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賈母的智慧,何以懂《紅樓夢》?

《愷叔說紅樓夢》第115期

不懂賈母的智慧,不足以讀懂《紅樓夢》。

為什麼這樣說呢?

曹雪芹寫《紅樓夢》,是以賈家為主線,而賈母作為賈家的靈魂人物,更是他筆下重中又重的人物。

賈母並不是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只會一味享樂,她其實是守護賈家的一棵參天大樹。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鼓勵女子去讀書的時代,

如果不是從小就被賈母帶在身邊教養,並讓自己去讀書,元春能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中當女史、後來更是才選鳳藻宮並加封賢德妃嗎?

如果不是從小就被賈母帶著遠離了冷漠無情的邢夫人,並讓自己去上學,迎春估計永遠也迎不來人生的春天。

如果不是從小就被賈母帶著離開了黑心腸的趙姨娘,並讓自己去讀書,探春會成為在管理方面連王熙鳳都自愧不如的三姑娘嗎?

如果不是從小就被賈母接到榮國府照料,並讓自己去上學,母親早逝、父親又不管不顧的惜春,估計會變得跟她哥哥賈珍一樣、越墮落越快樂。


不懂賈母的智慧,何以懂《紅樓夢》?


因為有了賈母的教導,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成為了皇上身邊的大紅人,能在賈家的外部為家人保駕護航。

因為有了賈母的教導,探春變得“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興利除宿弊”,她在大觀園首創的承包制,更是賈家百年曆史的一大亮點。

因為有了賈母的教導,迎春和惜春都“出淤泥而不染”,活出了自己人生的春天。

如果沒有賈母的教導,元春四姐妹很有可能都會活得像夏金桂、多姑娘那樣低俗不堪。

在當時,賈母能擁有這種重視女子教育的智慧,是十分難得的。

除了擁有重視女子教育的智慧,賈母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智慧,那就是不為難晚輩、不給晚輩添麻煩。

婆婆、媳婦和孫媳婦的關係,基本上就是天敵關係,極少有做婆婆的,不為難自己的這些晚輩的,很多婆婆更是沒事找事、以給這些晚輩添麻煩為榮。

但賈母不是這樣的人,她對自己的晚輩都特別好。

她的兩個兒媳婦,邢夫人“傻黑苦”:愚鈍、腹黑、苦瓜臉,而王夫人則像個木頭、不會說話。她們兩個如果是其它侯門公府的媳婦,估計會被婆婆各種嫌棄。

然而,賈母一直很體恤她們的不易。按理來說,她們兩個,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伺候好賈母。但是,賈母一直儘量不給她們添麻煩。像邢夫人帶黛玉去見賈赦時,賈母就讓她不用再過來伺候自己吃飯了。像賈母在雪中前往大觀園,也沒有通知她們兩個,不然她們又要做一大堆的準備。另外,賈母經常還提前放她們兩個走,讓她們不用一直伺候自己。在那時,能有這樣涵量的婆婆並不多見。

賈母不僅對兒媳婦好,對孫媳婦更好。

賈母的大孫媳婦李紈年輕守寡,她一個人要負責把兒子賈蘭帶大,還要帶迎春三姐妹和黛玉這些姑娘做針線,這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然而,對李紈來說,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伺候好賈母。

換做一般的婆婆,並不見得就會對李紈這種孫媳婦好。然而,賈母一直沒有為難李紈,考慮到李紈的不易,賈母不但把她的月錢從五兩提升到和自己一樣的二十兩、年終分紅也給了李紈大份,而且儘量不麻煩李紈來伺候自己。

有一次,賈母過來大觀園找寶玉他們玩,李紈趕緊站起來伺候她。沒想到賈母竟然讓她坐下,說:“就如同我沒來的一樣才好,不然我就去了。”

可見,賈母真的對李紈很好。


不懂賈母的智慧,何以懂《紅樓夢》?


除了李紈,賈母對自己的另一個孫媳婦王熙鳳也是疼愛有加。

王熙鳳要管理好榮國府其實非常不易。在《紅樓夢》第74回寫道,王熙鳳面臨週轉困難,於是讓賈璉託賈母的丫頭鴛鴦,將賈母的一些私房資產偷偷運過來,然後由賈璉拿出去當了錢週轉,等日後收了租金再補上。

賈母知道後,不但沒有生氣,還故意假裝不知道這件事,實際上借鴛鴦的手去幫助王熙鳳渡過難關。

換做是像邢夫人這樣的婆婆,對此一定很生氣,覺得孫媳婦是在處心積慮想要吞掉自己的私房錢。

這不正顯現出賈母對孫媳婦的好嗎?試問能做到像賈母這樣體貼孫媳婦的,又有幾人呢?

賈母除了有重視女子教育、體恤晚輩的智慧,她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智慧,那就是上善若水。

雖然賈母已經是享福人,但是她作為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在《紅樓夢》第29回寫道,有一天,賈母帶著賈家的人去清虛觀打醮。

賈母的轎剛到了清虛觀門口,王熙鳳知道鴛鴦等丫頭在後面,趕不上來攙賈母,於是自己下了轎,忙要上來攙扶。

剛好有個十二三歲的小道士,拿著剪筒,在剪各處的蠟花。他得知賈家的人來了以後,急忙趕著出去藏起來,沒想到一頭撞在王熙鳳懷裡。鳳姐便一揚手,朝小道士的臉狠狠抽了一巴掌,把那小孩打了一個筋斗,大罵道:“野牛肏的,胡朝那裡跑!”

那小道士顧不上拾燭剪,爬起來往外還要跑。眾婆娘媳婦看到這個小道士滾了出來,都喝聲叫“拿,拿,拿!打,打,打!”

賈母聽了忙問:“是怎麼了?”

王熙鳳告訴賈母,是一個剪燈花的小道士沒躲出去,這會正在混鑽。

賈母知道後忙說,快帶那孩子過來,不要嚇著他。如果嚇著他了,他的父母一定會很心疼。

賈母於是叫賈珍去好生把那孩子帶了來。那孩子還一手拿著蠟剪,跪在地下亂顫。賈母讓賈珍把他輕拉起來,叫他別怕,又跟賈珍說:“珍哥兒,帶他去罷。給他些錢買果子吃,別叫人難為了他。”

多得賈母,這個小道士才躲過一劫,不然他早被賈家那些婆娘媳婦打出童年陰影了。

可見,賈母秉持了“上善若水”的做事理念。她的為善,其實已經幫賈家積了很多的陰德。


不懂賈母的智慧,何以懂《紅樓夢》?


綜上所述,賈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她重視女子的教育,體恤晚輩和一直保持“上善若水”的為人準則,能同時做到這三點的,試問又能有幾人呢?

因為有賈母這顆菩提大樹的蔭護,她活著的時候,賈家還算維持得比較平穩。後來,賈母死了以後,賈家很快就“樹倒猢猻散”,可見沒了賈母,賈家是萬萬不行。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非常欣賞賈母的大智慧。在他看來,賈母就是賈家的鎮家之寶。賈母雖然只是一個小女子,但是她的身上卻有大大的能量,用自己的智慧守護著賈家前行。

越懂賈母,才會越懂《紅樓夢》。當你能深諳賈母的智慧,就會讀懂更多《紅樓夢》想要傳達的智慧!

對於賈母和《紅樓夢》,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