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个因失败而自裁的名将——楚国大将成得臣

楚国拥有八百年的历史,最开始被周天子封为子爵,这个是决绝中较低的一等,周朝分封诸侯一般是公、侯、伯、子、男五爵,但是楚国地处南疆,逐步扩张自己的领土,大家经常看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面积往往是最大的,因为楚国一直就是在南方地区不然征战,和南蛮诸族打仗,国土面积以及人口的增长导致楚国的国力变得异常强悍。

史上第一个因失败而自裁的名将——楚国大将成得臣

楚国大将—成得臣

成得臣,字子玉,楚国著名的令尹子文的弟弟,在公元前637年被封为楚国令尹,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位,长官军政大权,辅助楚成王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位悍将,但是性格较为刚烈。

成得臣拥有楚国最精锐的若敖氏禁卫军,面对佯撤军的晋军,成得臣一意孤行,不听楚成王的不要追敌的建议,率领一直精锐军队追赶晋军,这个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的典故,最终进入了晋军设置的埋伏圈中,导致几乎全军覆没的惨剧,成得臣在左右护卫若敖军的拼死守卫下突出了重围。

面对这样惨烈失败,成得臣自然就感到后悔,楚国由于几百年都在打仗征伐,对于军纪非常严明,失败的将军将会自裁谢罪,当成得臣在半途中挥剑自杀的时候,倍左右亲信制止住了。

成得臣率领残部回楚地,快到方城的时候,楚成王派使者来跟子玉说:“大夫要是进方城去,怎么向申县和息县的父老交待呢?”听了这句话,成得臣终于挥剑自裁了。

史上第一个因失败而自裁的名将——楚国大将成得臣

成得臣的战绩

1、鄀之战

公元前635年秋季,秦国和晋国对鄀宣战,楚国的方城拥有申县、息县,这两个都是非常大的地方,申公和息公负责守卫楚国边境,秦晋伐鄀的过程,楚国也是知道的,以为只是小的冲突,就派申公斗克和息公屈两人率领楚军守在商密抵御敌人,但是秦师使诈,突袭了增援的楚师,申公和息公最终都成了秦师的俘虏,秦师得了便宜就迅速撤离回国,成得臣得知这件事之后大怒,发兵征伐秦军,但是没有追上,为了挽回颜面,回来的时候顺手把陈打了一顿,并且把在楚国避难的顿子护磅到顿城。

2、灭夔之战

夔是楚国册封的属国,开国君主是熊挚,这可是正经的楚国王族,但是后来逐渐和巴人同化,竟然公开反对楚国,对于楚国的神融和鬻熊不在祭祀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令尹成得臣和斗宜申率兵灭夔国,夔君也被押解到楚国的郢都。

灭夔国后,楚国开始了对宋国以及齐国进行征讨了,宋国早年吃过楚国的亏,宋襄公被狠狠的羞辱了一番,宋襄公的儿子决定给父亲雪耻,但是宋国是小国不足以让楚国大动干戈,其实际目的是教训齐国。

齐恒公曾今回合诸侯逼迫楚国鉴定了城下之盟,楚国面子难看,现在齐恒公死了,他的儿子夺位互相攻伐,结果公子昭取得齐国君主的位置,其余7个公子全部到楚国避难,楚国打算利用这个给齐国做一篇文章,攻占了齐国的谷邑之后,让公子雍作为这里的齐王,相当于楚国的傀儡国,并且驻扎了一支精锐的卫戍部队留守,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情况。

因为楚国实在太自信了,感觉楚军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完全有实力牵制齐国不敢动弹,结果正如所想,齐国面对自己领地上的殖民地,硬是不敢动。

3、城濮之战

楚成王率领楚、陈、蔡、郑、许5国联军包围宋国国城,而宋国是晋国的盟友,所以后来就爆发了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

晋国此时是著名的晋文公公子重耳,经历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重耳历练出了各种优秀的品质,振兴了晋国,但是流亡的时候收到楚成王的礼遇和招待,制定了以后爆发晋楚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的约定。

成王时期,楚国已经灭了江汉诸姬,江汉边上的姬姓诸侯全部被楚国吞并,其中曹国和卫国是楚国的附庸,楚军围攻宋都久攻不下,这样长距离长时间的围攻战,对于后勤的消耗极大,宋都子民坚守了很久,晋国终于要对楚国发难了,开始先攻打曹,然后攻打卫国,并且使计让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大国协助攻打楚国,楚成王看见不对劲,让成得臣退兵回国,但是成得臣听不进去,执意率兵迎战,结果打败而归,引咎自杀。

史上第一个因失败而自裁的名将——楚国大将成得臣

楚国前期的经历

楚国本来是中原周朝的属地,随着势力的增强,要求周天子给自己加爵位,这样才能和自己的实力相匹配,但是周天子信丰周礼,周礼可是非常有讲究的,爵位可不是随便能加封和加爵的。

周昭王时期开始了三次伐荆楚的战争,但是在最后一次战争中周昭王溺死在汉水之中,楚国自称蛮夷,不受中原周王朝的挟制,所以自己称王了,打算和周王室平起平坐,到了后来的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史上第一个因失败而自裁的名将——楚国大将成得臣

先秦春秋战国诸侯:楚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