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花时间陪孩子成长,明天你还在指望别人帮你改造孩子?

曾有媒体报道杨永信曾在十三号室使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同样的还有豫章书院,都是恐怖的严厉的刑罚,让孩子接受所谓的改造。

最近,微博上因为有网友称在临沂网戒中心听到惨叫,引起注意。之前的杨永信所坚持的“行为矫正治疗法”,就是电击。电击厌恶疗法,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受到电击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让孩子将网瘾与电击联系到了一起。产生了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中央台采访里面,被治疗的孩子,严重的,看到杨永信,就直接跪到地上。

今天不花时间陪孩子成长,明天你还在指望别人帮你改造孩子?

今天不花时间陪孩子成长,明天你还在指望别人帮你改造孩子?

父母到底是为了什么送孩子去那里

家长不相信孩子会自己戒掉网瘾,因为网瘾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因为家长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很多疏于孩子的陪伴,孩子没有养成结交朋友的习惯,不喜欢现实社会环境,觉得网络上朋友众多,可以为伪装自己,有自由,有各种快乐。家长的情绪不好,就会冲孩子发火,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环境对与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家庭氛围都是争吵的环境里,孩子只要逃避,而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扎入网络世界里。

游戏本身有成瘾机制的设计,游戏给孩子一个虚拟的友好有趣的环境,让孩子在里面找到了存在感,自豪感,成就感,与人连接的感觉。自己被需要的感觉,比如游戏里的帮派,如果你有了游戏里的朋友,你几天不出现,还会有人挂念你。

如果每个父母都能给予孩子精神上足够的心里营养,孩子就会有个健康的童年,健康的人生。不需要去戒网瘾的场所,经历那些非人哉的磨难,经历亲情割裂的痛苦。父母不该不相信孩子说的,那种电击导致孩子看似乖巧,看似听话,其实,是对孩子的精神和肉体都是极大的伤害。因为害怕,并不能改变一个人,但是可以摧毁一个孩子的。

《肖申克的救赎》,跟这个类似的地方,在于,去到一个没有是非对错,制度化的地方。无论进去之前,你是医生,还是律师,只要去到那里,就被监狱的制度化,给改造。即使你开始会反抗,但是长久的压迫,会逼着你适应,直到习以为常。如果不适应,就会被惩罚。放到这个事件里,再坚强的人,面对电击,也难不被“改造”。一旦,孩子向父母求助,就会被带去电击,吓到不敢再提。而这样下来的,结果是,父母以为孩子真的改正了,变了。

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成瘾之前,缺少关注孩子,事后,感觉无法挽回,就寄托给这类的机构,反而是把孩子推向了深渊,送到了魔鬼的身边。平时,都舍不得打的孩子,却要忍受电击,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心是很震惊的。同情的到底该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呢?相信,知道真相的父母,一定后悔了。可是,痛苦的记忆,种下了,不是能轻易忘却的。可能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可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是自己的,教育要自己做好,榜样的力量。不是打骂,不是指望老师,指望其他所谓的机构。

可怕的不是这些机构,可怕的是人性。这些被电击的孩子,都是父母亲自送进去的,都是以为送进去,花钱,就能改变治疗孩子网瘾,或者其他问题的。父母的教育缺失,陪伴缺失,才是真的导致这种灾难产生的原因。

希望,当父母的我们,能够对孩子多些爱与关心。我们给他们的是无条件的爱,但是有原则的管教。教给孩子明白是非对错,就像小时候家长,经常说的“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父母在是非对错上,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放纵孩子的错误,觉得长大了自然就会改了。那是不现实的想法。

如果身边有人提倡这种电击疗法,希望大家不要相信。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她正确的爱与陪伴,你陪她小,她陪你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