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到底要不要「醒酒」?

大家都知道,喝紅酒前需要將其倒入專門的“醒酒器”中醒一醒,讓其與氧氣充分接觸,併發生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 隨著這幾年葡萄酒文化的流行,有些白酒玩家從中汲取靈感,在品鑑幾十年的“陳年白酒”時,也用專門的玻璃器皿進行醒酒。

白酒到底要不要“醒酒”?

我們必須明白以下兩點:

①白酒充分氧化反應,會變酸;

②白酒不充分氧化反應,會藉助酸味分子生成香味物質。

也就是說白酒是可以“醒酒”的,但不適用所有的白酒。

一般來說,清爽口感的酒不需要醒酒,比如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這兩種香型的酒越新鮮越好喝;

低度數白酒不需要醒酒,低度白酒普遍有股水味,本來酒體就不夠豐滿,再“醒”味道就不倫不類;

劣質低端的酒不需要醒酒,此類酒普遍添加香料,這一醒,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香氣,當然這類酒也不值得喝。

白酒到底要不要“醒酒”?


哪些白酒需要醒呢?

高度醬香型白酒可以適當“醒酒”,對喝不慣的人來說其味道太沖,衝頂感太強,適當的“醒酒”確實能散發酒精的刺鼻氣味,減緩衝鼻感;

部分陳年醬香型白酒可適當“醒酒”,因為老酒年代久遠,酒精味其實在存放過程中早已揮發,酒體也更渾厚,陳年醬香型白酒喝著總是偏鹹。

但稍微開瓶放置一些時間,會得到更好的口感,但這種真的只適用於高端陳年醬香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