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黄标车”,绵阳启动“电子警察”和“缉查布控系统”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黄标车”具有高排放、高污染、安全性能低等特点,是污染城市大气环境的“杀手”,也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祸首”。长期以来,交警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整治“黄标车”,29日,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交警部门日前全面启动限行区域内的“电子警察”及“缉查布控”系统严查“黄标车”。这意味着,“黄标车”一旦驶入限行区域就会被自动识别抓拍,面临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

“黄标车”是污染物排放水平低于国I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III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的统称,通常是尾气排放污染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车辆。“这类在用车经环保定期检验,达到相关在用车排放标准的,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可以上路行驶。”交警支队秩序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但黄标车由于单车排放高,应优先管控和淘汰。

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7年7月,我市发布了《关于城区实行黄标车禁止通行交通管制措施的通告》,明确规定:我市建成区二环路(不含)以内,以及游仙区绵遂高速新桥收费站绵梓路路口至绵盐路与三江大坝交叉路口以内区域和安州区花荄镇场镇,全天24小时禁止“黄标车”通行。

通告发布后,交警部门已在“黄标车”限行区域路口增设交通禁行标志、标牌,将全市现有的800余辆“黄标车”信息已录入“缉查布控”系统,这些车辆一旦驶入禁止通行区域,缉查布控系统将自动报警,附近执勤交警接到指令后将进行拦截,对违法驶入的“黄标车”驾驶员进行处罚。

日前,一辆黄色现代轿车经过南河大桥骨科医院附近时,卡口系统自动识别该车为“黄标车”。紧接着,这辆车在几分钟内经过了御营坝电大路口、饮马大桥路口,往安昌桥方向行驶,三处卡口系统记录下了车辆的行驶轨迹。民警立即联系执勤民警,在下一个执勤点对该车实施拦截并进行处罚。

随着科技执法手段不断升级优化,“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现在,电子警察系统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加大整治力度,我们将综合运用‘电子警察’和‘缉查布控’系统,对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内的行为进行抓拍和处罚。只要进来了,就会被拍到,并直接记录进入违法处理系统。”交警支队秩序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黄标车”违反通行规定,将面临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

相关链接>>>

黄标车识别办法

1.2000年7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汽油或燃气的小、微型载客汽车和微型货车;

2.2001年10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汽油或燃气的轻型货车;

3.2003年7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汽油的重、中型载货汽车(包含半挂牵引车)和大、中型载客汽车;

4.2001年9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燃气的重、中型载货汽车(包含半挂牵引车)和大、中型载客汽车;

5.2009年7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柴油的轻型载货汽车;

6.2008年7月1日前注册登记,燃料种类为柴油的重、中型载货汽车(包含半挂牵引车)和大、中、轻型载客汽车。

如果车主们想知道自己的车辆是否属于“黄标车”,可登陆“机动车环保网”进行查询机动车排放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黄标车”车主主动注销黄标车,交警部门为车主提供绿色注销窗口,方便车主“少跑腿”,尽快办理“黄标车”注销业务。驾驶员本人不需要到车管部门,只需将车辆交到机动车回收企业,在回收证明和其它资料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由回收企业代车主到车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在一个工作日内就能办完。(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小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