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10月21日,以“改革開放40年 中原更出彩”為主題的“全國融媒體看河南”大型活動已經進入尾聲。本次活動的收官之戰,全國融媒體看河南採訪團走進了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的汝陽西泰山風景區。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被稱為“一枝花譽萬家”的汝陽西泰山風景區,同時也是逐鹿之戰的炎黃會盟之地,炎黃會盟文化在這裡發源並將流傳千年。炎黃會盟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自2017年開始,炎黃文化的研究已“升級”為炎黃學。通過“文化自知”達到“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的責任和義務,西泰山景區和河南大學人文學院達成戰略協議,共同開啟炎黃文化研究的新徵程。2003年以來,炎黃文化研討會三度在西泰山召開。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山水風光俊美旖旎的西泰山有一種置身於境,讓人流連忘返,餘味有餘的本領。西泰山的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故事。詩詞文字雕刻在天然的奇石上,一處一景一詩詞。可以意會,也可以言傳的有趣的象形奇峰:炎黃峰、情侶峰、手足石、二犬趕路、偉人頭像等。漫步一段浪漫的情侶古道,走過仙氣十足的聖水湖、月亮灣、杜鵑湖,見證過崩塌石塊、節理、岩脈、虎穴地址遺址。感受西泰山特別的景點設計,領略山中原始風光,領悟獨特的魅力。一步一境一世界的俊秀西泰山風景區,就如隱藏在深巷中的酒窖,確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厚重資本。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旅遊扶貧的優秀典範的西泰山。近年來,旅遊扶貧成在貧困縣區的炙手可熱。政府引導,民企介入,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著力尋找突破,深化體制改革,讓旅遊富民、旅遊惠民,讓青山綠水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風情小鎮126號家庭賓館戶主 郜雪:

以前窮得啃大石頭

如今靠石頭致了富

在談到牌路村近年的變化時,郜雪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從車村鎮(嵩縣車村鎮)嫁到牌路村時,親戚都笑話她嫁到那窮得叮噹響的地方幹啥,難道嫁到那裡吃石頭啊。沒想到政府持續打造西泰山風景區,通過讓農戶參與旅遊經營,她真的靠山裡的奇石綠水致富了。如今她的家庭賓館每年純收入最高達90000元,並且購置了兩輛私家車。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在西泰山風景區內,會看到很多的工作人員,都是牌路村的村民勞動參與景區建設。授人以漁的扶貧,在資金投入改造的同時,景區的開發與建設給村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青山綠水的西泰山風景區和統一規劃的風情小鎮走訪,與質樸厚道的村民促膝而談,記者在感受美麗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整個小鎮的真誠和厚道,更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整個牌路村破繭成蝶的幸福。

全國融媒體看河南│走進西泰山,解讀炎黃文化,感受最美休閒鄉村

參觀美麗休閒鄉村,領略山中原始風光,瞭解炎黃會盟文化,體驗汝陽獨特的歷史韻味、文化氣息。改革開放40年,西泰山田園綜合體,農民、景區、市場、金融機構各方力量糅合在一起的創新實踐,為農村發展打開了更大的空間。這是一片共享之地,無論農民還是市民,都可以一起分享自然的饋贈,共同打造城鄉共生的新環境,為景區發展提供了新方向,新發展。


猛獁新聞:邢鵬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