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我勸你還是留在體制內

作者 | 孫瑞希

講真,我勸你還是留在體制內

寫在前面:

這幾年,逃離體制內似乎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雖然不斷有人削尖了腦袋都要鑽進體制內,但也不斷有人砸掉了讓很多人羨慕的鐵飯碗,逃離體制內。

最有名的莫過於前陣子某航天研究所科研人員張小平離職。網上熱議的文章甚多。原單位說,他的離職將影響中國人登月。

對於體制內的吐槽,這些年就沒有少過,更是有不少離開體制內混得風生水起的人表示,逃離體制內對於自己來說是多麼英明的選擇。

於是,不少人開始躍躍越試。那麼,逃離體制內,你就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嗎?

01

你想逃離的並不是體制

經常有體制內的來訪者問我:在體制內混吃等死,拿著穩定但少得可憐的工資,如果辭職出來,會不會混得更好?

很多年前,那時我還在做HR,遇到體制內的朋友們這樣吐槽,我經常會毫不猶豫地鼓動人家:“這麼年輕,到哪兒還不找碗飯吃,在這種一眼望到頭的地方有什麼意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特別是做了專職的生涯諮詢師之後,我再也不會輕易勸人離開體制內。因為這些年,我見到了太多離開體制內卻混得越來越差的人們。

注意,看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會說:瞎扯!那些離開體制內的人混得好著呢,我隨隨便便就能給你舉幾個例子:羅振宇、馬東、丁磊、咪蒙……

後面我會給你講,他們的成功是他們的,但你的職業選擇是你自己的。

我接著說。以前在體制內,好賴不濟,到月就得開支,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當你決定放棄穩定的時候,並不意味著你選擇的是高薪,而是意味著你選擇了不確定性。

我的一個來訪者小常,做了三年基層公務員。他說,基層的工作技術含量不高,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工作已經磨滅了他的鬥志。年輕人嘛,誰甘心過平庸的日子。

小常特別想去企業工作,他的一個朋友認識一家民企老闆,就把他推薦過去了。小常去這家民企做銷售,他覺得蠻好,銷售是最鍛鍊人的崗位。為此,他不惜和家人吵翻,辭掉了體制內的工作。

小常在這家民企工作兩年,正是公司極為動盪的兩年。公司先後裁員兩次,員工規模也從二百餘人裁減到一百餘人,縮減了一半,預計年末還要裁員。

前幾天,老闆找小常談了話。鑑於小常是朋友推薦來的,老闆給小常做了調崗安置。

雖然工作保住了,但小常還是吃驚不小,連銷售的飯碗都保不住,企業的日子也太難過了。

小常找我做生涯諮詢,希望找到自己未來的職業定位,即便現在沒有被裁員,也要保持離開這裡也能活得好的能力。誰知道下一個倒黴的會是誰呢!

想想以前在體制內,雖然薪水微薄,日子能淡出個鳥來,但穩定啊。現在每天都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失業。一想到這裡,小常就後悔當初沒有聽父母的勸告。

實際上,這幾年,不僅是國內的企業日子過得緊,國外也驚現一波一波裁員潮。

前陣子,美國最大的通訊運營商Verizon,傳來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消息:面對利潤的急速下降,5G領域的鉅額投入,Verizon決定大面積裁員,超過4.4萬員工面臨遣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果說體制內的工作就像一壺溫吞水,那麼,體制外的工作更像風雲變幻的江湖。

關鍵是,你有多少實力能夠承接“江湖”的暴風驟雨和不確定性。

小常很幸運,由於與老闆之間的私人關係,在裁員的當口被提前安置。但很多人沒有那麼幸運。他們逃離了體制內的混沌,發現自己跳進了體制外的火坑。

在體制內,人們抱怨這種生活就是混吃等死,沒前途,在體制外卻發現,整天擔心丟了工作、斷了口糧,不一定哪天就得喝西北風。

比起這種憂心忡忡,體制內的穩定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曾經在一家建築施工企業集團做HR。我的一些老同事,有不少是從體制內跳出來的。

多數人都在這家飛速發展的企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如果他們當年還在國企,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但你沒有看到他們背後“扒了一層皮”似的付出。就連我這個做HR的,都經常累得嘰嘰歪歪。最累的時候,我罵自己活得像頭拉磨的驢。

