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大撤退 美股十月「過山車」

“10月,是股票投資最危險的月份之一。其他危險的月份是: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調侃,竟然成了市場上的“預言”。在美國股市的歷史上,兩次讓無數投資者傾家蕩產的大崩盤,恰好都發生在10月:1929年10月、1987年10月。

2018年10月,美股跌多漲少,市場波動性的提高使投資者感到緊張。

10月24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重挫。科技股雲集的納斯達克指數收跌逾4.43%,創2011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超600點,跌幅達2.41%,創三個月以來新低,抹平年內全部漲幅;標普500指數下跌3.09%,創5個月以來新低,同樣抹去年內所有漲幅。

不過10月25日,美股迎來大幅反彈,納斯達克指數上漲近3%,創7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標普500指數漲逾1.8%,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逾1.6%。

美股如過山車般大幅波動牽扯著投資者的神經。

美銀美林量化分析團隊的最新研報指出,其美股熊牛指標顯示,美股距離見頂轉熊也許只剩21個月時間。

近期已加入華爾街空頭行列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更是火上澆油,聲稱美股更大的痛苦還在後頭。

橡樹資本董事長及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則樂觀一些,他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反應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投資者的決策一定要基於實際內在價值和參與者的情緒。當前美股市場估值確實高於內在價值,但只是稍高。所以當前可以肯定的三件事是美股不是熊市,不會崩盤,不該變現。”

但考慮到經濟復甦形勢和美股牛市已進入老齡階段,霍華德·馬克斯警示說:“預計今後下滑的可能性大於上升。”

機構大撤退

高盛指出,儘管標普500指數在過去9年中有8年實現了第四季度上漲,特別是中期選舉年的第四季度會迎來反彈,但2018年可能會不一樣。

從宏觀環境來說,隨著美債收益率走高;中期選舉臨近,市場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憂慮正在上升;再加上稅改帶來的企業盈利增長開始放緩等因素,美股年底反彈很有可能實現不了。

早在今年5月,美銀美林量化分析團隊就發佈報告稱,該團隊發現被觸發的美股熊市指標數量大幅增長,已經達到13個(總數19個)。

10月22日,美銀美林提供了公司的最新熊市清單,相關的觸發指標數目繼續增加,達到14個(74%)。已經拉響警報的指標包括美聯儲利率高於0.75%(現2-2.25%)、標普500近24個月回報率大於30%(現36%),標普評級B以下公司平均表現超越評級B+以上的公司等。

對沖基金Horseman Global因其淨看跌傾向,被稱為全球最“悲觀”對沖基金。其首席投資官Russell Clark曾經在上個月的致客戶信中表示,下一個大空頭時刻已經到來。本月,他又在致投資者信中重申會堅持淨空倉格局,而不是追隨大眾追漲。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主席、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此前表明,早在10月中旬美股大跌前,機構投資者們就已大規模減倉。貝萊德數據顯示,有多達248億美元的機構投資者資金在第三季度被贖回,美股長期資金淨流入創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

彭博追蹤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三季度的貝萊德機構資金淨變動規模是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大的,而比機構投資者資金出逃還要多的是非ETF股指類產品,出逃規模多達308億美元。

高盛對機構投資者進行研究的結果顯示,從今年1月開始,機構投資的ETF開始出現資金流出,而個人投資的ETF資金還在穩定地流入。高盛將最大的74個ETF按照所有者數據、期權數量和以往經驗,分成“專業”(機構)和“個人”兩類。研究顯示,在股票類和固定收入類ETF中,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流出趨勢都比較明顯。

流動性擔憂高企

截至10月26日,衡量標普預期波動性的“恐慌指數”VIX上升至24.22,與歷史均值相比,該指標超過20已算是處於高位。

摩根大通跨資產基本面首席策略師John Normand表示,美股最大的問題是高估值。目前歷史市盈率和遠期市盈率都比上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危機時要高,道瓊斯指數過去十年的平均市盈率約為15.73倍,當前市盈率為18.16倍,現在的估值接近過去10年的上限。

“任何預示經濟下行的信號都可能使股市暴跌,而市場流動性緊縮將火上澆油,進一步加速股市的下跌。”John Normand說。

投資公司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首席投資官Vitaliy Katsenelson表示,目前的平均股價比歷史平均估值高出73%,股市在歷史上只有兩次比今天更貴:一次是在大蕭條之前,另一次是在1999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

9月中旬,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就曾表示,美股將進入“滾動熊市”,即不同板塊、行業或資產輪流出現下跌。

