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對「扶貧幹部本領恐慌」不可等閒視之

當前,扶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一些扶貧幹部坦言,在應對鄉村治理現代化、產業扶貧項目安排、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感覺比較吃力。(10月12日《半月談》)

為有效推進扶貧工作,各級黨委紛紛選派精兵強將,進駐貧困村,引進資金、項目,有針對性開展幫扶,積極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從總體狀況看,應該是成效顯著,取得了“令世界驚奇”的成績,其功不可沒。

脫貧致富,舉世矚目,繼往開來。此項偉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簡單的事,既需扶貧幹部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更需扶貧幹部紮根貧困村,對症下藥,運籌帷幄,拿出致富本領,積極帶領村民致富。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尤其是進入攻堅階段後,面臨的困難更艱鉅、困難更復雜,要徹底打贏這場攻堅戰,不僅考驗著扶貧班幹部的耐心與毅力,更考驗著其能力與本領,需要其與時俱進,科學規劃,找準項目,運用市場手段,讓貧困村、貧困戶徹底與貧困揮手告別。

現實中,面對扶貧攻堅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一些扶貧幹部雖“真心扶貧”樂於用自已的辛勤汗水,讓貧困村也開滿富裕花,但其致富能力不足,缺乏統鄉村現代治理經驗,其內心“本領恐慌”之問題隨之出現。

扶貧幹部面臨的“本領恐慌”,雖傳遞的並非就是消極信號,折射出的依然是“真扶貧”,表達出的是“想幹事”的焦慮心態,但此問題如得不到時有效改善,勢必會影響扶貧的質量,也會讓貧困村、貧困戶對脫貧失去信心,從而制約全面小康的進程;因此,對此問題,不可等閒視之,理當高度重視。

脫貧致富關鍵在幹部,尤其在戰鬥在扶貧最前線的扶貧幹部;“本領”不會從天而降,要切實改變“有心無力”之問題,當務之急理當從實際出發,為其提供機會,創造條件,有針對性地對扶貧開展相應的培訓,及時補齊“本領不足”的短板。

同時,作為扶貧幹部,也需增強學習意識,主動學習這些新經驗、新模式;雖紮根村中,扶貧工作事務繁多,足難出村,但只要想學習與提高,辦法總是有的,網絡就是一位“無所不知”的老師,抽出時間上網、查找,思考並大膽實踐,同樣能夠提升自已帶領致富之能力。

人才是扶貧最重要的資源,要有效解決扶貧幹部“本領恐慌”問題,除了加大培訓與其自身努力外,還需有關部門,運用市場機場,依託高等院校、知名企業,廣招經濟、管理、規劃類英才,引導其服務“扶貧偉業”,從而改善扶貧幫扶智力結構,及時化解“本領恐慌”。

扶貧幹部“能力不足”“本領恐慌”,不可小覷,唯有從多方面努力,亮出實招,方能不斷彌補“能力不足”問題,有效推進扶貧攻堅,徹底打贏此戰,讓貧困村、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邁步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