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區人民對山石和山神的原始崇拜和信仰

在山東的山區,山神信仰比較普遍,祭拜山神通常在六月初六。山神往往沒有廟,即使有廟,規模也很小,神像和廟堂都比較簡陋。山區的人們對山神又敬又畏,山一方面作為蔬果、狩獵來源,另一方面也有難以預測的兇險。人們祭拜山神,祈求平安,不至於墮崖傷亡或者被山裡的虎豹猛獸傷害。臨朐一帶,農曆六月初六要到西部的山區祭山,在小山神廟前擺上豬羊蔬果,焚香燒紙後向山神禱告,唱佛歌:

打南來了一棚僧,揹著蒲團去修行。龍雲山前有廟堂,磚牆石瓦修得強。山神老爺當央裡坐,兩全哥哥相陪著。金錢銀錢燒給你,你休叫惡狗(狼)進了山。那男人走路也不害怕,那女人走路也不見它。

滕州東部、北部山區,甚至某些平原地區,每年也在六月初六舉行豬羊祭山的活動。有的集合在山頭空地,有的供在神臺前,燒香叩頭,祈求山神保佑。人們即使沒有能力置辦豬羊祭禮,也要在自己家門口擺上水果、青菜、肉類、糕點等供品。現在野獸害人的情況越來越少,但祭祀山神的風俗仍然盛行。

石頭崇拜幾乎在山東各地都存在,只是表現形式略有不同。在濰坊、鄄城等地方,正月初十為“石頭生日”。濰坊、膠南一帶要擺供上香祭石頭,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不許推磨、推碾,不許動石臼和捶衣石等石製品。鄄城有抬石頭神的習俗。還有的地方,為了讓新生兒好養活,長大像石頭一樣身強體壯,拜石頭為乾孃,並且年年祭拜。當乾孃的石頭可以是大石塊,也可以是家裡的石頭碌碡等物。正月初十或者孩子生日,要給石頭掛紅袍,擺供品,燒香祭拜。

泰山石敢當是靈石崇拜的特殊形式。在街巷衚衕的路口或對著路口的民居牆體上,常常有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在地上的小石碑,有的地方還把小石碑高高地鑲嵌在牆上,石碑上鐫刻著“石敢當”“泰山石敢當”或者“山海鎮”等字樣,石碑可大可小。人們認為泰山石敢當有靈性,可以鎮壓不祥,祛除災異,保佑人們免受邪惡勢力的侵害與騷擾。石敢當的影響範圍很大,大江南北普遍存在。

石敢當的歷史相當悠久。西漢《急就章》中出現“石敢當”三字連文的情況:“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唐代的鎮宅石上出現“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的銘文;《南村輟耕錄》中解釋“石敢當”說,“敢當者,所向無敵也”。明清之際“石敢當”三個字前又加“泰山”二字,變為“泰山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有很多形式。泰安城中的華僑大廈,因為正對著三岔路口和渿河橋,所以用碩大的石敢當像作為大廈的立柱。在淄博、萊蕪和泰安等地,石敢當又被稱為“石大夫”或者“石人老爺”,在這些地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大夫廟,認為石敢當除了驅邪壓鬼,還有驅逐疾疫的能力。萊蕪北部村民認為,石大夫的老家在淄博,在從淄博到泰山的路上,看到萊蕪北部山川靈秀,就在當地安了家。萊蕪橫頂村的石大夫廟背後天然石壁紋路形成了一塊塊不規則的梯形石頭,當地人說,這是石大夫的“藥匣子”。

新泰徂徠鎮有個巨大的青石雕成的石人老爺神像,據《重立石人老爺神像碑記》載,石人老爺神力無比。傳說因當地夜間鬼怪作亂,雞犬不寧。為乞求平安,驅鬼鎮邪,鄉民立石人老爺神像。後人將石人老爺供奉為驅鬼怪、鎮妖邪、主功名、送子嗣、掌財富、賜福壽、醫百病、保一方平安的神靈。每年正月十六日賀石人老爺生辰,逐漸形成遠近聞名的石人廟會,趕會之眾達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