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危机已经发芽?——业内20年老兵的风险提示

金鹏,自99年加入金山软件起,先后服务于TOM、ZCOM、暴风、搜狗、pps......跟雷军、孔毅、蔡文胜、汪东风、冯鑫、王小川、洪涛、张洪禹等一群互联网大佬、前辈、老师共同奋斗20年。经历过互联网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收获、感慨满满一身。

1999年起,进入IT圈,经历数次所谓的危机,目前回忆起来,也只有2001年前后那次最为凶险,记忆最深的事件是“网易做假账,被NASDAQ停牌”。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互联网在全世界刚刚起步,各种野蛮、不正规积累到一定程度,所谓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其实后续的几次互联网危机,都是“所谓”的危机——没啥大不了。

互联网危机已经发芽?——业内20年老兵的风险提示

公司倒闭。下拉箭头


这次即将到来的危机却甚是凶狠,理由有6:

1、代表着20年来,互联网最高水平的移动互联网进入瓶颈期;

2、接替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无论是之前叫嚣的AR还是VR,还是今天依然叫嚣的区块链,都没有实质性、应用层面的突破;

3、正如老罗所言“我们这代人死之前,还会经历2次吓尿式发展”,我们并不怀疑它的到来,但确实还需要几年时间,这个断档期,甚是寂寞。

4、头部应用集体熄火,DAU稳中带降,异军突起的头条系、快手,完全拯救不了整个行业,反而恰恰是加速头部应用转向的助推器。

5、头部公司没有实质性突破,又卡住咽喉要塞,对创业型小公司、对有好创意的公司,是灾难。

6、头部公司开始在核心数据上群体性作弊。包括不限于:DAU、广告曝光量……

给业内朋友们的3点建议:

1、参考每次危机,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商业本质,去掉浮夸,敢于自我批判,撕掉所有伪装。

2、从盈利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与10年前没啥不同,依然是游戏、门户稳定赚钱。所谓回归商业本质,就是企业回到赚钱的行业上来,要么自己是从业者,要么主动服务类似的赚钱行业;

3、除了以上2类,还有小说、影视、音乐等低消费可以获得幸福感的消费方向都值得关注。

关于投资的2点建议:

1、00700,依然是危机中的首选。甭管中国游戏审批制度如何调整,只要还有游戏变现这条路径在,游戏的脖子就攥在人家腾讯手里,完全是腾讯的自留地。其他小游戏团队,请速度、继续抱大腿,绝无他路。

2、今天再看项目,主要看是否能打平,养活自己,且未来1年内,是否有盈利计划60分。其次看这种盈利模式在未来环境好起来后,能否放大(80分)。最后看理想和格局(100分)。

个人的一点儿小总结,分享下,欢迎拍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