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反脆弱的能力

请思考一个问题:

20 年后的你,会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能回答得出来吗?

如果你答不出来,不要紧,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能够看到未来10年、20年的时代 —— 它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那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让我们猝不及防,狼狈不堪。

针对无处无时不在的脆弱和无法预知的变化,美国畅销书作家塔勒布教授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反脆弱

让人害怕的压力、挑战、混乱,其实是滋生反脆弱的武器,能让你变得更强大。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让火越烧越旺。


哲思|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反脆弱的能力


反脆弱:在混乱中成长


什么是反脆弱?

塔勒布教授发现,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 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不过,因为没有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脆弱的对立面,所以,姑且叫它反脆弱性。

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为三类:脆弱类、强韧类和反脆弱类。

脆弱的事物喜欢平静的环境,反脆弱的事物在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简单来说,变化或不确定性会摧毁脆弱类事物,却会使反脆弱类获益,但不会对强韧类产生影响。


哲思|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反脆弱的能力


作者引用神话来类比事物的三种特性。

脆弱性:用一根马鬃吊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看似一切平静, 但难以抵抗任何风险,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杀死达摩克利斯;

强韧性:凤凰,每一次烈火中重生都以同样的姿态出现,堪称打不死的小强;

反脆弱性:九头蛇,每砍掉一个头,会新长出两个头,比原来更加强大。

简单来说,反脆弱就是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冲击下获益的能力。反脆弱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

越稳定的越脆弱


稳定当然是好的,这是人性永恒的追求。但是,被稳定的外衣所蒙蔽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懒惰。

在追求稳定的时候,我们不妨仔细思考几个问题:

  • 稳定的绝对值是多少?


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领域有个固定收益品种,叫做货币基金。最有名的货币基金,就叫做“余额宝”,很稳定,年化3~4%的收益。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把主体资产,投入在货币基金上面,因为它的收益太低了。

同样地,工作也一样。很多稳定的工作,年薪只有5~10万,我们即便按照上限10万来计算,30年的工龄,你一辈子可以赚的钱,就是300万。

这些钱,全部用来在一线城市买个体面的房子,都有点捉襟见肘,更不要说你还需要基本的生活开支、需要消费升级、需要优质的生活、需要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

你所期望的稳定,就是人生中的“余额宝”。


哲思|最高级的稳定,是拥有反脆弱的能力


  • 稳定的前提到底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稳定,是根据以前10~20年的经验,而这种线性的经验主义,是十分错误的。1995年以前,我们以为国企是好的,都去了国企,结果碰上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大潮来临。

2005年以前,我们以为外企是好的,都去了外企,结果后来外企一个接一个裁员,退出了中国。

《黑天鹅》这本书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一直有个可怕的错觉,就是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它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随着世界的变革越来越快,“黑天鹅”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主动拥抱波动和风险,提升我们的“反脆弱”能力,才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

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

  • 追求稳定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哪些代价?


很多人看似得到了稳定的工作,但是,这中间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吗?

并不是这样的。

最近遇到几个体制内的朋友,聊起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说,很多工作极其无聊,一个合同走上3个月,需要跟各个部门扯皮他们说,体制内的关系太复杂,需要谨小慎微,亦步亦趋


其实,这些都还是小的代价。我认为,他们付出最大的代价是:放弃个人的成长。

很多人错把平台当作自己的价值,你在平台上,还有价值,但是放到社会上,却没有价值。

这个,正是许多人到了中年,面临的最大危机。他们发现,稳定了大半辈子,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把“狼”请回来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也是如此,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加持。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反脆弱性呢?

在《黑天鹅》这本书里提到,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政府请猎人杀死了狼,鹿群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啃完了树木让森林失去生机,死在了突然来袭的“瘟疫”……最后,政府把狼“请了回来”,才让整个森林恢复了生机。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调整和改变的,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 树立危机意识

这个非常重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未雨绸缪。

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为了获得压力源,你要多行动,不要老是宅在家里,要多出去看看,探索世界,才能遇见一些新奇的事物,感受不确定性,提高危机意识。

此外,要多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 多学习、钻研新的事物,保持一定的压力。

  • 欢迎脆弱,拥抱变化

罗马政治家老加图,将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他不喜欢所有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走向堕落。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具有反脆弱性。

  • 终身学习


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不再学习,哪怕看书,看的也都是闲书。我并不是说看闲书不重要,而是想说,不能放弃持续学习。现在学习的方式真的很多,也很方便。

不愿意抱着一大本书看的人,可以订阅音频课程;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的人,可以利用上下班坐公交的时候看,或者开车的时候听……

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组合做的。

  • 在海里学游泳


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跳到海里,在海里学会游泳。

在一个多变、快变、无法预测的时代,很多事情,单靠想已经想不清楚了。

边做边学,边栽跟头边站起来,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折腾方法。

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变化时刻都在发生。培养反脆弱的能力,我们才能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资料 | 海豚学社、《思维的精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