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不知您發現沒有,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基本穩定在4%-5%之間,2018年伊始年收益率基本提高到4.5%-5.5%(不考慮個別利率較高產品)。是什麼原因導致收益率的提升呢?再者就是銀行理財到底安全嗎?

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一、當前網絡上存在大量P2P平臺,這些平臺提供著較銀行理財產品更高的收益率產品,而且隨著國家的要求,規模大、實力強的平臺逐漸將正規化,勢必吸引一部分資金。

同時,網絡上同時類似餘額寶的可隨存、隨取網絡產品的增加,因便捷且利率相差不大,更多的小額資金都進入餘額寶之類的產品。

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再者2017年11月17日央行發佈文件《關於規範進與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對銀行理財的部分說明,其中提高到“打破剛兌”,也就是說理財產品沒有掙或者賠,都需要投資者承擔。理財產品再也沒有之前的保證性可言,很多追求安全性的投資者或者去追求安全性,或者在風險下追求更高收益率。

銀行理財存量在年初首次出現下降,而理財吸納資金是銀行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為了保證資金量,提高收益率成為最直接的手段。

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二、銀行吸納的理財資金也要尋找出口,有的是銀行自營、有的是銀行代銷。

雖然銀行會對銷售的理財產品做必要的調研分析,但是誰敢說選擇的投入只有賺沒有賠,誰能每次都準確看到未來形勢,就算馬雲也有失手的時候。

理財產品為了好賣,必然給予好的收益率,客觀說當前在國內大部分生意的收益率也就10%左右,給你過高的收益率,那就是說風險全由企業承擔,肯定不現實。

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前邊也說了,以後理財產品沒有銀行兜底這一說了,那麼銀行就敢於更加肆無忌憚的銷售,反正沒有責任,風險自然轉嫁給老百姓。

說完以上這些,相信你對銀行理財產品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一定要了解風險和收益,特別是能對投資企業、項目進行了解和知曉,儘可能選擇更為保險的理財產品。有一位名人說過,理財的第一要素是保本。

帶你正確認識財富——銀行理財產品   餡餅還是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