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才是區塊鏈的真正發明者?與「它」相比,比特幣自慚形穢

早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嬴政為了防止匈奴等少數民族入侵,派蒙恬北擊匈奴,又傾全國之力築起了一道萬里長城。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的秦朝為了修建萬里長城,動用了舉國上下數十萬人,乃是封建時期國力的最強體現。

這麼多人日夜勞作,修築長城,管理起來可是個大問題。

秦始皇才是區塊鏈的真正發明者?與“它”相比,比特幣自慚形穢

於是,秦始皇下令:將每塊修建長城的磚都刻上工匠以及搬運者的名字!以便在後期追責的時候可以直接找到負責人。

大家可要看清楚了,不是某段長城,是每塊修築長城的磚!

而且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就已經將區塊鏈概念中的“確權”如此應用,我們不得不佩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智慧。

與此同時,在每個“節點”也就是每段長城都設置了監工,而且這段長城修不好,監工要實行連坐!負責監視監工的官員沒有發現問題,這個官員也要實行連坐!而且監工之間可以互相揭發,揭發有獎!

連坐是當時最可怕的酷刑之一,所有人都要受到同等罪責的懲罰,如果一位工匠偷工減料,監工沒有發現、官員沒有發現,被秦始皇發現後,這一群人都要統統砍頭!

秦始皇才是區塊鏈的真正發明者?與“它”相比,比特幣自慚形穢

假如把這些“磚”比喻成比特幣(這裡只是做個比方,比特幣無法與我們的文化瑰寶相比!),那麼這些監工、官員就是區塊鏈的節點,彼此具有不可篡改性。因為篡改是要冒著殺頭風險的!

但是比特幣卻因為高度的去中心化而被“節點”肆意亂用,成為了斂財的工具。

在秦始皇的智慧面前,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真的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當然,秦始皇所提出的確權概念是在高度中心化的情況下。高度的中心化就是所有的節點只聽命於秦始皇,去中心化則是沒有統一的命令,就像是古希臘的公民大會制度一樣,投票解決。

秦始皇才是區塊鏈的真正發明者?與“它”相比,比特幣自慚形穢

最近應用寶很火的“區塊牛”做的正是與中心化確權相反的去中心化確權合約。

確權之後,節點便具有不可篡改性,除非該節點的控制者買通了51%個參與者,否則就無法更改。

想象一下,為了偷工減料長城的一磚而要去買通其他51%的監工,這樣做是有多蠢?

現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更多也是借鑑了古人的智慧,“區塊牛”致力於研究的“確權合約”目前已經通過了國家發明專利的審核,也是受到了先人的蔭庇,成為了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大樹下生存的一粒塵埃。

2018年對於區塊鏈這一新興技術是個挑戰,我們衷心祝願他們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