儘管這是一個鼓勵年輕人奮發努力的時代,但是,這種極為艱辛的付出,並不適合所有人。

特別是,如果你離開體制,是因為在體制內混得不好,那麼我奉勸你,還是要慎重考慮。因為你想要逃離的不是體制,而是有點平庸的自己。

02

體制內外並無對錯

只是看你的打開方式是否正確

這些年離開體制後事業節節高升的人不少,我身邊有那麼一些,我相信你身邊也有那麼一些。包括不少我們熟悉的公眾人物。

他們在體制以外找到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實現了人生的跨越式發展,這著實讓不少體制內的人們羨慕不已,總想著效仿。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會鼓動別人離開體制內。如果你迫切地想離開體制內,我希望你在離開之前,能對自己做一個全方位的評估。包括性格、興趣、價值觀。還有兩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我會在後面講。

一項理性的職業決策,一定是基於正確的職業認知基礎上的。你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出發之前,起碼得知道你的性格類型與相關職業的匹配程度;適合你職業興趣的發展方向;你在選擇職業時的內心尺度。

我的一個學生,去年大學畢業後到縣城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前段時間他回省城辦事順便來看我,他跟我吐槽基層工作的辛苦與不順。

他說:“老師,你看羅振宇離開央視,現在賺得盆滿缽滿。你看我每月到手的工資,我自己瞅著都鬧心。”

他說,在基層,算是一輩子與大富大貴絕緣了。言談中時不時透露出裸辭的念頭。相較於去追求大富大貴的人生我更關心的是,毫無積蓄和家庭兜底的他離開體制,會不會餓死。

既然提到了羅振宇,那我們就拿這個例子來說。

很多人都知道,羅振宇是2012年開始打造知識型脫口秀“羅輯思維”的。從那時候起,他算是正式踏上了商業之路。

1973年羅振宇生於安徽蕪湖,他的父母出身底層,所以羅振宇小時候父母唸叨得最多的就是:考上好大學,成為人上人。

耳提面命下,羅振宇的少年時光,都是在死磕學習中度過的。一路死磕,他考上了大學,後來又讀了博士,再後來以普通記者的身份進入央視。

他不甘心只當一個普通記者,在央視各個欄目之間“竄來竄去”做撰稿人,連續3年成為“3·15晚會”總撰稿。一年後,他成了製片人。

2008年離開央視後,他做過演講,也當過電視節目主持人。後來,他敏銳地捕捉到自媒體的商業氣息,便“死磕”自己,投身其中。

羅輯思維每天早上推送的60秒語音,他經常要在前一天晚上練習很多遍。如果不順的話,一天可能得說四五十遍,才能把它精確到正正好好60秒。

羅輯思維公眾號火起來後,迅速積累了一批粉絲,建立了知識型社群。後來羅輯思維團隊又打造了得到APP,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大咖專欄。

如果從商業成就上來看,羅振宇無疑是成功的。但這種成功,可以複製嗎?很難!

羅振宇離開體制內,取得的商業上的成功,那是因為人家幾十年來死磕自己,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即便沒有知識付費的風口,這股實力,做什麼也不會差。

如果你也要離開體制,那麼,你首先得問問自己有沒有跳出來仍然活得好的能力。不要只看別人光鮮的一面,你知道他為此做了多少年的努力?吃了多少辛苦嗎?

腦子一熱,沒有任何考量、評估就輕易離開體制,很可能你的日子就從溫飽/小康一路奔向破產了。

體制內也有混得好的,體制外也有混得差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體制內外,而在於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混得好的那個人是自己。

體制內外,都不過是個人成長的平臺而已。如果你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正確的定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在哪個平臺都能成長得很好。

那麼,怎樣正確定位職業方向呢?接下來要說乾貨啦!

03

到底還要不要留在體制內?

看完這個也許你就有答案了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選擇職業時總是比較理想化。人們希望這個職業最好是:錢多事兒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一個職業不可能滿足個人的所有需求。你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需求排排序,找出三個以內的核心需求,能滿足你核心需求的職業方向就是不錯的方向。

但這還不夠。

對於職業方向的選擇,我們不能太理想化。我認為一個理性的職業定位包括三個要素:自我偏好、社會需求、現實可能性。

什麼意思呢?

