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二坝渊子的传说

二坝渊子位于大沙河镇的西南部,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由砀山县蟠龙集决口时洪水冲刷而成,形如月牙状,面积7300亩,其中常年水面2300亩,水深4米多,西南与砀山县的高寨渊子相连,是县境内大沙河的源头,初时被称为龙头渊子,后因二坝村位于渊子南岸而改称二坝渊子。

丰县二坝渊子的传说

二坝湿地

黄河决口,洪水肆虐,造成无穷的灾难,官员治理水患,无果而终,由此演绎出二坝渊子的系列传说,在民间流传百余年。

咸丰元年农历八月十九日,黄河由蟠龙集决口。传说这天晚上,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呼啸,雷声隆隆,下起倾盆大雨。半夜时分人们大喊狂叫,“天哪!黄河决口拉!”无情的大水淹没了村庄和庄稼。新登基的咸丰皇帝知道了黄河决口的消息,拨出白银十万两,派大臣来堵黄河决口,结果白花花的银子花光,决口却没有堵住。大臣又向咸丰皇帝伸手要银子。咸丰皇帝说:“一个小小的黄河决口怎用这么多银子,我去看看黄河决口有多大,再拨银子”。这位大臣说:“万岁我主,你可不能到黄河决口处去。”咸丰皇帝问:“为什么?”这个大臣回答:“这个决口的地方叫蟠龙集,一条大水龙盘在那里年深日久,大水龙累了,它伸开身子歇歇,一个翻身就把有七十二条玉街、上万人口的蟠龙集翻下去了,龙头沉到四里宽、六里多长、四两生丝达不到底深的龙头渊子,它尾巴伸到百里外的微山湖,惊天动地,张牙舞爪的大水龙把湖水都搅混了。万岁我主,你是一条金龙,它是一条水龙,二龙相见必有一伤,你可不能去看决口。”因此,咸丰皇帝犹豫了,没来看黄河决口。洪水过后给这里留下遍地黄沙,久而久之,形成荒沙滩、盐碱地,茅草丛生,不长庄稼,后来人们编了一首歌谣:“龙头渊子水汪汪,龙身沙河沙茫茫。种下禾苗难生长,一年到头四季荒。人们穿无衣,吃无粮,卖儿卖女去逃荒。饿殍遍地在道旁,叫人心悲伤。”

丰县二坝渊子的传说

二坝湿地公园规划

和二坝渊子相关的传说还有《二坝决堤的传说》、《石磙堤》、《抓钱不容易》、《梨花仙子》等,讲的是二坝决堤、治水官员坑害民工及人们灾后恢复生产的故事。

二坝渊子的系列传说短小精悍,具有趣味性,易于口头相传,述说了渊子的由来及黄河决口所造成的灾害,反映了封建社会朝廷的昏庸和官场的腐败,富含教育性。建国后,人民政府治理沙荒和大沙河,功绩卓著,现已成为林茂果丰的绿洲。近年来,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利用中,省、市、县以二坝渊子为中心实施二坝湿地重点建设工程,通过建设水上森林、故黄河文化展览馆、恢复明清苏北古村落、保护明代大堤等,塑造“十里黄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的湿地景观,为二坝渊子传说构建了新的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