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實施意見 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 促進精準脫貧

我市出台实施意见 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 促进精准脱贫

為深入推進全市產業精準扶貧工作,有效破解扶貧產品與市場對接不暢、流通成本高等瓶頸問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關於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積極申報全省扶貧產品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加強構建扶貧產品市場流通渠道,引導農貿市場、商超、車站等經營場所及知名電商平臺開設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專櫃、專鋪、專店,定向採銷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

我市出台实施意见 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 促进精准脱贫

資料圖 (來源網絡)

《實施意見》明確,加強整合全市現有優勢特色產品資源,精準認定一批扶貧產品,積極對接爭取市內符合條件的扶貧產品成功申報全省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充分發揮實體店、電商、微商、大數據網絡等渠道優勢,共享共用共推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

扶貧產品要貼上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質量是“硬槓槓”。我市將大力推進扶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加強產品質量、農資市場監管,形成嚴密的扶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優先將貧困地區“三品一標”和授權使用“四川省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農產品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

對於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實施意見》指出,要引導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定點幫扶單位等定向採購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支持雅安電商企業在京東平臺開設“京東中國特產·雅安扶貧館”,集中銷售區域性優勢特色扶貧產品,實現信息互通和電商應用,開展網絡營銷;鼓勵市內相關生產經營企業多形式銷售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繼續組織全市生產經營企業參加“農博會”和“惠民購物全川行”“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等,重點推介市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扶貧產品,促進扶貧產品銷售。引導和推動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進旅遊景區、賓館飯店和遊客集散地開展銷售。

建立農村電商扶貧信息員隊伍,將讓更多扶貧產品插上電商“翅膀”。《實施意見》提出,全市261個貧困村每個村選擇配備1名農村電商扶貧信息員,承辦所在村與貧困戶扶貧產品電商銷售信息統計、專用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使用管理工作。農村電商扶貧信息員優先從現有駐村工作隊隊員中選配,駐村工作隊隊員不能擔任的,從社會擇優選聘。

我市將充分發揮雅安日報、市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和北緯網、雅安全城網、掌上雅安、北緯手機報等網絡新媒體的重要作用,積極爭取協調做好扶貧產品在中央和全國性新聞媒體以及省級主流媒體的宣傳推介工作,形成多角度聚焦、多平臺發力的宣傳態勢,加快提升扶貧產品品牌效益和市場知名度。

《實施意見》明確,對銷售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扶貧產品達到一定銷售數量、金額的電商平臺等企業實行以獎代補;對從事產品物流配送(含冷鏈)設施建設、運營的企業,符合西部大開發所得稅優惠條件的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納稅人申請關於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業務按規定予以受理;對企業購進扶貧產品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商品,符合條件的允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實施意見》強調,各縣(區)、市級相關部門要把實施產業扶貧作為當前重要任務來抓,高度重視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工作,嚴格落實“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措施辦法,建立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壓緊壓實責任,創新產業扶貧促進機制,提高脫貧攻堅實效。要將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工作納入脫貧攻堅年度考核內容。對工作推進不力、進度滯後、成效不佳的地方和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對工作實、進度快、帶貧減貧成效好的地方和單位,予以通報表揚並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

記者: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