自我偏好就是指這個職業與你的性格、興趣、職業價值觀匹配度比較高,與你保持“內在”的一致性。

社會需求,這個很容易理解吧。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通常1年)對勞動力的需求情況。

現實可能性,是指在現實中有充分根據和必要條件,因而在目前就有可能轉化為現實的可能性。這裡主要是指資源和能力。

我設計了一個職業選擇矩陣模型來幫你更好的理解:

講真,我勸你還是留在體制內

在這個模型中,我們看到,拋開最容易測定的自我偏好,按照社會需求和現實可能性這兩個維度,我把職業選擇劃分為四種情況。

當你在體制內,想往外跳的時候,不妨用這個模型對比一下,看看自己在哪一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選擇策略。

1、走出去,更精彩。當你要選擇的職業社會需求很大,同時,你實現它的現實可能性也很大時(你擁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你可以大膽地走出去,走出去你將擁有一個不錯的前程。

2、留下來,吃飽飯。當你要選擇的職業社會需求小,你實現它的現實可能性也很小時,建議先留在體制內。你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去積累你要去的那個方向需要的能力和資源,謀而後動。

比如,我有個來訪者,公務員,想辭職當作家。這樣的職業是你通過傳統招聘渠道找不到的,那怎麼辦?你得先給自己時間打磨在寫作方面的技能以及個人品牌和影響力。

同時,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即:如何靠寫作變現。這個方向不是不能去,但是這些都需要時間積累。

3、走出去,劃時代。當你要選擇的職業社會需求很小,或者社會上還沒出現這類職業,而你實現它的現實可能性很大時,很有可能你是在做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

不是社會需求成就了你,而是你創造了新的社會需求

比如,羅振宇在央視積累了足夠的能力和資源辭職出來後做自媒體脫口秀。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自媒脫口秀是啥,我也沒有這個需求,我是因為看到他的脫口秀,才產生了這個需求,很多人跟我一樣。你看,他自己創造了這個社會需求。

4、待定。當你要選擇的職業社會需求很大,但你實現它的現實可能性很小時,建議著重從經濟因素考量。什麼意思呢?

也就說,這個職業在市場上需求還是蠻大的,但是你在資源和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這個時候能不去,往往取決於你的經濟實力。

如果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積累、一邊嘗試,即便沒有收入也能生活個一年半載的,那你就可以考慮去嘗試一下。

另外還有一點,如果嘗試失敗了,體制內已經回不去了,你得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承擔這種試錯的成本。

如果你在經濟上還不具備這個實力,同時也沒有辦法承擔這種試錯的成本,建議你,當下最應該做的是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對外部世界保持敏銳,積累資源和能力,等待合適的機會。

最後,想請朋友們認清一個現實,那就是:人們通常傾向選擇與自我偏好相一致的職業環境,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個人的潛能。

職業選擇中,個體並非一定要選擇與自己偏好完全對應的職業環境。一則因為個體本身常是多種偏好類型的綜合體,二則因為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據個人偏好,還要參照社會的職業需求及獲得職業的現實可能性。

因此,職業選擇時會不斷妥協,尋求與相鄰職業環境、甚至相隔、相對職業環境的適應,在這種不斷適應中,人逐漸適應了環境。

這種適應,並不是簡單的妥協,有時也是一種進化。

比如,人類的進化。

猿人——原始人——智人——現代人,每一次都是為了適應環境。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具體出處忘了是哪裡了,在這裡引用一下:“心若是自由的,無論身體在哪裡,都可以看到美好的風景”。

所以,體制內並不是什麼可怕的牢籠,體制內的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在如今這個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體制內的工作不會蒙上你的眼睛,堵住你的心靈。

束縛你的往往是你自己,而這,有可能是價值觀的束縛,也有可能是能力和資源的束縛。

這些,才是你需要關注和突破的重點。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餘年HR從業經驗,經歷了從一線員工到高管的職業發展歷程。熱衷並努力踐行“向上生長,正向影響年輕人”的理念,如果你正處在職場困境中,請為自己找一個靠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