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本文约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虞大明

著名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

好读,顾名思义即“喜好阅读”。当今世界,爱好阅读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文明素养高的、强大的民族。自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 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起,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全民阅读——日本政府推行每日“亲子共读”; 英国政府各类阅读活动声势浩大;委内瑞拉每年免费发放数百万册经典名著……有人将阅读看作“文化的浸润和传承”,有人将阅读视为“灵魂的洗礼”。

中华民族自古好读——战国的《苏秦刺股》,西汉的《孙敬悬梁》和《凿壁偷光》,西晋的《车胤囊萤》,南北朝的《孙康映雪》等,这些经典的家喻户晓的好读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书香的熏陶下博古通今,继往开来。然而,在当今世界趋于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年人均阅读量逐步下行,处于世界后列。这肯定是个问题。

任何优良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从孩子抓起,阅读也是如此。如何让儿童树立好读的意识?如何让儿童养成好读的习惯?如何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无疑要肩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因此,略读课文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01

解放学生,激活“好读”动力

当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很少听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意味盎然的“声音”。这跟不少教师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去阅读有关。有的直奔主题,教化意味甚浓;有的抓住一点翻来覆去,纠缠不清;有的“掘地三尺”,把阅读活动演变成脱离学生实际的“学术研究”;有的教学模式单一,教法千篇一律……

这些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应付的境地,自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会使学生觉得学语文、读书索然无味,更何谈“好读”?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解放”学生,略读课文教学更应“解放”学生。努力促成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究,呵护创造性见解,珍视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01

多一点“生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少一点理性的分析, 少一点“好心”的告诉,少一点严肃、冰冷的说教,留足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一点“以生为本”,多一份“创见”,多一份情趣,自然学生会多一点成功体验,多一点快乐感觉。

02

多一点“尊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作为教师要学会尊重、包容、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多给学生体验和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表达个人独特感受的机会。若非太离谱, 若非太不入流,绝不“妄加干涉”,更不“天下一统”。任何“以应师为基本点的阅读教学”,任何“指向标准答案”的阅读教学,都焕发不了生命的活力。

03

多一点“情趣”

儿童毕竟是儿童, 儿童的天性是崇尚好玩,喜好新鲜,追求快乐。杨再隋教授曾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提出“轻轻松松学语文”的观点。因此,作为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拒绝功利,把“儿童”真正当作儿童,多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多设计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 激活孩子的阅读动力。

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虽值得提倡,但也应区别对待, 新版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不无道理。试想,如果任何阅读活动都跟动笔做题联系在一起,就像各种测试中的阅读考查一样,学生还会有多少阅读的兴趣和冲动?笔者在教学《刷子李》时,呈现了“由教师装扮而成的粉刷匠”照片;在教学《金钱的魔力》时,呈现了“沙皮狗” 的丑陋嘴脸;在教学《珍珠鸟》时,师生转换角色,进行情境对话……

这些举动, 目的相同,也就是让学生们轻轻松松、有情有趣地读书、学习、成长。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02

落实预习,养成“好读”习惯

语文学习不是从语文课堂铃声响起、师生问好之后才开始的,而应当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略读课文学习要达成预期目标,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的能力。略读课文课前预习的任务指向可以包括“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凭借自主学习,了解文本大意;依托导读提示,尝试问题解决;践行自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广泛查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内容。

特别是“广泛查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就很有落实并坚持的价值。因为要完成这一任务,势必凭借广泛的相关性阅读查询。而相关性阅读查询,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开放、研究性质的阅读活动。而且,此类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 更多地指向现代的网络阅读、媒体阅读等形式,学生大多兴致盎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预习坚持到底,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课前阅读的习惯,也终将让学生走向“好读”。

要使预习真正收获实效,在实际操作上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01

倡导个性预习

如果将预习异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的预先学习,终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而最终无奈应付。如何凸显预习的个性化,需要教师有所作为。教师应当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科学、灵动地设计预习任务,并以“预习任务单”的形式加以固化,使学生对预习既感新鲜又可操作。

02

搭建交流平台

学生在经历了个性化预习之后,很期待教师能给予他们交流、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很期待能得到教师以及学习伙伴的肯定和赞赏。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留出时间,展示、交流、评价学生的预习成果。或口头交流,或书面展示,努力使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预习成果成为教学的资源和崭新的起点。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03

结课拓展,唤醒后续阅读

阅读活动大致有五重境界:一为读好一篇文章;二为读好几篇文章;三为读好一本书;四为读好一段人生;五为读好一个人。因此,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结束, 应当是孩子们另一个崭新的阅读活动的开始。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 如果能巧妙、合理地处理好结课环节,则一定能较好地承载起“唤醒后续阅读”的使命。笔者尝试过多篇略读课文的公开教学实践, 但凡学生意犹未尽的,往往是那些在结课环节用心良苦指向课外拓展阅读的课。

比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结课环节师生对话如下。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师:萧红的童年是自由自在,无比快乐的,于是,她用笔写就了一部童年生活的回忆录,它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件显示《呼兰河传》的封面】你们猜猜看,在《呼兰河传》里,我们还能读到些什么呢?

生1:我们能读到萧红童年生活中其他快乐的事。

生2:我们能读到萧红童年其他难忘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的生活。

师:同学们,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我被震撼了。他是这样评论这部小说的。【课件显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你们一定知道, 哪个词深深震撼了虞老师?(生:凄婉)相信这个词也一定震撼了你们。要解开心中的谜团,办法只有一个,是什么?

生:去读《呼兰河传》。

师:愿意通过亲身阅读去解开心中谜团的孩子,请举手。

生小手如林。

综观这个课例的结课环节,关键点在于指向了课文的出处,精心安排,营造冲突,点燃心火,并用心实施,将学生引上了“课后拓展阅读”的意义非凡的发现之旅。需要强调的是,此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切忌轻描淡写、敷衍了事。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件值得终身修炼的事情,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热情, 用我们的责任,潜心研究和实践略读课文教学,使小课堂变成大语文,使一篇篇略读课文变成一个个快乐源泉,最终让学生擅长阅读、喜好读书、欲罢不能,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阅读推荐

1.名师工作坊 | 李煜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冷思考

2.名师工作坊 | 们真的会略读么?虞大明老师告诉你让学生“善读”的方法!

文章来源丨《中国教师》杂志2018年第9期

图片来源 | 网络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邮发代号:82-113

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名师工作坊|虞大明:如何让儿童“好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