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菡教授爲西南交大師生做「心理調適與人際交往」講座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9日訊(記者 耿玥 通訊員 林釗宇)10月25日上午,由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聯合主辦的“承唐講壇”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圖書館一號報告廳舉行,本次“承唐講壇”邀請到曾擔任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欄目客座心理嘉賓、著名心理專家黃菡教授,為全校師生分享如何做好心理調適與人際交往。

講座開始前,該校黨委常委沈火明、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高平平、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主任陳華與黃菡教授就如何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對大學生活乃至未來的人生髮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講座伊始,黃菡以影響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即人格為切入點,與同學們分享了進行人際交往的經驗與技巧。首先,黃菡闡述了“事件”、“信念”與“情緒”的關係:情緒的產生不直接由事件引起,而是經歷了我們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的影響,才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同樣是面對沒和自己打招呼的同事,有的人也許會產生不滿和抱怨,有的人則會思考對方是否面臨著什麼困境並且需要他人的幫助。黃菡引用《菜根譚》中的一句話來闡釋人際交往中自我人格的影響:“機動的,弓影疑為蛇蠍,寢石視為伏虎,此種渾是殺氣;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鷗,蛙聲可當鼓吹,觸處俱見真機。”黃菡提醒同學們,若想要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首先要調適好自我心理狀態。

黄菡教授为西南交大师生做“心理调适与人际交往”讲座

隨後,黃菡著重分析了人際交往之中的藝術技巧,她從認知偏差、溝通技巧、吸引規律三個方面入手,重點強調了“真誠”、“認同”、“讚美”、“非言語”、“傾聽”這五個溝通技巧。黃菡認為,真誠並不是不假思索地表達感受,也不是不加修飾地表達觀點,而是經過思考與修飾的規勸。除了語言技巧之外,非言語途徑也是進行良好溝通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目光接觸、言語表情、身勢表情和空間距離都能幫助我們在交流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在講座現場,黃菡親切地與同學們進行遊戲互動,並通過語言、手勢不一致的命令方式去幫助同學們快速理解非語言途徑的重要作用。

講座結束後,黃菡與同學們進行現場互動。同學們就心理健康與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誠懇地進行請教,黃菡也從心理學的角度入手,為同學們解答困惑。

能容納4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近百名師生更是在報告廳過道全程站著聽完了講座,大家都認真聆聽並記下筆記,讓黃菡深深感動。黃菡以溫柔有力的聲音,旁徵博引的講授,為同學們專業性的解讀了心理調適的重要性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的要領,獲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近年來,我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視,此次講座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人際交往藝術的理解,也為同學們構建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與心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