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工作,每天只有11块钱的工资,当地人还抢着干?

什么样的工作,每天只有11块钱的工资,当地人还抢着干?

公号:一本小抄(yibenxiaochao) 专注职场 | 励志 | 现实 | 鸡汤

守墓人强巴曲桑。一个简陋的土坯房就在松赞干布陵的侧上方,带有油菜味的冷风透过窗洞飘来。

79岁,干瘦的强巴曲桑和另一位老人一前一后坐在松赞干布陵的土坡上。

他们前方,是一条逶迤在一号墓和二号墓的公路,从琼结通向盛产藏獒的措美草原,再向前,数个规模极庞大的吐蕃陵墓渐次抬升,直至木惹山的半腰,最高的六号陵墓夯土表面,木桩留下的众多整齐洞口清晰可见。

这位拿着11元日薪的白日村老人缓缓举起手指,“松赞干布,芒松芒赞,赤都松赞,赤祖德赞,囊日松赞;左边是赤松德赞,牟尼赞普,朗达玛,右边为穆迪赞普。”

这一说法和文物局以及学者们的考证都大不相同,特别是松赞干布的父亲,死于宫廷暗杀的囊日松赞成为了最宏伟的六号陵的主人,颇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能一口气报出如此众多的赞普名号,已属异数。强巴曲桑证明了他自己为真正的守墓人。

每天早晨,强巴曲桑要围绕着陵区小走一圈,观察墓地上是否有裂缝,是否有塌方的痕迹。

其实这事隐约带有预言之意味——当地人传说世界末日时,松赞干布的墓门封土将会倒塌,墓门敞开时,整个世界的珍宝将会展现。

什么样的工作,每天只有11块钱的工资,当地人还抢着干?

公号:一本小抄(yibenxiaochao) 专注职场 | 励志 | 现实 | 鸡汤

强巴曲桑的职责还包括为松赞干布墓顶的钟赞拉康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噶尔东赞乃至强巴佛、吉祥天母等神人塑像前供奉净水,点酥油灯。除了巡视和买菜外,这位老人很少走下垂直高度十余米的台阶,从松赞干布墓顶来到人间。

吐蕃时代的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经过发掘,出土了大量丝绸,含中原汉地造,也有中亚、西亚所织造,如粟特锦和波斯锦;还发现有中原汉地使用的“开元通宝”铜钱、铜镜、大量漆器;粟特金银器、突厥银饰件、玛瑙珠、玻璃珠、红色蚀花珠、铜盘残片和铜香水瓶等。

比吐蕃更早的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里,2014年也出土了丝织物、黄金面具、鎏金铜器、天珠、银器、铁器等。作为帝王规模的吐蕃赞普墓地,埋藏有大量宝物,是应有之义。

如果有一天国家决定对藏王墓进行考古发掘是好还是不好?记者问强巴曲桑。他说:“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东西,如果哪一天挖掘了,肯定心里面很伤心,很难过。”

“那就这样代代流传下去,传说里面有全世界的宝贝,但永远也不知道真的有没有?”

强巴曲桑沉默了一会:“说不定哪天挖了,像兵马俑那样好,那就好。如果挖出来啥都没有,那这个陵墓就废了。”这话说得简单直接。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强巴曲桑老人:“您不孤独吗?”

风雨中,强巴曲桑脚步坚定。他说,“我会一直坚守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