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北京人,通過這個就能判斷?

這是“秋覽城”主題

15次推送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裡玩耍,高高的前門,彷彿挨著我的家......”這首《前門情思大碗茶》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據說有一年,一批返城的知青回到北京,閻肅下了火車,走在前門火車站,炎熱的天氣讓前門樓前的一個露天小茶鋪顯得格外親切,簡單的一個大案板,擺著一溜兒大茶碗,黃黃的茶湯,一口翻將在肚,又解渴又便宜,透著一股子親切勁兒。後來在《北京晚報》上有一篇文章,說一位老華僑,回國找尋兒時的許多回憶,文字裡充滿了對故土、故鄉的崇拜情感。閻肅因此受到啟發,所以,他就寫下《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曲。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豆汁、前門、大碗茶……老北京人是怎麼開始一天的?10月14日在角樓圖書館,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將在場的80餘位讀者一起帶回了那個記憶中的老北京。這場活動也是北京閱讀季“秋覽城”主題閱讀活動之一。(點擊閱讀原文可觀看活動視頻哦)

講座還沒正式開講,文化學者、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李爽便開口清唱一曲,一下子把讀者帶進了“記憶中的老北京”。作為中華世紀壇講解老師、漫畫家的李爽老師,能說會唱,更現場邊講邊畫,給讀者們講解關於老北京的各種有趣歷史和傳說。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為什麼“大柵欄”念“da shi lan er”?因為“柵欄”的北京話發音是“sha lan”,古代皇帝出京時要用柵欄和藍布簾遮住不讓老百姓看到。一柄如意如何就定了光緒的終生大事?嬪妃的“白圍脖兒”(學名:領約)是如何根據繡圖劃分等級的?活動現場,李爽用純正的京腔京韻給讀者和小朋友們講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一棵樹讓“老佛爺”樂了

話說在仁壽殿北邊靠西有一顆古松,起先,大家誰也沒在意它——不就是一棵樹嗎,院子裡多得海了去了!可這大太監李蓮英可是個會來事兒的主兒,為討西太后高興,有那麼一回,趁著太后打這兒過,這李蓮英來神兒了:“秉太后,奴才瞅著這棵樹長得像青條龍。”那西太后拿眼一瞥,嚯,這不是在玉瀾堂後邊嗎!那光緒想搞維新、還要兵變,那他房後頭長棵大青條龍樹、還有竄天之勢!噢,那指不定哪天,他還得起來!老太后不說話,撇撇嘴,扔下了一地的不高興,走了。這李蓮英知道失言了,就盤算著趕緊找人,這得伐了它。人算不如天算,突然一場雷陣雨,有霹雷打下,正打在這課松樹上,於是,樹就成了現在這樣。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一柄如意定了乾坤

光緒十三年的冬天,太后老佛爺慈禧為光緒操辦起了選後的事。這次參加選後的5人分別是那拉氏,這個是都督桂祥的女兒,也就是慈禧的侄女。其次是當時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再然後是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這倆就是後來的珍妃瑾妃姐妹倆。慈禧老佛爺就指著5個姑娘對光緒說:“皇帝,看吧,看上哪個就把玉如意給她。”說著就把玉如意給了光緒。光緒回答道:“這樣的大師還是皇爸爸您做主吧,我做不了這個主。”但是慈禧太后很堅持,一定讓光緒皇帝自己來選。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光緒一看這還真的是讓自己選啊,也就不再謙讓,拿起玉如意就要往江西巡撫德馨女兒面前走。這邊的慈禧沒想到光緒這麼不開竅,眼看著局面就要失控。急忙大喊一聲:“皇帝”,又用嘴巴往那拉氏那邊努了努。光緒也是很吃驚,不是讓我自己選嗎,怎麼又變卦了?!但是馬上也就明白過來,無可奈何把玉如意給了那拉氏。慈禧太后一看皇帝這麼不開竅,害怕光緒選上德馨女兒後會和自己侄女爭寵,索性不再讓他繼續選下去,直接讓公主把兩個荷包塞進了珍妃瑾妃兩姐妹手裡。據說日後光緒專寵珍妃,和隆裕(就是慈禧侄女那拉氏,後來的光緒皇后)感情越來越差,原因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光緒皇后隆裕(左)和光緒帝(右)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一條白帶子,圍巾似的,有啥用?

清宮戲裡的妃嬪脖子上戴的類似圍巾的的那個白色的叫(領約)。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領約是清代皇后、貴妃、妃和嬪套於頸間的飾物,用以區別身份。貴妃、妃和嬪所用同。

《大清會典圖·冠服·領約》:“皇后領約,鏤金,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綠松石各二。”

《清史稿·輿服志二》:“皇貴妃領約,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中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

北京人的焦圈豆汁情結

“有俗話說:若把一個人打倒,往他嘴裡灌上一碗豆汁兒,那人站起來摸摸嘴,問:有焦圈兒嗎?這人一定是北京人!民國時代知名的豆汁兒店裡,穿著華貴、坐著私家轎車專程來喝五分錢一碗豆汁兒的,大有人在。”李爽說道。喝一碗豆汁兒,吃一口焦圈兒,是很多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老北京更是民間故事的彙集地,各行各業有著各自的規矩和來頭兒,從名旦到百姓、從廳堂到早市,沒有誰常是故事的主角。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李爽曾講解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展》《盧浮宮》,首都博物館《婦好》《海昏候》,故宮《千里江山圖》《四僧》展等大型展覽。據主辦方介紹,他曾主講的“老北京王府的講究”很受讀者歡迎,“北京話說北京事”主題系列講座也會繼續舉辦,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繼續關注北京閱讀季微信公眾號每週四發佈的活動預告。

是不是北京人,通过这个就能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