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的战友们在抗洪,他们是我心目中最钦佩的人

父亲希望我有一个远大的前程,故在我名字中取有鹏程二字。2007年,当我告别校园,踏上从军之路,因此我就成为了家里世世代代第一个穿上军装的人。“迈出农村这道坎,能在部队干多久就多久!”父亲经常这样对我说。

入伍之初,我服役于四川武警某机动师。先后随部队参加了藏区维稳和汶川抗震救灾,两年的摔打磨练和任务考验,也渐渐磨平了青春的棱角,使我慢慢成长成熟起来。

2009年,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武警龙岩森林支队应运而生。一纸令下,从以前的“操枪弄炮”到摆弄风力灭火机,我光荣的加入到这个绿色方阵。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的第一次灭火,经历过的尴尬与失落

第一次上火场的尴尬与失落,50米的火线,操作灭火机动作要领不对,火反而越吹越大,十分钟的战斗我消耗了半个小时。研判火情错误,自己差点被大火围困,是战友们生死关头杀出“血路”,给我帮困解围。

一年的“魔鬼式”历练,我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训练中来,对照教材学,向经验丰富的老班长请教。2013年2月25日,上杭县太拔乡发生森林火灾,我带领二班攻火头、打险段、保目标,从当初的茫然到后来的有勇有谋,灭火战场上慢慢开始展现出了自己的锋芒。

经历多次让人触目惊心的森林大火,我慢慢意识到,如果自己能通过普及防火知识,就能减少森林火灾发生。让人人重视森林防火,与在火场灭火一样,意义重大。

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中队部电脑前,拿着本子和笔试着撰写森林卫士风采的稿件,恰被下队检查的支队宣保股长靳建坤发现。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热情地说:“嗨,小伙子,喜欢写作啊。”我坚毅的回答到:“是,我也想当一名兵记者!”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第一次采访灭火作战 ,心情复杂与忐忑

2013年3月26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支队组织“新闻报道员培训班”,靳股长特意把我安排到培训中来,尽管当时许多战友都不是很看好我,但是我既然选择了,我想再难我也要走下去。

踏上从记之路,心中也有些许忐忑不安,一点新闻报道的基础都没有,我该怎样开局上路!时常摸着键盘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起初,依葫芦画瓢,模仿别人的手法写。后来,自己买来一堆新闻、摄影书籍,私下里认真研究琢磨,这种格式的叫消息,这种格式的叫通讯,那种格式的是评论……从此白加黑、五加二成了日常必修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培训中,投出去的几十篇稿件中,在绿色时报中第一次刊发了《漳州大队成功处置破坏光缆事件》稿件,让我兴奋了一晚难以入眠。同年底,我也从基层正式调入机关,成为一名专职新闻报道员。

在报道员这岗位,我深知坐在办公室是等不到新闻,要想拍到好的素材,写出精彩的故事,就要和战友们一起勇上任务一线,训练中一起摸爬滚打。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的战友杨矿林连续作战出现流鼻血,仍然坚守一线

2015年5月中旬,长汀县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庵杰乡,道路坍塌、桥梁被毁、通讯中断,已经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我第一时间拿起手中“武器”,抢着和党员突击队一起挺进“孤岛”展开生命营救。

开进不到10分钟,带队的大队长王自洋突然发现脚下泥土出现松动,“不好!塌方!突击队迅速向左边撤离!”我赶紧按下手中摄像机,大家紧急撤离不到10秒,“轰……”伴随着一声巨响,一块巨大的山体夹着山石瞬间崩塌!我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惊险时刻的同时差点被滚石砸中。大队长呵斥我说,不要命了吗!回过头一想,当时只顾着记录了,浑然没有把自己安危放进去……

山路陡峭难行,荆棘交错丛生。有的战友被荆棘扎伤,有的脚踝扭伤,但他们不敢作片刻耽误和停歇,近5小时的强行军胜利抵达庵杰乡,将灾情第一时间传出,稳住了灾区人民受伤的心。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得到了时任龙岩市委书记梁建勇“何以解忧、唯有森警”的高度赞誉。

去年10月,上杭官庄发生森林火灾,支队迅速调集龙岩、上杭两个大队百余名兵力,采取兵分两路方式投入到紧急扑救中。我跟随龙岩大队沿火场西北线进军。山路陡峭坎坷、蜿蜒崎岖,平均坡度为45度以上,战友们背负20多公斤的灭火装备登山,我相机内满满的都是他们手脚并用前行的困难与艰辛。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的战友们是最可爱的人

“咣……”随着灭火弹的爆响,战斗打响了。可燃物燃烧后形成一条条火舌,火头达5米多高,不少战友接近火线时,脸部、手上被树枝划伤,与火魔一线厮杀,没有一人退却。为拍好照片,我迅速跑到离大火仅三米的地方,当时感觉眉毛、头发都快被烧着了,但顾不上这些,只求最大限度拍出好作品展示武警森林官兵形象。战斗过后,加班熬夜整理素材,及时撰写火场故事,《惊心动魄18小时》《又见最美逆行者》《火场红孩儿》等报道第一时间在《人民武警报》《中国绿色时报》和军网刊发。

蓦然回首,台风中、洪灾里、火场上,我用上万张任务一线照片、600余篇新闻稿件,记录者属于森林卫士的别样芳华,也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军旅生涯的最美篇章。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我和战友们凯旋归来

如今,我用青春走过了11年的军旅时光,那是4015天96360小时5781600分钟。

时间带走的只是日历上的数字,带不走的却是岁月积淀下来的那笔人生财富。感谢军营促使我从一名愣头青蜕变成一名咬文嚼字的兵记者,让我用文字诉说着我和战友的动人故事。

部队马上将要进行实质性改革,我不知道在这条新闻路上还能走多远,但我深知父亲在一天天变老,而我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我现在要更加努力完成父亲对我前程的期许,给我的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新闻人物|童鹏程:从愣头青蜕变成兵记者

夕阳下的我们,即将面临着二次人生。我也要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但我准备好了

| 本期监制:杨文岭 主编:王 雪 陈维奇

|校对:韩兴华 杨国林 刘燕辰 张 杰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