进城镇和乡村“双轮驱动”

  • 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记者问到如何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张勇表示,在城镇化进程中,从国外经验来看,确实存在很多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高度繁荣、繁华,农村落后跟不上发展的情况,在我国也依然存在。


“在当前阶段,按照补短板的要求,我们要找准农村的短板,然后发力。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城市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双轮驱动,不可偏废,只抓农村不抓城市,或者只抓城市不抓农村。”张勇说,现在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建设方面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一半以上用在了农业农村方面,这个力度还在持续加大,比例还在进一步提升。

张勇指出,下一步,《规划》在促进城镇和乡村双轮驱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富裕的乡村。
  • 二是推进城乡统一规划。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补短板,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还要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均等、资源能源共享、生态环境互促的格局。
  • 三是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二十个字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第一位的,农村只有产业兴旺了,发展才有基础、有后劲。要重塑城乡关系,特别要向改革要动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