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前幾篇文章發出去之後,讀者紛紛留言討論,日本傳來一個流行詞叫斷舍離,在中國現在也火得不要不要的,是不是斷到極致就是最好的風格呢?

我想告訴大家,這樣的問題,我們中國人最好到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去尋求答案。居室設計中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據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不過,早在兩百多年以前,我國一位偉大的作家曹雪芹就已經在他的作品《紅樓夢》中描寫過極簡主義的屋子,當時他用的形容詞叫“清廈曠朗”。

1 寶姐姐的極簡主義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在《紅樓夢》中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作者借劉姥姥進大觀園,從眾人眼中看到薛寶釵的居室佈置:

賈母忙命攏岸,順著雲步石梯上去,一同進了蘅蕪苑,只覺異香撲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蒼翠,都結了實,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愛。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幔帳紗,衾褥也十分樸素。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新紅樓中,賈母兩眼一瞪,表示這樣的斷舍離實在太過頭了。

作為讀者的我,在童年讀到“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這句,曾經受到巨大的衝擊震撼,這是我第一次對極簡主義留下很深的印象。為什麼?因為上世紀80年代家裡的牆,下半截都是刷成綠色的!在90年代,有些家庭所謂時尚點的裝修,就是用木頭遮起變成牆裙……OMG!雪洞一般該是有多美!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換句現在流行的話說,寶姐姐深諳“Less is more”的極簡主義境界,雖然東西少,卻並不是空洞無物、白紙一張。蘅蕪為香草,“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如翠帶飄飄,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她的室外用香草營造出了居所的獨特氣質,陳設雖簡潔,卻外有香草,內有美人,仍然氣度不凡。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寶姐姐當然有經濟實力置辦豪華傢俱和貴重玩器,但她“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衣裳頭飾“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從屋子到個人裝扮都以樸素無華、簡約大方為主。在《詠白海棠》詩中寫道“淡極始知花更豔”,吃的藥也叫“冷香丸”,集中凸顯了她矜持端莊、淡泊自持的性格。

其實,寶姐姐不是一開始就走極簡路線的。在她教惜春置辦畫具的時候,大家就聽出來了,寶姐姐以前絕對是個裝備黨,一口氣報了40多種畫具,還包括“生薑二兩,醬半斤”……不提防還說漏嘴“這些東西我卻還有”、“等你用著這時候我送你些”。還有,她和黛玉交流時也承認,自己原來家裡書也是很多的,《西廂》《琵琶》,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但是大人發現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全部斷舍離了,哈哈。

2 林妹妹的生活美學

《紅樓夢》第十七回賈政領著寶玉及眾清客遊大觀園時,“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這就是後來林妹妹的瀟湘館了。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第四十回描寫道:瀟湘館內“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還笑稱不像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林黛玉在大觀園中經營的是一種意境生活,因為她體弱需要靜養,作者描寫她在居室內的場景,經常是午睡、寫詩、焚香、教鸚鵡說話。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那鸚哥仍飛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簾子,姑娘來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韻……黛玉便令將架摘下來,另掛在月洞窗外的鉤上,於是進了屋子,在月洞窗內坐了。吃畢藥,只見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黛玉無可釋悶,便隔著紗窗調逗鸚哥作戲,又將素日所喜的詩詞也教與他念。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林妹妹的居室是自然和諧的狀態,即使在和寶玉拌嘴的當下,她對收拾屋子的要求仍然是有條不紊,精緻到了極點,例如:

林黛玉便回頭叫紫鵑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

“撂下一扇紗屜”,幹嘛呀?大燕子飛出覓食,飛回歸窩,要讓大燕子覺得方便,人和動物和諧共存,這就是林黛玉天人合一的生活。

把簾子放下來,還要強調“拿獅子倚住”,“獅子”是一件工藝品,用來鎮簾。然後,還要焚香,還要把爐罩上,營造一種香氣嫋嫋的狀態。林黛玉的生活不光是物質享受,她上升到了一種詩化的生活態度。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當然,她的這種生活狀態確實也要有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現代人一看到林妹妹這個宏大的生活美學架勢,第一反應大概是“我哪有空幹那閒事呀”。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人活著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且體會不到生活本身的美好,一旦在遇到挫折看不清前途的時候,生存對他來說就成為不太有樂趣的事情。

林妹妹不過是一個詩化了的符號。中國傳統文化中真正能夠扛得住人生起伏波折,咬牙面對榮辱興衰的,是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的心態,是像劉禹錫那樣“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生活狀態。

3 探春的心動居室

居室佈置和人物性格有極為密切的聯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既不像寶姐姐那樣雪洞一般,也不像林妹妹那樣優雅唯美,曹雪芹還給出了許多個性化風格的居室風格描寫。其中賈探春的我覺得就很接近於知識分子“心動的家”。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探春性格中“才自精明志亦高”的一面,在書中是這樣通過秋爽齋來描述的:

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

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東邊便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紗帳。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首先,三間屋子沒有隔斷,在視覺效果上是十分開闊的,給人一種明朗軒敞的感覺。各種筆墨紙硯、名人法帖,米芾的畫、顏真卿的書法、汝窯的花瓶,無一凡品,體現出女主人高雅的志趣,又有高人逸士般的詩心畫意,可以說是典型的高知女性的書房。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後文探春說過:“但凡我是個男人,可以走出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業,到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大概可以想見,探春在個人學習上對自己的要求,已經超過當時社會對一般男性的要求,她有著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的理想。

不過,探春在居室物品的選擇上,卻不是按價值昂貴為取向的。在二十七回,她特地囑咐寶玉,拿她攢的錢幫買她去買東西,並聲明不要古董,不要綢緞:

探春道:“誰要這些。怎麼像你上回買的那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兒,這就好了。我喜歡的什麼似的,誰知他們都愛上了,都當寶貝似的搶了去了。”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看到這裡,讀者恐怕要會心一笑了,這大概就是怦然心動的標準,她買的是她認為“有意思兒又不俗氣的東西”,並不是奢侈品。

居如其人,你來決定

通過不同的居室描寫,曹雪芹告訴我們的原理是“屋如其人”,人物的價值取向決定了她的居室風格和生活狀態。

清代有個生活藝術家叫李漁,他寫了一本書叫《閒情偶寄》,將生活中的一切休閒樂趣,包括午睡這樣的小小細節都當作值得反覆玩味的事情,而像園林建築、花卉器玩、飲食儀容更等雅緻之事更需要細細品賞,這自然要有一雙非同尋常的眼睛。

薛寶釵才是極簡主義第一人,曹雪芹說她的房間像雪洞一般

不管我們如何肩負工作或家庭責任的壓力,終日忙碌,生活狀態始終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在我們能力能夠做到的範圍內,讓家成為一個讓身體、心靈都得到安寧和放鬆的地方,這是我們可以送給自己最大的禮物。當我們內外和諧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找到平靜,去品味生活中的美好。

你想要一個怎樣的家,是你自己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