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当今这个世界,无论是哪种国家哪种社会,如何维持社会秩序都是一个难题,而法律就应运而生,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根据自己国家的实情而制定了一套法律规章来管理自己的国家,法律是约束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标杆,只有有了法律大家才不会做出危害他人的事情,笼罩在法律之下的人们,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多高的身份,只要触犯了法律,都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在清朝咸丰年间,就有一场科举舞弊案,当时正逢北京地区的乡试,这场考试的结果发放出来之后,却是引起了极大的骚动,因为在这次乡试的红榜中,名列前十名的几个考生里居然有一个只会唱戏的小生,要知道别的考生都是寒窗苦读十余年才能争取到这个考试的名额,可是这个只会唱戏的小生却生生占了前十名的名额,大家都心生质疑。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这位小生名唤平龄,由于他戏唱的不错,所以在京城也是有一些名号的,也正因如此大家才这样怀疑他,一般不知名的考生大家也不会多加怀疑,可是平龄却是有很多人知晓的,大家都知道他有几把刷子,自然会引起关注。

很多寒窗苦读十余年但是名次却低于平龄的考生都觉得十分不平,他们纷纷开始向考官投诉,要求他们清查此事,有的人甚至直接当街咒骂主考官,衙门派的人前来镇压也没法子,局面一度失控,所以这事就直接闹到了咸丰帝眼前。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咸丰帝知道此事后,也觉得甚是重要,毕竟科举考试直接的与国家挂钩,弄不好会危及到朝廷的,于是他派人要求彻查此事,因为这届主考官是柏葰,是蒙古旗人,官居一品大学士,所以地位非常的高,不能随意派人去查他,所以咸丰帝就派了怡亲王去彻查此事,怡亲王深入调查了这件事,他令人找到了平龄的考卷,发现他的试卷根本就没有写完,很多都是空白的,这与他的抄写答卷的内容完全不同,于是平龄就被打入大牢,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死了。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那时的科举考试是有一定规则的,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在试卷上做手脚,所以当时就规定考生的试卷交上来之后,不能直接批改,而是要有专门的誊写人员对这些试卷进行抄写,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考生作弊。

平龄的试卷也由人进行了抄写,可是誊写好的试卷与他自己所做的试卷的内容相差甚远,显然有人在暗中帮助了平龄作弊,这次调查不止看了平龄的试卷,所有考生的试卷都被检查了一遍。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有上百份的试卷都存在这种问题,这实在是令人震惊。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咸丰帝知道这个结果后,气的立马将主考官都打入了大牢,可是责任最大的柏葰却未受到惩罚,反而升了官,其余臣子纷纷表示不满,很多人都上书弹劾柏葰,要求一个公正的结果,迫于压力,咸丰帝不得不让怡亲王重查此事。最后查出来柏葰也收了贿赂,把试卷做了手脚,可是咸丰帝仍然没有严惩柏葰

大臣们就更加不服,这次柏葰犯罪是证据确凿了,必须要受惩罚,可是咸丰帝并不怎么当回事,大臣们就集体给咸丰帝施加压力,终于咸丰帝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做出了妥协,将柏葰交给刑部处置。本来柏葰认为自己只会被流放,可是刑部却决定处斩他,所以最后柏葰被判斩首,在当时的清朝,一品大员中只有柏葰被处以死刑。同样地其他主考官也被处死了。

唱戏小生试卷没做完,进入前十名,咸丰帝被迫惩罚一品大员

柏葰也是眼光不够长远,身为堂堂一品大员,他仅仅为了这么点银子,最后丢掉了性命,其实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朝廷上的大臣们没有几个是完全干净的,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都收过别人的贿赂,那些提出要处死柏葰的臣子们自己同样也是收过贿赂的,他们只是抓住了机会,想要掰掉政敌,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柏葰此人也算是一个牺牲品,他的死其实不能真正说明什么公平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