進入10月後,美股領跌板塊恰好是此前華爾街投行的重倉股,即成長股、科技股和可選消費品板塊的股票。由於這是大多數人的風險敞口所在,所以10月的大幅波動比2月的那輪深跌更能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近期Wilson 多次發表研報,強調“滾動熊市”理論依舊成立,板塊輪流下跌很快要蔓延到整個大盤,美股近期任何反彈的嘗試都不會持久。由於預期成長股、科技股和可選消費品板塊還會再跌6%至8%才能觸底,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者此時不要趁低入場、輕舉妄動。

另外,Wilson還表示,“隨著美聯儲計劃和歐洲央行加緊對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縮減步伐,在2018年底之前,全球流動性問題還將進一步惡化。”

10月17日,美聯儲公佈了9月25日至26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紀要顯示,大多數美聯儲成員都認為繼續循序漸進加息是適合的,展示了美聯儲將繼續堅定加息的信心。

瑞士著名投資大師Felix Zulauf近期給出了最悲觀的警告:大量流動性正從市場中撤出,預計到2019年中,美股或將從峰值下跌25%至30%。

財報預期不佳

除了流動性擔憂外,微觀公司的營收狀況也難以支撐高股價。

財經信息供應商FactSet提供的數據顯示,雖然超過半數上市公司的營收仍超出分析師的預期,但營收增長速度已放緩。

“整體而言,已經公佈了財報的上市公司,雖然它們的銷售額較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的平均值高出了0.5%,但低於五年平均值。”FactSet的高級財報分析師約翰·巴特斯(John Butter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表現疲軟的營收數據已經給市場帶來了壓力。貝斯普克投資集團(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分析師指出,“每股收益符合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公司在財報公佈當天的開盤股價大部分處於下跌狀態,每股收益不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公司的開盤股價更是平均大跌超5%。只有當公司營收超出預期時,市場壓力才會減輕。”

標普全球評級美國經濟學家Satyam Panday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美聯儲加息表明經濟正以健康的步伐運轉,這對企業的收入和股息增長都有利。但更高的利率也意味著依賴於長期現金流折現公司的估值(如科技公司)受到壓力,進而給金融市場帶來更大的壓力。”

10月24日的美股大跌元兇之一就是科技股重挫。五大科技股FAANG股票集體大跌,且跌幅均超過3%,市值一日蒸發超萬億:蘋果收跌3.43%,亞馬遜收跌5.91%,奈飛收跌9.4%,Facebook收跌5.41%,谷歌收跌4.8%。

10月25日盤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亞馬遜公佈的財報也令人失望,科技股再次重演小型“血洗”行情。

中期選舉風險

美國中期選舉一直被視為美股的風險之一。

隨著11月6日選舉日益臨近,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大陣營加大造勢和拉票力度。中期選舉因關乎美國下階段政治格局而備受矚目。今年中期選舉的一大看點在於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會否產生鐘擺效應,令民主黨奪回眾議院。分析人士稱,如果共和黨失去國會多數席位優勢,從減稅到移民等政策或面臨不確定性,也可能給股市帶來短期震盪。

數據顯示,美國股市通常在中期選舉前大幅震盪,而之後又反彈。標普500指數在中期選舉後平均上漲31%。但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認為,投資者應當謹慎,押注11月6日中期選舉後股市上漲存在風險,“目前不同尋常的政治環境使得中期選舉前後典型的市場模式變得不那麼可信。”

渣打銀行也預測,特朗普面臨的風險非常高。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共和黨在國會眾議院選舉中的民意支持率並不樂觀。

或將拖累經濟

美股波動不僅僅影響投資者。

高盛認為,今年初美股還是經濟增長的明顯貢獻者,但如果美國股市繼續走低,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就會從當前的“中性”變成“拖累”,而這又將反過來限制股市反彈。

“最可能的情況是美股對明年美國經濟增長的拖累達到0.25%。如果美股跌幅擴大,並導致金融市場狀況進一步收緊,那麼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拖累程度也將顯著擴大,或使2019年四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速降至1.6%,不僅低於我們對潛在增速的預期,也低於我們2%的基準預期。”

高盛分析師Jan Hatzius及Dean Struyven認為,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有助於提振消費者信心,從而鼓勵消費支出,這間接為整體經濟增長帶來積極作用。但是相反的,如果股市下跌,也會對GDP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經濟學家預計到2020年底美國將迎來下一輪經濟衰退。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